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是本课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本课难点。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简介邮票,激情导入)
  1、出示第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
  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2、默读课文,初知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小组讨论: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
  5、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
    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三、巩固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认读生字。
  2、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
  3、教师抽查,游戏认读等。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正是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业:同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勇于创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刀、尔”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克服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准确书写生字是本课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难点。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幻灯片。


〖学习过程〗

一、小结所学,交流感受

  1、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怎么发明的?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集体解疑。

  2、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邮票齿孔的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我们应该向阿切尔学习什么?

  3、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二、指导朗读

  1、找好朋友商量这篇课文应该怎样读?反复练习。

  2、指名朗读,适时评议。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我会认:

    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

  2、我会写:

   ⑴ 认读要求写的生字,口头组词。

   ⑵ 介绍自己识记这些字的方法。(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合一合、减一减……)

   ⑶ 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三、作业

  1、完成“填填写写”。

  2、组词:

    刀(  )  尔(  )  更(  )  正(  )
    力(  )  你(  )  便(  )  整(  )


四、拓展知识

  1、读一读“我知道”。

  2、学生自由交流所了解的有关邮票的知识。

  3、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


五、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 发明家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02: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