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负”之初,家长们都非常高兴,因为再也不用守着孩子写作业到深夜了。可是,不久新的担忧就产生了,孩子的作业减少或者没有了之后,孩子的学习怎么办,孩子的竞争力下降了怎么办?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那么在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下,又是老师又是家长的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身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更新观念。新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使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渐渐退出生产、生活,从而对劳动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比如对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的日益重视。时易世变,我们如果还在通过打时间仗、通过拼命刷题来提高成绩,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首先我们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树立“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观念,同时明白“减负不是减质”,而是为了把“负担减下去,素质提上来”。
其次要提高备课实效。备课作为教学流程的开始,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前提。我们要做到不过多挤占学生的课外时间,就要提高课堂的实际效率。备课的时候,我们必须做更多的准备工作,譬如深入了解学情,注意难易适度,做到重点突出,过程合理流畅,保证课堂实施既富有逻辑性,又具有效能性。这就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设计更多的路径,筛选更多的题目,更加精准的进行教学。
第三要打造新型的课堂。何为新型的课堂,简单说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要主动放权,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把老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的主体。
第四要优化作业设计。“减负”首先要减轻书包重量,书包里的书、练习册少了,可不代表着孩子们必要的学习内容的减少,也不代表着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一定缩短,而是作业变得更加的有效合理,或者说作业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不让学生陷于题海,教师就得对知识把握得更加精准,对习题进行更加有效的筛选,对作业形式有更合理的设计。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要提高自身素质。如果说观念的革新是方向的调整,那么教师的素质就是整个教学实施的根基,就是高效课堂的不竭动力。只有教师素能不断提升,课堂才能够摆脱掉照本宣科的枯燥乏味,才能去除流于形式的活动,才能成为一节既有生成又有收获的好课,才能成为一节学生可以学会知识的好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