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介绍】 【新课导入】 随着我们的不断成长,我们的生活圈在不断扩大,从家庭、学校慢慢到社会。社会生活内容丰富,社会交往形式多种多样,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我们在其中学习、锻炼、发展。 导入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引言,并讲述鲁滨孙的故事。 教师提问: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但为什么鲁滨孙能够脱离人类社会,在孤岛上生存28年?他靠的是什么?(提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鲁滨孙能在孤岛上生存28年,除了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还有火枪等工具。这些都是他在人类社会中获得的,没有这些他是无法生存的。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因此,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个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和参与社会?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是不变的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 【新课学习】 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活动情境: 教师展示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中李铭周六生活的四个情境,引导学生尝试梳理自己一天的生活,谈谈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教师提问: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提示:教师可将学生回答的具体方式分类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参与社会生活的不同方式。)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提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如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感受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有很多种途径接触和了解社会。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可以真实触摸、体验到,有的却是隐性的、很难察觉。通过日常观察、与人交流、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报纸网络电视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我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在不断丰富,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感受到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活动情境: 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探究与分享”,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提问: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提示:学生可能会分享一些负面的事情或感受,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性面对、正确认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现在的假期生活变得更加丰富。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生活空间不断延展,不再限于家庭、学校,慢慢扩大到社会中。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建言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为之担忧。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的过程。婴儿时,嗷嗷待哺,妈妈就是整个世界;后来,牙牙学语,嬉戏于至亲膝下;幼儿时,开始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小学时,像学飞的雏鹰,跟着家长、老师学习本领;现在,我们能够独自去图书馆看书、去博物馆参观、到电影院看电影、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参与的社会生活不同。随着我们生活圈的不断扩大,圈内的世界越来越丰富,圈外待探索的未知世界也越来越广阔。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一)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活动情境: 教师展示一张社会关系网络图,并展示教材第4页“相关链接”,同时作分析说明。 教师提问: 结合社会关系网络图,理解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的名言。(提示:“相关链接”中的名言相对抽象,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发现每个人在一生中会与其他人形成各种关系,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亲戚关系等,人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更多人。在社会关系网络图中,如果我们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无数个人通过生产、生活、交往活动构成了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例如,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买家与卖家、发明者与使用者等构成生产中的关系,亲戚、邻居、朋友、同学等构成生活中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与社会息息相关,社会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 (二)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活动情境: 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探究与分享”。教师为学生提供“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的相关资料。 教师提问: 1.情境中的“我”有几个不同的身份?我们熟悉的钟南山院士有几个不同的身份?同一个人,为什么有不同的身份?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情境中的“我”在商场消费时,是一个消费者;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在一起时,是邻居大哥哥。钟南山院士是很多同学心中的偶像,他既是丈夫、父亲,又是导师、医生,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我们自身而言,在家庭中,我们是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公民,也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发现,人总是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因此,我们在向不同的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也要根据特定的社会关系来定位自己。例如,向未曾谋面的长辈介绍自己时可以说“我是某某的孩子”;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时可以说“我是您的同事某某的孩子”;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时可以说“我是您的孩子某某的同学”;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时可以说“我是某某班级的学生”。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关系是定位一个人身份的重要坐标。 (三)认识多种社会关系 活动情境: 教师呈现教材第5页“相关链接”,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你知道我们处于哪些社会关系中吗?(提示:教师可将学生的回答分类呈现,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组成的集合。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切关系,如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等。我们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角度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血缘关系是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我们还可以从关系的不同领域,将社会关系划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 (四)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情境: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拓展空间”。同时,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从生活中与自己产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出发,完成“拓展空间”中的任务,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教师提问: 1.社会关系网络图中的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在社会中,我们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医生、银行职员等很多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同学陪伴我们一起成长,让我们懂得友谊的重要性;医生减轻我们的病痛;清洁工给我们提供了干净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更好地生活;等等。 除此之外,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还以多种方式和他人产生联系。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做的衣服,住别人建的房子,生病了去看医生。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生活资料都要从社会中获取。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别人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且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所以说,个人离不开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和社会环境。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课堂总结】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离开社会,个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关系,明确自己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把社会当作成长的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学习、锻炼、发展。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