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2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反思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反思教案
教学要求:
  1. 了解课文写了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抒发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能有层次地读出课文中的感情变化,正确地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惜别的依依深情。
  2. 学会“役、暂、糕”14个生字,掌握“难、累、尽强”等多音字,会读写“硝烟、噩耗,崎岖”等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说说“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的意思。
  3. 能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深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范读课文,导入新课
  ⒈板书:【5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
  ⒉简介课文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情景。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组成,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乃日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及其帮凶,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刀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朝鲜的战后恢复和建设工作。在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后,于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
  范读课文,并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文中是谁对谁说“再见了,亲人”?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朝鲜人民说“再见了,亲人”。)
  二、自学课文
  ⒈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
  ⑵完成课后练习3,然后同桌交流。
  ⑶课题中的“亲人”是指谁?
  ⒉自读课文(10分钟)
  ⒊交流自学:
  回答问题:课题中的“亲人”是指朝鲜人民,大娘、金花、大嫂是其中的代表。
  三、导学
  ⒈指名读1-3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娘、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
  出示填空:
  大娘:为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金花:__________________
  大嫂:__________________
  ⒉学习第一节,按“劝慰——回忆——抒情”把第一节分为三层,并指导朗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⒊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学习方法:⑴默读分层;
       ⑵朗读体会;
       ⑶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⒋分小组自学4-6节,讨论该怎样朗读。
  四、总结
  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⒉课文抒发了怎样一种感情?
  板书出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抒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用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深厚情谊
                                  鲜血凝成的
  五、完成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⒈抄写词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唯一”、“深情厚谊”造句。
  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会“供、唯、谣、噩、耗”5个生字,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代价”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抗美援朝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民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三年抗战,五年建设,1958年,他们要回国了,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纷纷前来送行,他们握着志愿军的手,激动的泪水不往地流:志愿军握着朝鲜人民的手,干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们发出深情地呼喊:亲人,再见了!再见了,亲人!(板书: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
  问:“亲人,再见了”与“再见,亲人”有什么区别呢?等课上完了咱们再来讨论、解答。
  二、自读课文,完成作业。
  1.把这篇课文分为两大段,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分。
  2.学会五个生字:供、唯、谣、噩、耗。
  3.说说这几个词的意思:雪中送炭、唯—、同归于尽、代价。
  三、检查讨论作业。
  第1题:课文按主要叙事和主要抒情分为两段,第—大段三个自然段的结构形式差不多。分段的依据是自然段归并法。
  第2题:提供多音字,读g6ng;谣(yáo)随口唱出的没有伴奏的歌:噩耗( è hào),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第3题:释文见“资料拾阙”部分。具体检查步骤为:在哪里出现(读一读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字、词典上是怎么说的,课文中的具体意思。(这4个词语为第一大段的重点词语,通过4个词语的检查讨论.使学生了解这3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指读、齐读、试背第二自然段,指导背诵的方法——按结构线索记忆:请求——回忆——安慰。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看拼音写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举一反三”法学习第—大段,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学会3个生字“跺、莱、挎”;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课题是“再见了,亲人”,那么,“亲人”指谁呢?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板书:志愿军、大娘、小金花、大嫂)、
  二、举“—”学第一自然段。
  1. 指读(读出亲切、劝慰和感谢的语气)。
  2.梳理,给这一自然段分为3个层次。并说说每个层次各对大娘说了什么。(第一层中“劝”,劝大娘停住送别的脚步,劝大娘别担心,“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妈妈;第二层是“忆”,回忆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事,具体说了两件事,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孙子:第三层是“颂”,赞颂大娘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3.理解。
  (1)这一自然段有一个词语“雪中送炭”,词面我们都知道是下雪的时候送来了炭。那么在这一段中,“雪”“炭”“送”分别指什么?(雪:供应困难、空着肚子三天三夜;炭:打糕,更重要的鼓励、关怀与爱:送:带、顶、冒、穿、送)(板书送打糕昏倒路旁)
  (2)这一自然段还有一个词语,“唯一”。为什么用“唯一”这个词?(儿子、儿媳和家里的其他人都战死了,只剩下这么一个亲人)。大娘为什么为救伤员而不顾自己唯一的亲人?(板书:救伤员,失去孙子)
  4、感受反问句的作用。
  这位老大娘是志愿军的亲属吗?可是为了志愿军战士,她却付出了这样大的代价,在大娘的心中,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却一一胜似亲人。志愿军战士在心里深情地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是不会忘记的。课文是这样说的吗?(对比: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板书:比山高,比海深)
  三、齐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比较与第—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相同,在话别对象上有何不同,该用怎样的朗读语气(亲切、关怀、鼓励的语气)。
  2.你能根据第一自然段的板书,补上这一自然段的板书吗?
  3.根掘板书,说一说这一段的内容。
  (提要: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不顾生命危险,失去妈妈没有落泪,和志愿军分别的今天却落泪了,她把志愿军看作是比妈妈还亲的亲人,即不是亲人却一一胜似亲人。)
  4.小结本段写法:劝忆颂。
  四、放手自读第三自然段。
  1.补充板书。
  2.指导朗读:用关切、敬重的语气。
  3.检查3个生字:跺、莱、挎。
  五、依据板书,总结升华,知道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

  附:板书
                       再见了,亲人
            送打糕 昏倒路旁  比山高
         大娘
     志愿军    救伤员 失去孙孙  比海深
         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刚强 流泪
         大嫂 挖野菜 失去双脚  代价
         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永垂不朽

  六、作业。阅读第3自然段,做以下作业: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注音,打√。
    深情厚谊(yl yì)   挎着篮子(kuā kuà)
    血泊(p6 b6)   嫌(xián yán)   架着(jiá jià)
  2.将第三自然段划分为3层。
  3.按“起因、经过、结果”分别用6个字概括事例:
    上山去挖野菜——(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二段,进一步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能用“唯—”、“深情厚谊”造句:能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教学过程

  一、如果说前面3个自然段主要是叙事的话,那么接下来的3个自然段是什么?抒情。如果说前面3个自然段是在车站与朝鲜亲人话别,那么后面这3个自然段的抒情又是在什么地方呢?———列车上。
  二、借助配乐(火车启动,缓慢离站),教师引读: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志愿军为朝鲜人民的抗美救国流血牺牲,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有多少优秀中华儿女鲜血洒落,黄继光、邱少云,其中也有包括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烈士。因此,在志愿军眼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朝鲜人民眼里志愿军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列车徐徐出站,中朝入民依依惜别。隔着鸭绿江,从心底里高声呼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隆隆向前,战士们还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列车越驶越远,战士们从心底发出呼唤——(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三、讨论:为什么课题“再见了”放前?(突出特定的难以忘怀的场面)
  四、分角色或轮读全文。
  五、作业。
   1.将文中有关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用“唯一”、“雪中送炭”造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1: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