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议论文(2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蒙古赤峰市】
  二、(三)阅读《论教养》,完成下面小题。
论教养
利哈乔夫
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⑦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
⑨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⑩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⑪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⑫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⑬一切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喝汤的时候也不要有声音;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衣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你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⑭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
                                               (选自九年级教材《论教养》,有删改)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文章题目是《论教养》,文中却用很大篇幅谈论了“优雅风度”,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理解。

23.选文第⑬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5.列举生活中有失教养的事例,结合文章内容,提出改正建议。

【答案】
21.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22.没有离题。因为“风度”和“教养”是密切相关的一对概念,“风度”更多指的是外在表现,“教养”更强调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作者在谈完什么是教养后,进一步推出“风度”来深化自己的观点。   
23.举例论证。列举了实际生活中吃饭时要注意礼仪的琐碎小事,对本段的观点“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进行具体有力地论证,也间接证明了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用生活中有意义的小事,使论证更亲切,更易被接受。
24.本文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接着连续举了三种没有教养的生活表现,进而得出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接着又用生活中有教养的表现从正面对观点进一步阐释;然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怎样做一个有风度的人来深化论点;最后水到渠成重申论点:“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25.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学生,在学校表现很好,但在家里,认为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理所当然,但又不想受父母的约束,经常顶撞父母,甚至言辞激烈。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照顾我们的亲人,更应该充分了解,了解他们的习惯,关心他们的生活,争取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12:48:38 | 只看该作者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阅读下面议论性文章,完成12-14题。(7分)
梗:互联网时代的“典故”
①上网时人们常常会碰到“梗”这个词。什么是“梗”,它是怎样形成的,反映了怎样的网络文化特点?
②举个例子,“最美逆行”这个“梗”,最初源自网友拍摄的一张照片——消防队员逆着疏散的人流冲进火场的背影。后来经过一些画手、写手们的演绎,逐渐成为一个通用的“梗”,用来赞美各行各业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英雄们。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网友们自发地将这句赞美献给了广大医护人员,这些义无反顾的白衣战士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逆行者。
③由此可见,网络用语“梗”意指被反复引用、不断演绎,信息量丰富的桥段或流行语。有一种观点认为,“梗”是网络世界对相声术语“哏”的误用,但相比“哏”强调伏笔和幽默,“梗”含有语义浓缩之意,这一点与典故、成语更加接近。
④“梗”的生成与传播,通常源于一件趣事或者一句当事人无意的话。它以互联网为媒介,同时是典型的用户生产内容理念的体现。各类逸闻趣事在和流行文化交汇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不断转化语义、增加内涵,最终被提炼成一个相对简洁凝练的词语,或者一张图片、一个表情包,由此进入网络流行文化序列。
⑤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例,这个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梗”,出自电影《流浪地球》中“北京第三区交通委”发布的安全行车提醒。影片故事主线是主人公为拯救地球向赤道地区运送燃料,伴随运输车一次次启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提醒不断重复,一时间家喻户晓。由于上映时正逢春节,各地交通、消防部门的官方微博也纷纷化用这个“梗”,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安全,随即在网络中引起一轮“造句”风潮。
⑥“梗”的流行,体现出社交网络对当代网民交互方式和表达习惯的重构。当前,线上文学交流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但同时,人们面对面交谈时微妙的情绪、表情和肢体动作,被大大折损。“梗”和普通文字不同,它的本质是经过压缩后的语义模块,包含着层次丰富的所指,这种丰富性多少补偿了线上交流带来的信息磨损。比如,当“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样的表述出现,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流浪地球》,联想到这个词的“出处”,联想到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
⑦社交软件、短视频分享平台……网络社交很多时候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对同一个“梗”的默契使用,能迅速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让彼此共享的网络空间多了一份轻松和亲切。对于“网络原住民”而言,“梗”的存在与使用更是如影随形。这一代人从小生活在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介交互并行的环境,单一的文字媒介无法满足他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年人自发的选择。
③“梗”一经诞生,就不断在网络中流行并进入线下日常生活,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语言。“梗”可以增加交流的默契和效率,因而成为互联网时代传播人与人之间善意和正能量的新的有效手段。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标题中的冒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B.“梗”是通过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最终被提炼成一个简洁凝练的词语,或者图片、表情包。
C.来自《流浪地球》中的“梗”在网络中引起一轮“造句”风潮。
D.对于网民而言,单一的文字媒介无法满足他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需求。
1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14.网络文化出现后,引发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观点一:网络文化有着很强的封闭性,限制了主流文化相关内容的发展和扩散。
  观点二:网络文化与大众群体之间并无冲突也不存在断层,如果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大众了解和认知,同样可以和主流文化一样获得大众的喜爱。

【答案】
12.C(2分)(A项,标题中冒号是对“梗”进行解读,表示“梗”是互联网时代的“典故”,这是点明文章内容,并非提示下文,所以本项有误。B项,由第四段“各类逸闻趣事在和流行文化交汇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可知,这里被“广大网民自发参与和创造”的是“各类逸闻趣事”,并非“梗”,所以本项有误。D项,由“这一代人从小生活在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介交互并行的环境,单一的文字媒介无法满足他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需求”可知,这里“无法满足需求”的对象是“这一代青年人”,所以本项有误。)
【评分标准】①每空1分,共4分。②标题为主标题+副标题的形式。③“感”点明晰。④“感”点来源真实(直接或间接引述原文)。⑤用另一部作品印证“感”点。⑥意思对即可。
13.举例论证(1分),具体有力地证明“梗”的生成和传播,通常源于一件趣事或者一句当事人无意的话(1分)。
 【评分标准】①一点1分,共2分。②出现影响句意的错别字扣1分。
14.示例一:我赞同观点一,因为网络语言大大折损了人们面对面交谈时微妙的情绪、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语言的表达;网络文化是存在于网络这一特定环境中,如果离开网络可能导致无法正常交流;网络文化主要是青年人的自发选择,在特定群体中传播,适用群体小,不具有普适性;文章中的“梗”是经过压缩后的语义模块,本就与普通文字不同,大众难以接受,不具有广泛的传播性;网络文化并不全是正能量的文化。
  示例二:我赞同观点二,单一的文字媒介无法满足网络原住民(人们)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密度的需求,网络文化中不断增加内涵,让文化更丰富,更具吸引力;文章谈到的“梗”可以增加交往的默契和效率,让网络文化更具传播性;网络中的正能量、善意的、倍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值得推广;陌生人之间对同一个“梗”的使用,能迅速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让彼此共享的网络空间多了一份轻松和亲切。
  【评分标准】①共3分。②赞同观点一者,结合文章内容围绕网络不具备普适性、不全是正能量、具有封闭性等方面言之有理即可;赞同观点二者,结合文章内容可从增加默契和效率、具有传播性等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0: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