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读书笔记 学会倾听,学会制怒,走进学生的心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1 10:3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期中我读了《好班主任是这样炼成的》这本书,收获颇多。这本书贴近教师的生活实际,娓娓道来,绝无貌似高深,囫囵吞枣。尽管谈论的都是平常话题,但平常话题中涌动的却是不平凡。
作为班主任,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呢?学生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的人。虽然他们还未成年,思想还不成熟,感情还很稚嫩,性格还不稳定,欲望还很虚幻,但恰恰因为这样,才需要班主任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如果站在孩子们的“心”外,一位凭主观臆想而品头论足,指手画脚,甚至妄下结论,只会招致他们的逆反、沉默和对抗。心灵差距越大,教育效果也就越差。

要学会倾听。倾听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手段,可以让班主任赢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自己人”,从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班主任。要有同理心,认同学生的感受。当学生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和训斥,学生往往是反感的,不接受的,也很难产生教育的效果。如果我们首先理解他的感受,感受他的苦与乐、哀与伤、悲与喜,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的故事,让他们的心灵处在一种开合状态,教育才会有效。

要学会制怒。轻易生气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生气往往气的是自己,发怒往往害的是自己。经常发脾气很容易伤害学生。理智是战胜暴怒的良药。当我们怒不可遏的时候,要理智地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有必要发火吗?2.这个场合可以发火吗?3.你为什么发火?4.这件事你有责任吗?如果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就让学生和自己都冷静一下,第二天再谈,效果可能会更好。

书中列举了很多班主任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贴近我们的教学工作,也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可操作性强。

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调皮捣蛋、性格内向或孤僻的学生,如果不走进他们的内心,再多的批评或者说教,都很难起到作用。随着教龄的增长,见过了各种各样的学生,我现在遇到突发情况或者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能够冷静下来,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当我和学生都冷静下来,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后,我也能平心静气地去跟学生分析事情的利弊关系,并给出我的建议。学生感觉到了我的信任和理解,不用再动怒,去花费口舌讲道理,事情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学生也慢慢地愿意听取我的批评和建议。

教育学生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这本书中的观点和事例,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要认真地读,并运用到我的教学中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6: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