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5 09:4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1-
《三峡》



1.文学常识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



【字音】



阙处( quē )襄陵(xiāng)绝巘(yǎn)   

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   

御风(yù) 猿鸣(yuán)曦月(xī)

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道元(lì)  

林寒涧(jiàn)肃  重岩叠嶂(zhàng)



【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



(1)自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假如,如果



(2)绝



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 形容词,极高的

衷转久绝 动词,消失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2)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4.重点问题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02-
《短文两篇》



1.文学常识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文章思想内容



《答谢中书书》: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3.重点字词



【字音】



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

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 )相与(yǔ)  

遂(suì) 藻(zǎo)荇(xìng)   

竹柏(bǎi) 猿(yuán)



【古今异义】



(1)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2)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3)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4)盖竹柏影也

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6)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7)月色入户

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一词多义】



(1)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词类活用】



(1)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

(2)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3)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2)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4.重点问题



(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2)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人。





-03-
《与朱元思书》



1.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



【字音】



缥碧(piǎo)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泠泠(líng)

嘤嘤(yīng)鸢飞(yuān)

戾天(lì)经纶(lún)窥谷(kuī)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2)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1)一百许里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2)鸢飞戾天者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3)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



(1)绝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2)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3)直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4)百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5)无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1)负势竞上

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2)互相轩邈

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3)任意东西

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4)风烟俱净

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5)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6)猛浪若奔

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7)望峰息心

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2)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4.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04-
《孟子》两章



《富贵不能淫》



1.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3.重点字词



衍(yǎn)丈夫之冠(guàn)淫(yín)      



【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真正,确实

今义:诚实



(2)父命之

古义:教导,训诲

今义:命令



(3)丈夫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一词多义】



(1)戒

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2)之

往之女家(动词,到)

妾妇之道(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词类活用】



(1)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屈服。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4.重点内容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2.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2.重点字词



舜(shùn)畎(quǎn)亩  胶鬲(gé)  

曾益(zēng)拂士(bì)



【通假字】



(1)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2)富贵不能淫

古义;使……惑乱、迷惑;

今义:淫乱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4)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军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

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方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

人恒过(过:犯错误)



【一词多义】



(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2)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3)拂

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4)士

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

征:征验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7.国恒亡

恒:常



3.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4.重点内容



一、整体把握: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两部分。第一部分: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二、具体问题:



1.文章讲的是逆境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05-
《愚公移山》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6)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

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

以:凭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扛   

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  

叩:敲,凿         

   

(15)始龀

龀:换牙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心:思想   

固:顽固   

彻:通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3.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4.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

古义: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扛

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古义:止

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

古义:山冈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担心

今义: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5.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         

面:名作动,面向,面对着  



(2)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作动,用尽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作状,用箕畚装(土石)

  

6.一词多义



(1)方:

(1)方七百里(面积)

(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3)方欲行(将要)



(2)固: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4)固若金汤(坚固)



(3)穷: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2)穷凶极恶(极端)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4)许:

(1)杂然相许(赞同)

(2)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



(5)通:

(1)指通豫南(通向)

(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政通人和(顺利)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

(5)通计一舟(全,整个)



7.理解性填空



(1)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初定计划时其家人“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之遗男也“跳往助之”;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笑而止之”。(用原文回答)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8.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用箕畚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文:他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9.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①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②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③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④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4)鲜明的人物形象:

愚公(他大智若愚,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是一个有远大的抱负,对克服困难有坚定的信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认识的智者形象。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愚者形象。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目光短浅,无所作为而又好为人师,令人可厌可憎。





-06-
《周亚夫军细柳》



1.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3.重点字词



棘门(jí)彀弓弩(gòu)弩(nǔ )

按辔(pèi)胄(zhòu)嗟(jiē)      

曩者(nǎng)被甲( pī)车骑(jì)

作揖(yī)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词类活用】



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



【一词多义】



(1)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动词,派遣)



(2)军   

军细柳(动词,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名词,军队、守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3)诏   

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宣告、告诉)



(4)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作为、封为)

天子为动(介词,被)



(5)之   

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往,到……去)

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音节助词,舒缓语气。)



(6)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介词,把)

以备胡(介词,用来、来)

将以下骑送迎(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请以军礼见(动词,用、行)



【古今异义】



(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

(今)士兵



(2)将军约                        

(古)规定;

(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3)军中闻将军令                  

(古)听从;

(今)用鼻子嗅



(4)使人称谢                       

(古)告知;

(今)感谢



(5)其将固可袭而虏                 

(古)必定;

(今)坚固,顽固



4.重点句子



(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译文: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



(3)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5.重点内容



(1)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答: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2)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答:正面描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侧面描写:“将军令曰”“将军约”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 ——军纪松弛。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理解性默写



《三峡》(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朱元思书(吴均)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03: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