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科 | 数学 | 年 级 | 五年级 | 教学形式 | 新授 | |||
教 师 | 李金业 | 单 位 | 城西区五四小学 | |||||
课题名称 |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 |||||||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含义、《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 ||||||||
教材分析:本节课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让学生有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节课的设计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借助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从探究发现规律到应用规律的实践活动过程,通过有序的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的所想、所悟与直观形象结合,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深刻体会到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内涵。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模拟植树活动,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如何按要求植树。 2、解决关于一条线段两端都种树的问题,认识植树中的总路线长、间隔长、间隔以及棵数之间的关系。 3、学会把发现的规律推广到解决同类情况的问题中。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应用,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难点: | ||||||||
教学策略: 1.让数学走进生活。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谜语导入,以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能清晰地看出手指的根数与间隔数之间相差1,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出间隔数和手指根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
教学过程与方法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谜语导入, 2.介绍间隔。 3.引入新课。 4、探究规律 5、应用规律 6、课堂总结 | 揭示课题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1)找一找。伸出你的左手,你看到了什么? (2)数一数。 师:5根手指之间有几个空? (3)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空叫做间隔, (4)说一说。你们发现手指数和间隔数的关系了吗? 师: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间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 1、创设情景(课件出示题)。 学校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决定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学校栽树有哪些要求?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模拟植树活动。 (3)、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探究规律 如果每隔4米、10米、2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 (1)、学生小组合作模拟植树并完成表格。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表格。 (3)、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4)、小结:两端都栽树的情况: 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课件板书) 1、了解生活中的植树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类似于植树问题的事件,比如:安装路灯、上楼梯、锯木头、排队等。(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事例图片。) 2、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我们就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安装路灯的问题(课件出示题)。 岳阳市进行城市改造,准备在全长3千米的得胜南路的两边安装路灯。起点和终点都要安装,每隔30米安装一盏,一共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今天我们探索的是在线段的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路的一端有障碍物或两端都有障碍物,又该怎样种树?又会有什么规律呢?这个问题留到我们下次再探讨。大家课后可以去摆一摆,画一画。(课件演示三种情况)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 学生观察手,形象感知5个手指头中间有4个间隔,4 个手指头中间有3个间隔。 学生讨论汇报:“路长20米”、“小路的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等信息。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汇报。(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都是5米,两棵树之间的间隔长是5米。)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在记录卡上记录结果。 学生模拟种树并记录结果。 议一议,说一说。学生观察表格,把发现的结论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汇报发现的规律。(如果两端都栽树,树的棵数总是比间隔数多1) 请一名学生读题,找出本题中重要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通过手指数与间隔数的表象为探索植树问题的规律作铺垫。 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学生通过操作,抽象出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时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课件展示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的情景图片,让学生感知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练习题以岳阳市为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有多种情况,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为下节课作铺垫。 | |||||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 间隔数+1=棵数 | ||||||||
分层作业设计: ⑴完成教材第107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说一说。 ⑵完成教材第107页“做一做”第2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学生说一说。 ⑶完成教材第10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植树问题”,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 ||||||||
单位: 五四小学 姓名: 李金业 日期: | ||||||||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