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1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教学设计
17(人音版)
第一单元  《祖国情》  (三课时)
第二单元  《西北放歌》  (二课时)
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二课时)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二课时)
第五单元  《月  光》  (二课时)

第一单元  《祖国情》  (三课时)

第一课时  《爱我中华》

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了解此歌在增进民族团结和
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2、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荣誉,在领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

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
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师总结:56个民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
(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装,舞姿婆娑,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此歌歌词简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3、学唱歌曲:
A、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单旋律慢速轻唱歌谱)
            B、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A、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唱好此歌?讨论包括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应带着怎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师总结:这首歌歌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要带着自豪地、积极奋发地情感来演唱。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要唱得稍微平和。第二乐段要用跳音来表现人们欢愉畅快的情绪。第三乐段“爱我中华”的反复咏唱,使歌曲达到了高潮,要唱得情绪激昂。)
B、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三、创造与实践
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舞蹈性的节奏特点,我们如何把它充分地表现出来呢?
音乐活动(1)
师展示几个舞蹈动作,学生简单模仿。分组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歌舞。
音乐活动(2)
师出示简单打击乐器,分组创编节奏,为第一乐段配节奏。
创作组合:全体学生在歌唱`舞蹈`节奏`音乐画面中共同展示出“爱我中华”的风采。
四、拓展
1、你还听过哪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学生讨论回答)
2、应学生要求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和《中国人》等
五、师生小结:“爱我中华”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爱我中华?


第二课时  《祖国颂》

教学内容:欣赏《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
教学目标:
1、聆听《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启发学生想象音乐中蕴涵的美好意境。
2、认识区别我国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体验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爱我中华》中进入教室
二、复习导入
1、教师伴奏学生轻唱
2、用圆润的声音,热情的态度演唱《爱我中华》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今天老师再次为大家献上几首优秀的爱国歌曲。)
三、音乐欣赏
1、师深情地朗诵《爱我中华》的歌词,学生感受。
(诗歌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段
3、如果将这首诗配上音乐会是什么样呢?欣赏《我爱你,中国》,学生仔细品味。
歌曲分几个乐段?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加入音乐后的词感染力如何?
4、学生轻声视唱一段
5、完整聆听一遍,找出最富激情的一句,表达的情感?
让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首歌曲,你能否比较它们在情绪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6、聆听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学生体验感受。
问:乐曲有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唱出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学生轻声朗诵歌词,再跟琴轻唱歌曲,思考词曲配合后作品的意境?
8、思考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分组讨论并小结)
(歌曲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用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感情,那就是深深的爱国热情)

四、认识区分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
我们欣赏了两首歌曲,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这两类歌曲有些什么区别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什么是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法及作曲技巧复杂,歌曲伴奏占重要地位。)
什么是群众歌曲?(歌曲内容与社会活动有关,体现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旋律雄壮豪迈,结构不太复杂,歌词通俗简练,易唱易上口)
五、分别聆听多首歌曲片段,学生加以区分
六、总结


第三课时  《沃尔塔瓦河》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
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感情及所蕴涵的美好意境,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表达的感情和美好意境
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
一、直接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演唱和聆听了一些歌颂祖国的爱国歌曲,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外国朋友是用怎样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二、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放CD)
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它是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
2、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描绘了什么景色?
   (这首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e小调,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沃尔
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在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
三、简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
斯美塔那(1824——1884)在少年时期就是才华惊人的音乐神童。他1848年参加了反抗奥
地利统治的布拉格起义。起义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国。他是李斯特的学生,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我的祖国》是他失聪后之作。
       《沃尔塔瓦河》1874年11月20日——12月8日写作于布拉格。它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源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
四、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
1、两个源头(放VCD,03——2分30秒)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沃尔塔瓦河(VCD——3分30秒)
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主题以大小调交替方式显示)
3、森林狩猎(VCD——5分05秒)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么乐器,什
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乡村波尔卡午曲(VCD——5分23秒)
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村民
们的婚礼场面。大家拍唱下面的节奏……。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旋律)(VCD——6分54秒)
夜幕降临(大管)。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女同学哼唱旋律)。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沃尔塔瓦河(VCD——9分09秒)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 张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第一
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圣约翰峡谷(投影图(5)(VCD——10分26秒)
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
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宽阔的沃尔塔瓦河(VCD——11分34秒)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
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VCD——12分50秒——13分24秒)
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
10、唱一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和歌词(轻唱)
五、完整地欣赏全曲
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完成:A、用诗歌描绘你聆听音乐的感受
                      B、为月亮、水仙的舞蹈画面画出旋律线
六、总结(略)



第二单元  《西北放歌》  (二课时)


第一课时  《黄河水手歌》

一、教学内容:1、《黄河水手歌》        2、《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变的音乐作品。
2、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演唱《黄河水手歌》,演唱时努力表现出这首歌曲粗犷豪迈的陕北风格。
3、听《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二、教学重点:《黄河水手歌》
三、教学难点:《黄河水手歌》中的装饰音的演唱及西北山歌风格。
四、教具准备:碟片、录音机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A、在我国黄河陕北、甘肃、陕西等地区,有着悠久、丰富文化底蕴,也流传着很多优美动听的民歌,这些作品有着鲜明的明族特色及“韵味”,不同于一般的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B、聆听几段西部的音乐片段。(到课外找几首作品再加上书上的)
(二)歌曲教学:
1、聆听作品《黄河水手歌》。
①这首作品有什么特点?
②作品是民歌中的哪类?
③山歌的特点?
2、教师讲解或补充,再聆听作品《黄河水手歌》。
①难点解决:下滑音、倚音(教师可采取范唱、分析、指导等办法)
②教师范唱《黄河水手歌》。
③学生随着伴奏哼唱旋律(教师学生注意难点的学习)
④填词。(轻声唱)
(三)作品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1、先聆听作品整体风格。
①问题:作品的基本的情绪?  作品是民歌题材中的哪类?
②对作品的介绍、分析。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花儿”中流行最广、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成为河洲大令。河洲,即甘肃临夏,这里素有“花儿之乡”的美称。
《上去高山望平川》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以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倾慕之情。
《上去高山望平川》为四声微调式,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2、5、6、等典型音列,并以“2——5”这一四声音调为契机,推动曲调的进行。
2、再次聆听作品:
六、课后拓展部分:
结合音乐特点风格找1——2首具有相同音乐作品。(民歌、流行等)
七、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一、教学内容: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蓝花花》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根据西北民歌改变的音乐作品。
2、聆听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钢琴《蓝花花》,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知道变奏曲形式,并能够创造性地将一个乐句的旋律进行变奏。
3、知道陕北“信天游”和青海“花儿”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难点:信天游的音乐风格特点。
四、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进一步加深学习《黄河水手歌》。
2、演唱上要求模仿演唱风格和特点。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感受作品整体风格。
2、问题:
①整首作品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②作品中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综合学生的回答做进一步介绍作品。
①作品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属山歌类)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
②信天游的音乐曲调起伏较大,音调高亢、舒展、宽广。
③作品曲式结构为兼具三部曲式的变奏曲式。歌曲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前奏
主题
     变奏1
间奏

变奏2
间奏

变奏3
主题

变奏1
结尾

4、再聆听作品:
(三)欣赏钢琴独奏曲《蓝花花》
1、聆听整首作品感受风格。
2、问题:
①音乐的基本情绪是什么?给你的什么感觉?
②你能说出作品是什么曲式?
3、介绍、分析作品《蓝花花》
①钢琴独奏去《蓝花花》是以陕北民歌《蓝花花》为主题材料写成的变奏曲。
②作品《蓝花花》以淳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
4、学唱《蓝花花》主题音乐。(让学生体验旋律的风格特点)
5、再欣赏、聆听。
(四)创造实践活动:
1、给学生一段旋律,让学生改变节拍或装饰加花的方法,将旋律进行变奏。
2、让学生以小组或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最后进行评比。
3、每组派学生代表展示作品。
4、教师给学生综合评价并对他们的创造表示肯定。
六、课堂小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15:3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重整河山待后生》学习主体:初三年级学生教学理念:1、艺术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艺术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2、积极弘扬民族音乐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提升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激发起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3、注重学科间融合    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致力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很好地构建一个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曲艺音乐并对其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2、知道说唱音乐——南方弹词、北方鼓词的重要特点。3、从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分析中,感受体验两个唱段中所表现的革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1、背诵(或朗读)毛泽东的诗词《蝶》,说说诗词的内涵。2、聆听曲艺的演唱生思考:①辨别演奏乐器(琵琶、三弦)                   ②演唱的语言——有方言特色,流行地区(江苏、浙江等地)        3、复听全曲,感受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        4、学唱一两句(试用方言唱),进一步体验情感与艺术效果。        5、概括弹词的特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二、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1、播放音像资料2、轻轻哼唱歌词3、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①演唱的语言——有方言特色,京腔(北京、天津等地)②演奏乐器——西洋管弦乐队与三弦、鼓③情绪:激愤、高亢、悲壮4、总结京韵大鼓的演唱特色及艺术特色三、实践与创造1、试试说说或唱唱你所知道的曲艺音乐如:凤阳花鼓、莲花落、天津快板、安徽大鼓、二人转等等。2、①听辨四段曲艺音乐片段,判断它的流行地区(以方言为基础)A、北京    B、广东    C、江苏     D、四川②复听音乐片段,根据伴奏乐器及方言判断曲艺类别A、苏州弹词 B、广东粤曲  C、四川清音 D、北京单弦③在地图中标出下列地区的位置A、江苏  B、天津   C、北京   D、广东   E、四川四、拓展        搜集熟悉或你知道的曲艺音乐作品,并辨别其方言特色、流行地区及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1、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                 2、欣赏曲艺音乐(教师自选题材)学习目标1、能够随音响演唱歌曲,体验京韵大鼓的韵味2、学生能够主动搜索有关曲艺音乐的资料或音像,并学唱一小段,拓宽视野。学习过程:一、导入1、师:模仿浓郁的京味,结合伴奏范唱一小段落《前门情思大碗茶》,感受作品。2、播放音响资料,通过视听结合,分析其基本情绪及京韵大鼓的韵味。二、学唱歌曲1、随音响轻声分别学唱A段与B段2、学唱中表现歌曲情绪A段:归国华侨回忆儿时的生活往事及归国后的激动、喜悦B段:“啦”旋律在高音区展开,难以抑制的激情。3、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与情感处理,并进行演唱三、交流与探究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曲艺资料(或唱段)2、师展示几部曲艺作品的片段《莲花落》《二人转》《凤阳花鼓》等(由教师根据情况自选)3、你能唱一唱吗?由学生自由组合模唱喜欢的唱段,师适时指导4、由小组或学生代表进行表演5、适时点评,鼓励学生关注民族音乐四、拓展1、归纳曲艺音乐的艺术特色2、思考:曲艺音乐与戏曲的差异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二课时)第一课时《念故乡》 教学内容:1、海顿《第九(惊愕)交响曲》              2、《念故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交响曲,并感受、体验它的风格。2、能够用忧伤、思念故乡的情绪来演唱《念故乡》。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情趣。教学重、难点: 学唱并创作作品《念故乡》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学光盘、磁带教学理念及思路:本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并在学习当中允许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加对交响曲的兴趣。本课从思乡入手,学习优秀歌曲《念故乡》,并从中充分体会,表现思乡的情绪,从《念故乡》引出德夭夏克的作品《第九交响曲》,并了解相关音乐知识——交响曲。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课件打出画面:月亮、海、人,并放歌曲《思乡曲》,引入课题。2、让学生说说知道的与思念家乡相关的歌曲:《故乡的亲人》、《游子吟》、《念故乡》等。
1、学生回答所了解的有关作品。2、演唱、欣赏部分作品的精彩片段。
1、对相关内容的作品有所了解。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新课 学唱《念故乡》
1、介绍创作背景2、教师范唱作品3、要求学生念、唱歌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聆听创作背景分析2、聆听教师的范唱3、学唱歌曲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挖掘部分1、设计歌曲演唱形式。2、为歌谱创歌词。
1、给学生提出要求,最好用轻柔暗淡的声音,徐缓的速度,表现忧伤与思念故乡的音乐情绪来演唱《念故乡》。2、为歌曲进行创作。
1、学生回答:可用独唱、齐唱、对唱、哼唱等。 2、创作。
1、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2、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并激发他们的情感。
延伸部分 《第九交响曲》
1、介绍《念故乡》的曲作者德夭夏克导入。2、《念故乡》的演唱方式有声乐曲和器乐曲。3、走进器乐曲《第九交响曲》。4、分析乐章,复三部曲式,并随音乐有情感地解说。
1、聆听并欣赏2、知道《念故乡》的不同演唱风格。3、聆听乐曲《第九交响曲》。 4、分析音乐并解说。
     了解曲作者的生平和与作品不同的其他形式,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通过对比、分析音乐,进一步对作品深层理解。
结束部分 《交响曲》
1、以上所学归结为“交响曲”。2、讲解交响曲。3、课堂小结。4、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交响曲内容《命运》查资料。
1、聆听讲解 2、小结本课内容 3、准备下节课内容
     通过小结,进一步了解交响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15: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第五交响曲》 教学内容:1、《命运》第一、第四乐章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命运》第一、第四乐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交响曲的特点。2、通过欣赏通俗音乐《命运》,激发学生对乐曲的喜爱。3、通过欣赏,能够对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贝多芬的作品,从而更加喜欢贝多芬。教学重、难点: 欣赏《第五交响曲》教具准备:自制课件(ppt)、教学光盘、磁带教学理念及思路:本课以“交响曲”导入学生熟悉的贝多芬的作品《致爱丽丝》,引入新课第五交响曲——《命运》。先让学生看《命运》的舞蹈,再聆听作品第五交响曲——《命运》及通俗演奏曲目,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复习“交响曲”导入贝多芬作品《致爱丽丝》。2、讲解贝多芬导入新课《命运》。
1、回答“交响曲”。2、聆听音乐《致爱丽丝》3、了解贝多芬及相关作品《命运》。
自然导入,让学生喜欢和接受。
新课 《命运》
1、播放舞蹈《命运》2、播放乐曲《命运》3、分析乐曲,并出示简图:4、
1、欣赏舞蹈《命运》 2、聆听乐曲 3、聆听并理解乐曲含义。
以舞蹈欣赏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以简图方式出示促进学生的理解。
对比欣赏第四乐章
1、播放乐曲2、分析乐曲
1、聆听音乐2、分析乐曲
对比欣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实践部分 归纳总结
1、投出主题2、列出表格
第一乐章
第四乐章
情绪
情感
色彩
内含

1、  学生唱谱 2、  回答问题。
     对乐曲的了解与理解。
拓展部分 通俗欣赏
1、播放通俗音乐钢琴曲《命运》。2、提出相关问题:①主题相同吗?②情绪有何变化?③乐器及演奏有何区别?
1、聆听音乐 2、回答相关问题
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束部分
1、回顾本单元的主题——交响曲。2、谈谈所学感受。
     回顾本单元所学,谈感受。
     使学生对所学业内容有个深刻的印象。
第五单元  《月  光》  (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了解塔塔尔族及其民间音乐。[二]能够用柔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教学难点:转调和歌曲的情绪教学用具:钢琴  录音机教学过程:1、了解塔塔尔族的风俗民情及其音乐: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制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现有人口5000人。塔塔尔族史称达旦、鞑靼等。塔塔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信仰伊斯兰教。塔塔尔族人民能歌善舞,塔塔尔族民歌种类繁多,塔塔尔族的音乐节奏鲜明,活泼动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2、介绍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反映爱情生活的歌曲,歌曲表达了一位青年在爱情上的伤感、思恋和向往。3、欣赏一遍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4、听完后让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情绪及结构。5、教师总结并讲解:〈〈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旋律优美、忧伤,以物达意、借月咏愁,抒发伤感哀怨之情的代表作品。6、跟着钢琴学唱〈〈在银色的月光下〉〉的曲谱,解决歌曲的难点转调,交代清楚前5等于后6。7、唱熟曲谱后再欣赏一遍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也可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学唱歌词。8、教唱歌词直到唱熟。9、有感情演唱:让学生带着优美、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10、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一]感受体验中外音乐家借描写月光所抒发的感情。          [二]了解德彪西和刘天华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          [三]学习分析“鱼咬尾”“换头合尾”等中国民乐传统的创作手法的表情作用。教学重点:〈〈春江花月夜〉〉教学难点:对作者所抒发感情的理解教学用具:钢琴  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欣赏〈〈月光〉〉1、介绍曲作者及乐曲的有关背景。2、欣赏一遍,让学生分析乐曲的情绪及听后的感受。3、教师总结并引出印象派音乐加以讲解。4、再欣赏一遍。二、欣赏〈〈春江花月夜〉〉1、欣赏歌曲〈〈春江花月夜〉〉引出乐曲〈〈春江花月夜〉〉2、了解有关〈〈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知识。3、欣赏一遍乐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体验乐曲的意境。4、让学生分析乐曲的情绪及听后的感受。5、教师总结并介绍乐曲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换头合尾”。6、再欣赏一遍,体验以下“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三、欣赏〈〈月夜〉〉1、介绍曲作者及乐曲的创作背景。2、分析讲解作品的情绪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3、根据讲解欣赏乐曲〈〈月夜〉〉。四、课堂小结1、总结这节课的内容。2、布置作业:实践与创造习题五。3、宣布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4: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