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六个!”
“给我装十个!”
“别挤别挤,慢慢来啊,都有都有……”
“哎……你怎么不排队啊,我们都排着队呢!没素质!”
走在路上,一阵嘈杂声传入耳中,你能猜到这是怎么回事吗?嘿嘿,我告诉你吧。那是一个烧饼铺,买烧饼的人把烧饼铺围的水泄不通。小小的烧饼能有这么大的魅力?那是,烧饼是我家乡的特产,提起烧饼,我们登封人谁都会竖起大拇指的。我也不例外,我特别喜欢吃烧饼。
听着那此起彼伏的声音,我也忍不住围了上去。登封烧饼外表黄灿灿的,闻起来香香的,让人垂涎欲滴。烧饼的制作过程也很有艺术感。你看那位阿姨那熟练灵活的动作:拿起一个大面团,用双手搓的长长的。然后用手抓住,一捏,一拽,便分成了很多个小块块。然后再捏捏、拍拍,又麻利地夹了点馅,放在中间。揉一揉,“啪啪”的压两下,变成了一张又薄又白的饼坯。就这样,在连续“啪啪”声中,一张张饼坯就做好了。另一位叔叔一手拿着油碗,一手拿着毛刷在一张张饼坯上涂满酥油,再均匀地撒上芝麻,又将两个饼坯合二为一。接着把手放在凉水里浸一浸,拿起合成的饼坯托在手中,用手一一剥开,俯下身子,把饼坯贴在早已扫尽炉灰的滚烫的炉壁上。等到饼坯贴满炉壁,打开鼓风机,那跳跃的火苗在炉膛里游走。所到之处,饼坯由白变黄,由薄变厚,有时还渗出一滴滴油落入炉底,溅在火苗上,发出“嗤嗤”声。 不多会儿,一个个金黄金黄的烧饼烤好了,被叔叔用夹子夹出,整齐地排在桌上。这时,守在门口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喊道:“夹串儿三个”“夹串儿夹鸡蛋五个”“串儿香肠”这时,整个小店弥漫着醉人的香味。事实,这香味早已飘的很远很远......
我咬了一口刚出炉的烧饼,嘴上甜甜的,身上暖暖的,心里美美的。香甜可口,食而不腻,真是人们常说的“打嘴不丢”啊!拿到烧饼的老人们,就着豆腐脑,在那儿谈天说地;孩子们奔跑、嬉戏;吃完烧饼的人们嘴角都留着烧饼的余香。
啊,登封烧饼!我怎能不爱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