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的科学课堂,老师给每个学生下发了一把绿豆,让我们每天观察绿豆的变化,并每周上传照片到钉盘。
周六,我谨遵老师的要求,喊上老胡,带上铲子,到楼下花坛挖了一把黄土。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在透明的塑料杯里进行了播种,并浇上水,静静等待它们的变化。
一切都很顺利,第二天绿豆就有点裂开了。如实打卡,得到好评。
但是到了第二周,看到其他同学的打卡照片,小豆芽都长得郁郁葱葱的,十分茂盛。而我的小豆芽却像一个妖娆的姑娘,懒洋洋地贴在透明杯子的壁上。
“怎么办?怎么办?”看到它们迟缓的“发育”情况。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急得直跺脚。一想到可能会被科学老师差评,眼泪水啪嗒啪嗒地流下来。
“哭是没有用的。”老爸过来一本正经地说。
“那怎么办,难道‘拔苗助长’啊?”我嘟着嘴说。
“你这成语还学的很溜啊。”老爸调侃地说道,“要找出问题,才能解决啊。”
我听听有点道理。一贯享有“小土鳖”之称的我来说,我的“智囊团”力量十分强大。于是,我马上视频联线乡下的爷爷,让它给我的小豆苗“把把脉”。爷爷说,我的豆芽外观健康,营养也充足,慢慢等待就好。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和同学们的差距这么大呢?于是,我又联线了我们的科学老师。科学老师看了我的照片说,豆子种植水加得不够多,同时,土质太硬,把豆子紧紧压在外壁上,阻碍了它的生长。
于是按照老师的方法,我给豆子加上了充足的水,并帮它拨开障碍物,此外还给它放了一点淘米水当养料。到了第二天晚上,我的豆芽已经冲出塑料杯子,嫩黄的叶子也变成了深绿色,比其他同学的豆芽更高更绿。
老爸说,科学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把它记录下来,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这样收获会更多噢。
这次绿豆种植“弯道超车”的收获还真多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