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我们讲了《穷人》一课,《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下来,第一:了解作者,走进文本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小说的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体会文中人物角色的品质特点。第二:“穷人”指的是哪种人?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你从课文哪些内容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穷”?学生回到文本中,自读课文勾画、然后交流。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很容易解决,我顺势抛出一个争论:有人说这篇课文中的“穷人”桑娜和渔夫其实并不“穷”,其实他们很“富有”。你支持这种观点吗?六年级的学生立刻就会明白,这里的“穷”指的是他们物质生活的穷苦,而“富有”指的是他们精神品质的富有。所以第三个讨论的问题出来了: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在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写上简单的批注。遇到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在旁边做上标记。于是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去阅读,批注,从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来感受他们“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总体来说,大家交流的还算充分,我想要的答案都有了。似乎,课讲到这里也可以停止了,可是我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看看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随机又抛出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大家觉得还有什么地方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吗?或者说你还没有理解的地方?”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再次去翻阅文本,并思考。片刻之后,吕子鸿第一个举起了手“大家请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属于小说的环境描写,屋外环境恶劣,屋内干净温暖,两者之间形成了对比,不仅仅衬托出了女主人公桑娜的勤劳。其实环境的描写也是衬托他们生活的贫苦,因为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渔,说明他们的生活很艰难。”吕子鸿回答完,我还没有评价,学生已经送出了掌声。其实子鸿所说的不正是我想填补的吗?接着又有同学提到“我发现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用到了很多的省略号和感叹号”顺着该学生的思路,我们又聚焦到了文中省略号的作用上,在对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中使用了大量的省略号,这一连串的省略号,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桑娜心理的“忐忑不安”、“纠结”和“矛盾”。而对渔夫的语言描写中,感叹号的使用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渔夫决定收养孩子的决心。
看着大家渐渐打开的思路,我顺势总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品读文本,理解文本时,不是去课文中寻找语文知识,而应该把自己放到一个读者的身份中去感受,有时候不一定只关注文段、关注字词和句子,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却也能带给我们强烈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作者写作水平的高妙之处。通过本节课大家的交流学习,我们也知道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中,除了人物心理活动和语言的直接描写外,环境的描写也是衬托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对于我们六年级学生来说,关注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这只是一方面,我们似乎也应该去关注作者是怎样写的”。在此基础上,针对课后小练笔的续写《穷人》: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仍然牵动着学生的心。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鼓励学生对课文的结局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让他们继续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下一段精彩而又富有个性的续写……
很明显,如果课堂按照我的三步走,那么本节课我们最多也就算是完成了两个目标“读通课文和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可是“学习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似乎没有涉及到或者说难点没有突破,只能说我们走进了文本却没有走出文本。
拿到一篇课文,我们总是早早地把自己放到语文教师的位置,过早地思考这篇文章我要去教什么,总是凭着长期语文教学的经验所形成的的一种特殊的眼光去看课文,什么是重点?什么是考点?早早的罗列出来,就等着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清楚,如此一套流程下来似乎课文就讲完了。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忽略了课堂的主题——学生。王荣生老师提出“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无论是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之后,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始终都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理解和感受”。我应该感谢这课堂的最后六分钟,可以说是学生带领着我完成了本篇课文的第三个教学目标。
所以,走下讲台,我告诉自己,不要把每一节都设计的满满当当,给课堂留一些空白,就是给学生一次解决疑惑的机会;就是给课堂一次生成的机会;也是一次促使教师自我反思的机会,因为那最后的几分钟,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