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老家,最平常又最宝贵,最简单又最复杂,最朴素又最华丽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那沉甸甸的谷穗,那晶亮的稻米。
每次放假初到老家,我最关心的不是屋子的翻新,不是菜苗的长势,也不是新开的商场,而是屋外的稻田。或是春天的绿苗,或者夏天的“大草”,或是秋天的麦浪,或是冬天的稻茬。我对于它,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不用说,我最讨厌的动物就有老鼠和米象。
亲历过稻田的劳动,才更能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的爷爷和奶奶就是典型的“种田大户”。年近古稀,两位老人依旧承包了一亩多的稻田,夏天干得汗流浃背,秋天晒谷又忙忙碌碌……就是这些辛苦,才有了仓里的十几袋粮食,静静地躺在那儿,成为我们全家的坚强后盾。一有空闲,我便戴上一顶小草帽,跟着爷爷奶奶去田里,送个水或者干点杂活,有时候坐在田埂上看着风静静拂过,感受生活的美好。
国庆期间,我又解锁了一项重大发现。稻子已经泛黄开始成熟了,我去近距离观察,想解剖一下谷粒,看看“真实的米”。我小心翼翼地“搜刮”了几粒稻谷,在斜阳的映照下,坐在院子里研究。等找到谷壳的突破口后,我轻轻剥开谷糠,一粒比平常更晶莹透亮的新米便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费好大的劲才手剥了十几粒。新米的味道如何呢?我在嘴里咬了一颗,有点甘甜。我欣喜若狂,不必淘洗,也无需加水,我便把剥好的一把米粒在热锅里炒了起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稻田,承载着那辛苦的劳作,静观稻田,一股神秘的力量把我带入了如诗如画,清雅致远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