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巩固和深化知识,有利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性人才的发展。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是数学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
1 运用分层教育理念,增强学生自信
不同学生在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传统作业"一刀切"的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得优生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而学困生由于做题吃力,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所以我认为教师可以在"分层"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来进行作业设计和评价,来改善这个情况。
1.1 分层设计
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的要点和学生作业的反馈情况,加强作业针对性,安排分层作业,题目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必做题,二是选做题。而选做题则相应地分为A、B C三个级别:C组作业是与课堂实例相关的基础知识练习,侧重于数学基本概念和公式的使用;B组作业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定难度,出题方式较灵活且更注重对综合能力的考察;A组作业则具有更强的拓展性,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基于开放式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业分层设计允许每组学生完成作业并获得成就感。提高了自信心,进而激发各自的学习动力,逐渐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
1.2 分层评价
不同层次的作业当然又要有配套的分层评价体系,所以在作业评价上,教师仍要坚持差异性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组学生要加强关注进步,即便作业情况不理想,也要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分析总结自己的问题,慢慢提高能力;对于B组学生,实施全批变更,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和A组学生主要通过评论来确认他们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去研究更深层次的知识。分层作业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付出的充分尊重,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提高工作的乐趣和实用性,为学生减负
2.1 让作业变得有趣
兴趣是我们做件事的最大动力,数学作业若能成功激发学生兴趣,想必完成的效率和效果都会有所改善。例如,将作业设置成闯关题,将上-题的答案设置成下一题的已知条件,这样学生只有成功计算出了上一题的正确答案之后才能进人下一题的解答,有益于增加作业趣味性,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和做题动力。但是同时存在的风险也较大,只要一题做错,后面的题也会跟着错,所以需要学生足够细心。不过以此来给学生施压,让他们得以更加重视自己计算的正确性,从而更专心做题。
2.2 让作业变得精简
在国民教育改革中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逐步过渡的过程中,太多的作业长期占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是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绊脚石。现今,新课程改革进行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如果还是单纯依靠加大作业量来巩固学生知识和促进能力的提升显然是不科学的,还应重视作业质量。所以数学教师在布置高年级的数学作业时,定要对作业数量和作业内容做"个明确的规划,在达到启导、巩固、检测等目的的同时使作业变得精简.为学生减负,保障学生不丧失做作业的耐心。
3 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激发学生兴趣
3.1 自主型作业
数学作业从设计、选择到布置、批改整个流程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全程操控,但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 - 一些自我创造性的工作。例如,在查找图形的区域和体积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绘制特定图形。或自由给出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缺点设计主题,明确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探究型作业
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和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师可在作业中适当增加查询问题类型。例如,在“比例和反比例”的研究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存在有比例关系的数量,然后自己通过统计、实验等方法找到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他们到底是成正比还是反比,和这种关系的原因。通过这些探索性练习,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比例”,并在自己的主动下产生知识。其记忆的时间也比较持久,提高工作效率。
3.3 实际工作
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标是要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所以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若只有简单的书面形式的作业,很难让学生形成直观的体验,尤其是对图形的学习。因此,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需设置更多的实践性作业,来帮助学生提高其动手实践的能力。
4 把握好课堂作业设计的评价与反馈
作业评价,不应只填写"优"良""中"、"差",而应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其个体差异性.发挥教师的导向、调控、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作业。
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作业,找到闪点,并使用奖励语言来激励他们变得优秀和自信。学生得到的表扬和奖励越多,他们的行为活动的可重复性就越高。适当的激励评估可以有效激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作业简要回顾。简要回顾作业,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了解学习的进度和不足,并不断阐明他们的努力和努力学习。家庭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合理设计作业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技能、智能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要重点考虑不同学生个体差异情况,依据其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爱好等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具体作业布置按照不同分层作业设计方法进行,注重学生作业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使其在作业过程中能感到乐趣;加强其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效促进其课程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