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
一、单项选择题
1.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
A. 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 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C. “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
D. 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
2. “法律如果不推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这句话表明( )
A. 党员干部违法可以将功补过 B. 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党员干部不可能违法犯罪 D. 只有普通群众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 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宪行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某小学教师陈某因学生小明没有完成作业非常恼火,便拧小明的耳朵,结果将小明的左耳朵拧破了。对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赔偿小明医疗费2万余元。这表明我国法律( )
①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②禁止和制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
③禁止和制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 ④禁止和制裁老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
A.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 主刑和附加刑 D. 有期徒刑和死刑
6. 违法犯罪有极大的危害,同时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要远离违法犯罪行为。要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就必须( )
①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②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③只要不造成重大伤害,就不必在意自己的行为
④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这说明 ( )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行为 ②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
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 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
②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
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 “罪孽本自微末始,身陷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B. 有错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渊
C. 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 D. 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
10. 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即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
A. 违反了刑法 B.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D. 刑罚当罚性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这条法律规定,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未成年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B. 犯罪要受到法律惩罚
C. 未成年人犯罪比成年人犯罪代价小 D. 未成年人应当远离违法犯罪
12. 有期徒刑( )
①是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是主刑的一种
③是附加刑的一种 ④是对犯罪分子实行的最严厉的制裁方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 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学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馆附近多次对路过的行人持刀抢劫。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零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 000元。
(1)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2)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分别向学校和同龄人提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