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时期的封疆大吏数林则除能干。他“莅官七省总制,所至有惠政”。无论是兴修水利,筹办漕运,监临闱务,整饬吏治,救灾赈民,还是主持禁烟,他干得都很漂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熟悉下情,汇聚人才,知人善用。林则徐在《致卲懿辰》的信中说:“有才而不用与无才同,用之而不使之尽其才与不用同。”那么,林则徐是怎样做到熟悉下情,汇聚人才,知人善用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很多林则徐的故事中寻找到答案。
清嘉庆九年(1804)秋,林则徐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当时他才二十岁。第二年初,林则徐“取道潞河”,即走通县运粮河,入京参加会试。在通县码头,他询问初春正月、二月漕船到了几号,水运到京途中有无搁浅等问题。有人认为这不是应试急需要知道的事情,怪他多事。林则徐知道后,长叹一声,说:“读书人什么事不当留心,怎么可以因没有责任就漠然处之?”其实,林则徐是从漕船抵京旳号数来了解江南征收稻谷是否顺利;从漕运途中是否搁浅来了解何处有旱情,这些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可见他年轻时就注意随时随地进行社会调查。对于漕运的关心,让他深知漕务的艰辛和百姓的疾苦,运一石米到京城,农户要缴纳二石四、五斗米的钱粮,漕运劳民伤财,是一大弊政。林则徐二十七岁中进士,三十二岁时被派到翰林院清秘堂办事。清秘堂是翰林草拟诏书圣旨的地方,有机会阅读内阁秘藏的典籍。林则徐借这个机会,开始搜集资料,研究北京附近地区的水利问题,后来向朝廷上《胪陈直隶水利事宜十二条》的奏折,即刻印出版的《畿辅水利议》一书。该书的主旨是在畿辅(北京附近地区)开发水利,大量种稻,以解救漕运的困厄,革除弊政。由此可见,林则徐治学是为经世致用,而经世致用是从坚持社会调查,了解下情开始的。
林则徐的宦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程畹《潜庵漫记》上说:林则徐“每莅一境,必周知其风俗以兴利除弊,人咸神明奉之,不知其接见僚属绅士,必旁咨博采,屏后小吏备书其语。每日每人皆如是。公因互证其异同,以分其人之诚伪,事之是非。”朱克敏《瞑庵杂识》中也记载:“林文忠公则徐才识宏远而学务缜密。每见客必详问其生平及技能、嗜好与所过山川风俗、所交豪杰,退令记室籍之,凡四人专司其事。斋中置大柜,函子箱十八,分省以藏籍。有所资考,按籍厘然。家居在官,常以搜访人才、周知庶务为事,故所至事无不办。”林则徐所到之处注重社会调查,广泛搜罗人才,详细记录每个人才的技能、业绩、嗜好等,然后分省藏籍,装箱置柜中,这实际上是设立“人才档案”。 晚清著名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在《南亭笔记》中说:“林文忠则徐平日用心周密,公牍必自披阅。有四册,人名簿也。题日‘千古江山’。凡姓之第笔为‘/’者入千字簿。第一笔为‘一’者入古字簿。第一笔为‘、’者入江字簿。第一笔为‘|’者入山字簿。名下兼注籍贯,取其便于翻阅也。”这四册人名簿就是那十八函子箱人才档案的索引。林则徐依靠平日的社会调查,注意发现人才,通过设立人才档案汇聚、储备人才,作为自己处理事务,选贤任能的依据,一旦急需某方面的人才,就可以利用人名簿迅速检索到合适的人选。
为了让人才充分发挥其智慧和能力,林则徐对于所属的基层官吏大胆使用,认真考察,同时对于确有才识者积极奖励举荐。例如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对武进县令姚莹十分赏识,为姚莹出具切实的考语向朝廷“荐贤”。考语是:“学问优长。所至于山川形势,民情利弊,无不悉心讲求,故能洞悉物情,遇事确有把握。前在闽省,闻其历著政声。自到江南,历试河工、漕务,词讼听断,皆能办理裕如。武进士民,至今畏而爱之。”这段考语绝非官场中的泛泛滥词,而是经过认真考察、深刻了解后所写的评论。这使姚莹大为感动,以此为平生十大幸事之一。后来,姚莹的表现并没有辜负林则徐的“知人之明”。鸦片战争期间,姚莹任台湾道员(省以下,府以上的行政长官),会同总兵达洪阿,率领军民挫败侵台英军。他所著《康輶纪行》,着重考察了西藏地区的史地情况,建议淸政府加强防务,警惕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历史证明,姚莹是有远见的。
林则徐称赞姚莹“所至于山川形势,民情利弊,无不悉心讲求,故能洞悉物情,遇事确有把握。”其实,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时,他以预见到英国可能要发动侵略战争,并做好反侵略的准备。他整顿海防,添建炮台,安置木棑铁链,还晓谕人民:敌人一旦进入内河,允许“人人持刀痛杀”;又“飞咨闽、浙、江苏、山东、直隶各省,饬属严查海口,协力筹防”。战争爆发后,由于林则徐部署周密,避敌之长,采取夜袭火攻的战术,使英军无隙可乘。英舰果如林则俆所预见,沿海北上,进攻厦门,结果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英舰继续北犯,在定海、天津得逞。魏源在记述总结鸦片战争的《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说:“西变以来,惟林公守粵,不调外省一兵一饷,而长城屹然。”他感叹:“使江浙天津武备亦如闽粵,则庙堂无南顾之忧,岛寇有坐困之势。”然而要真是那样,“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后可;必当轴秉钧皆林公而后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