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案】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上、下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7:5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册

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重点难点:

1.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打火机一支提问:大家都知道现在人们生火用的是打火机但古人是怎么样取或的呢?

学生谈感受。

(以提问导入课题,提出观点。)

老师:这一发展历程有什么奥秘?

学生踊跃作答

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设问形式制造悬念。)

三、课堂发展

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导赏:赵州桥、四羊方尊、编钟、长信宫灯。

2.老师口述: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性吗?

(提问并看课本上的提示)

3.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范例并打开幻灯机,老师逐个讲解分析。

例如:四羊方尊

实用性:酒器       美观:奇特、厚重、的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精美的纹饰

科技: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

4.建议学生可以自己试用一句简短的话语将书中介绍的作品从科技和艺术两方面概括出来,比如:“赵州桥---古老拱券石桥,历经千年风雨,神秘蛟龙穿岩,精雕栩栩如生。

其后可另加一些课外的图片,尝试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围绕艺术月科技结合的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课后延伸

教师运用对比手法(点出此画与前面主体造型作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不需要作结论,看到下一课“物之道”与“无尽无极”,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五、课堂作业

1.继续查找资料,为下一课作准备。

    2.观察生活中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典型现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2《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

教学目的:

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教学重点:

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

教学难点:

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

  老师提问:有何启示?

  学生谈感受

2、欣赏书本雕塑与国画,问其奥妙之处(学生思考)

  三、课堂发展

1、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

2、赏探析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现代生活中最具有现代意味和气派的作品。认识材料的多样性及其带来的材质美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扩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敏锐地感受现代生活与现代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思考现代作品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概括: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2、现代作品:(1)简洁、明快、单纯

  (2)富有艺术魅力,科技含量高

3、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上节课学过的欣赏评述的方法,进行书面作业练习。

  四、总结

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总体风格,形式的不同区别及其特点。

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4、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了艺术的创作。

  五、课后延伸

  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的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的“欣赏—评述”技能。

  (进一步巩固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唯一的美感意识)



3《校园风景》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景物的空间。

3、灵活运用所学手法表现自己的构思和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图与透视的必须方法。

  难点:透视的表现规律。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取景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示意图,不同角度的风景图片,各种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图片。

  学具:写生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 引导认真听课。

3.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

  步骤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出示风景图片若干张(照片/绘画)。

1、 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图片?

②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小结:图片当中的构图和透视因素。

2、教师总结,风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可以画成画副,也可以

  拍成照片,它是我们保存记忆的手段,那么要如何把风景拍得好看,画得好看呢?首要就在于取景(构图)和透视

  步骤二:讲授新课

1、(板书: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课件演示〕:(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及概念)

  师:①分析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学生观察、理解并参与讨论)

②成角透视/平行透视与风景画的联系

  〔课件演示〕:(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示意图与风景结合图片)

2、取景构图

①师:讲解取景构图的几种主要形式(横、竖、方)

  〔课件演示〕:(出示相关的风景图片)

②师: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示范

③学生做相关的练习活动

3、学生课堂作业

4、课堂小结

  (1) 构图与透视要点。

  (2) 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五、作业要求

  八开素描纸,钢笔或铅笔淡彩,构图、透视要合理。



4《校园新伙伴》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表现人物速写的基本技法。

2、能大胆表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3、培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物动态速写的表现手法。

  难点:以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结构。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人物立体结构模型、人体比例示意图、艺术大师的速写作品、学生作品。

  学具:速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2. 导入新课:(约2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对新同学的看法和感受(怎样才能把你对同学的感觉表现出来呢?)

  〔课件演示〕:生活中各种动态图片若干张。

3、讲授新课

  (1)、(板书:人体动态比例{立七、坐五、盘三半})

  〔课件演示〕:(a人体概况、比例示意图b运动员动态图片)

  师:①分析演示概括人物动态的方法。(学生观察、理解并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小结: 人体的基本比例

  教师总结:要画好人物动态,必先抓准动态线,画好外轮廓。

  (2)、图片欣赏

  〔课件演示〕:(各种风格和动态的人物速写图片)

  生:找出图片当中人物的动态线及他们之间用线的特点。

4、学生课堂作业

5、课堂小结

  (1) 画人物动态,必先抓准动态线,画好外轮廓。

  (2) 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五、作业要求

  八开素描纸,铅笔,用线概括简洁。

  以本班同学为模特,画一人物速写。



5《传情达意的贺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贺卡的功能,初步掌握贺卡的的设计制作方法、了解各种贺卡的含义。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制作贺卡,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及设计制作、造型表现等功能,提高动手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上课过程中通过采用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进行互动与学习,让学生能在动手、动脑和动眼的全面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同学们能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本堂课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更关注生活,热爱美术。启发学生感受生活中人与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贺卡知识介绍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于: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2、教学难点:

贺卡的构图安排与材料的选择,是由于贺卡承载了亲情的问候,传递着彼此的情谊与信息,在设计时应该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构图和选材设计制作的贺卡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三、教具:

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卡纸、绘画工具与废旧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1钟)

  检查学具有无带齐。

2、 导入新课(4钟)

A、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B、提问: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产生好奇)

学生回答:这首歌是《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了一种对朋友深深思念的感情。

C、提问:除了歌曲之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往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表达?

学生回答:送礼、打电话、聚会、诗文写信、发邮件,还有。。。。。。

教师: “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对呀,还有一种最好的,最有心意的方法就是自己制作一张贺卡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有意思的手工课——学习设计制作一张环保贺卡。

教师投影课题:传情达意的贺卡

3、讲授新课(10分钟)

了解贺卡的内涵与制作意义:学习贺卡“三步曲”

教师:“同学们,贺卡有什么用呢 ?”

学生:“贺卡是架起友谊的桥梁,贺卡是联系亲情的纽带。”

教师:“说的真好!今天,我要送给全班同学一份珍贵的礼物。”(教师用三分钟的时间把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成一张特大的贺卡,然后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祝初一(1)班全体学生:中段考考出好成绩!(学生们热烈鼓掌)

探索活动:

①贺卡的种类与结构形式。

教师:“同学们,”贺卡的历史源远流长,起初为寸纸片笺,如今已发展为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贺卡。贺卡都有那些种类呢?展示各类代表卡,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A. 节日卡——根据中外传统节日而设计的贺卡,如春节卡、圣诞卡、母亲节贺卡等。

B. 生日卡——人们用来表示祝贺对方生日快乐的贺卡。

C. 谢师卡——学生用来感谢卡恩师教诲的贺卡。

D.友谊卡——不限于节日、生日,而广泛用于平日的感情联络的贺卡,另还有问候卡、感谢卡、怀念卡、邀请卡、规劝卡等。

E.公关卡——以公关形式用于单位之间,或单位与大众之间联系的贺卡。

教师:“贺卡的结构又有那些呢?:

贺卡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平面结构、立体结构、音响结构、光学原理结构等,课本只介绍了前两种。

A.平面结构:只是纸板一张,是最常见的一种,特点是易制,造价低等。但又多分为单页、复叶和异形形式三种。

a)单页式——如明信片般,无任何折迭的贺卡,又分为单页卡片式、单页透雕式、纸片加插式。

b)复叶式——即双页以上,主要有双页式、屏风式(多层连页)、书本式。

c)异形式——将边线进行又意思的切割处理,常见有单页、复页等。

B.立体结构:即画面有层次变化,有空间层次主体形状,主要有:

a)一版成形——立体结构部分由卡纸本身切割,折迭成形,无需另贴附件。

b)附加成形——立体结构部分是将预先切割折迭组成,零件粘贴在贺卡上成形的。

c)牵拉结构——通过牵动附在画面上的活动拴结环节,使画面的主体形象滑动或升降产生动感。

②欣赏贺卡作品,贺卡的情意美: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贺卡是怎样“传情达意”的。

C.电子贺卡(动画、平面)

③贺卡的形式美:

④设计贺卡:

A.怎样构思:a.主题(什么贺卡,色彩的运用)b.送给谁c.表现手法d.画面的安排。

B.设计步骤:

a.构思起稿,确定主题内容

b.设计结构,安排图形文字。

C.选用材料,描绘、配色、制作

a.制作贺卡的底板、连接部件和小装饰品

b.在底板上绘制图案或粘贴结构部件和饰

c.调整完成

D. 方法:画、折、剪、贴……等

4、学生实践活动:(20分钟)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制作一款贺卡,种类自选。教师巡视辅导,参与学生的设计与制作(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贺卡)。

A、要求三、四人一组,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可自行选定贺卡的类型及形式。

B、根据所定贺卡,设计图案色彩及外形: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

C、在巡视过程中要重点帮助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从而顺利完成作业。

5、作品展示,评价与反思:(4分钟)

a.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作品

b.点评作品

c.师小结:我们通过制作贺卡,表达了我们对身边亲朋好友的关怀与美好祝愿,同时尝试变废为宝,传达了环保的理念,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温馨与快乐!

6、课堂总结:(1分钟)

通过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贺卡的知识和制作,使学生了解贺卡是亲朋好友之间在喜庆节日里传递信息、联络感情、表示祝贺的一种信物。贺卡由图形、祝词两部分组成。一帧别具风格的贺卡是艺术形式与工艺形式较好结合的产物。它集趣味性、人情味、艺术性、工艺性为一体,具有观赏价值和纪念意义。所以一直以来向亲朋好友互相赠送贺卡都是受欢迎的一种表达祝福的方式。

7、课后延伸:指导学生继续继续贺卡展示设计与情感交流的活动,优秀的贺卡将收集起来再学校的展厅进行展览。



6《中国象棋趣味造型》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对课外知识的兴趣和研究,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对雕塑作品的欣赏和对技能的掌握

2.对人物特点和个性的表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集体对象棋的探讨

  (提问:班上有那些同学会下象棋的吗?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一写象棋在棋盘上的摆放位置是怎样的?)

  学生上台

  老师:不错大家很聪明对象棋有很深的认识,那么老师想再找几位同学回答一下象棋的各个棋子在棋盘上是怎样活动的呢?

  学生踊跃作答

  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象棋这个游戏是怎么来的吗?(老师:讲故事,并联系在古代象棋是作为一种战术,今天我们就要再现古代战场)

  三、课堂发展

1.欣赏古代雕塑及古代人物图片

  (讨论:请同学们几个人一组分析讨论一下这些雕塑和图片有什么特点)

  学生积极讨论后派代表发表各组意见

  老师总结大家意见进行进一步分析其人物的地位高低而对人物雕塑的不同,引导学生在捏的时候也应注意

2、 人物的制作

  老师制作并讲解过程

1).用铁丝,木材制作支架。

2).用纸,黏土塑造大的形体结构。

3).深入刻画细部。

4).用民间彩塑的方法着色,整理完成。

  四、课堂发展

  可以制作一些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以以同学为对象相互捏制,摆成棋局,大家团结合作一起作战。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加深友谊。

  五、课堂活动

1. 全班分成两组分别捏制中国象棋的“红”“黑”棋子,然后组成战局。

2. 结合历史,捏制历史人物;或者结合生活,捏制周围的人。



7《科学、艺术考察活动的策划》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考察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开拓视野,增长才干。

2.体验将自然美,社会美,表现为艺术美。

3.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及团队式的集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把具象的东西通过构图,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组织到画面。

教学难点:

策划的严密性,绘图的艺术行。

教具:

示范挂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寻宝地图”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寻找宝藏。

  三、教学过程

1. 提问(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参加过考察活动呢?)

  同学回答

  老师:这类活动大家可能参加得很少,那么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科学艺术考察活动,指导同学们怎样进行考察。

2. 大千世界,地大物博,无奇不有,因此我考察活动的范围也很广。比如周围环境,天文地理,生物等等。老师就考察了一张我们学校的路线图。

  (老师展示路线图,通过图来分析我们考察活动到底要做些什么准备有哪些程序)

  第一, 设定活动的目的,意义及类别。

  第二, 讨论行动计划书

  第三, 撰写,整理行动计划书

  第四, 开始考察

  第五, 总结考察收获及结果

3. 考察备忘录-----图文并茂的记录考察前后的物质准备。分为考察前的行装设计,考察是的记录手段,考察后的成果展示。

4. 绘制路线图

  种类:简单行,抽象图,具象图

  要素:1,要有考察的先后顺序 。2,游经各地点标志性东西

  手段:1。自己手绘。2用相片代替。3。简单的标志代替

  (根据路线图种类的不同,有些有更高的要求,比如颜色方面等)

  四.课堂活动

  通过考察绘制一张你所在地区的路线图

  要求:表达清晰,合理.



8《幽默智慧的漫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品味漫画的乐趣,了解漫画的知识以及创作的方法,尝试漫画创作;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并引起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积极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

看漫画、说漫画、画漫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漫画和相关资料,简便的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一、看漫画

漫画欣赏从作品表达的主题入手,以交谈的方式联系生活中相似的现象,发现作者把握的典型特点。分析作者的表现意图和表现手法,并提出用其他方法表现的可能性。

(准备些漫画作品)

二、说漫画

1. 总结漫画的种类,探讨漫画的功能。 漫画的功能:歌颂、讽刺、传播、娱乐等。 漫画的种类:独幅、多幅、连环等(形式),政治漫画、新闻漫画、科学漫画、哲理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故事漫画等(内容)。 2.找出你喜欢的漫画作品并谈谈喜欢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漫画学习需要观察生活和锻炼思维。 3.从笑话、故事到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发现和寻找漫画素材,提高筛选漫画素材的能力。

三、画漫画

在认识思维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接力画练习创作和专题练习。以书、电脑、足球等生活学习中常见物品做漫画练习。

四、评价

  总结本课教学。

供学生参考作品:







五、看漫画

以艺术的表现手法为重点的欣赏。(漫画作品)



轻了(司海英)                      噪(方唐)

狭路相逢 杜波夫斯基                     致富之路瓦玉·库康

六、说漫画

1.结合教材图例,师生共同分析漫画家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外国漫画《无题》构思的夸张(内容和情节的夸张),做到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如《武大郎开店》、《百鬼斩尽 此精独留》、《画白居易诗意》等灵活借用人们熟悉的事件、诗句、典故,创造和虚构了新颖、有趣的情节,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如车祸后的伤者直接进了救护车的漫画是运用巧合手法制造出的新奇效果…… 2.学生将经过自己寻找、筛选后的漫画素材,转化为漫画点子(艺术手法),并说给大家听,做创作的构思准备。也可以先画出草图,请老师和同学提意见。

七、画漫画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构思大胆表现出来,完成漫画的创作。 作业的安排,以每人能够完成1—2幅漫画为宜。形式和内容可多样化,不应过多限制,使不同程度、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作业辅导应侧重构思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启发和引导。(绘画工具、材料)

八、评漫画

采用随堂展览的方式,选定一个“小展漫画”的组织评选班子。由学生确定自选参展的作品,并围绕参展作品,模拟展评形式,开展观摩、讨论和评价活动。(学生课堂作业)

参考作品(学生临摹):





春讯                          无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7:53:26 | 只看该作者
9《神奇可爱的动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的原理及主要特征。
2、尝试用不同表现手法绘制基本动作连续图,感受动画的视觉原理。
3、根据小故事创作分格漫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对动画造型特点和原理的了解。
2、教学难点:
对动画原理的了解。 (通过欣赏帮助理解)
三、教学活动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主题动漫形象图片
欣赏和讨论。
创设情境,导入。
课堂发展
1、老师对展示活动进行小结,导入新课。
2、经典动漫形象欣赏,造型表现方法讲授。
3、动画原理讲授。
(1)传统动画制作基本原理讲授及观摩。(手翻书动画、圆盘动画、抽拉框动画)
(2)当代动画的制作的基本讲授及观摩。(flash  3dmax)
(3)特殊风格的动画片制作方法(木偶、剪纸、水墨)
4、经典动画片截图、片段介绍:
(1)中国动画片截图、片段介绍:《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喜洋洋与灰太狼》
(2)外国动画片截图、片段介绍:《白雪公主》《冰河世纪》
1、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本的图例进行欣赏。
2、根据小故事,进行分格式连环画创作。(小组合作)
1、让学生对动漫的造型特征有基本的了解,并且尝试进行表现。
2、让学生对动画的原理与中外动画片的风格有基本的了解,并且尝试通过分格式连环画进行表现。
探索
5、动画设计步骤:(举例)
1、故事开始铺垫。
2、按照常规进行。
3、精彩的结尾。
4、布置作业:
学生进行分格漫画创作。(小组合作)
学习动画设计
设计步骤,注意连贯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表现
操作实践:引导学生用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发挥独创性,进行分格漫画创作。
互评互赏:指导学生分析自己作吕的优点与不足,讨论寻找改进方法。
设计练习:
用最简短的时间,进行分格漫画创作。
互相观摩、评价作品。
在动手过程式中同进锻炼思考能力,发挥自由创造性,增强个性情感的表现力。
10《测风仪模型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测风仪的意义和作用;  
2、测风仪的设计应用与审美要求。  
活动安排:  
1、欣赏古今中外各种精巧奇特的观测仪器,想一想,他们运用了什么科学原理?
2、你能发现它们在造型、结构、材质运用等方面美的元素吗?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学具:泡塑块、卡纸、竹、木、金属等材料;塑形、切割工具;乳胶等粘接材料等。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展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司南和伽利略设计的望远镜,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思考问题:这些奇特的仪器在造型、结构等方面有哪些美的元素?运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和什么材料进行设计制做?   
b.走出教室,进行实地考察,然后交流讨论、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要设计的测风仪的形式、使用的材料及制作方法步骤,并对同学的方案加以评述。   
(2)发展阶段      
欣赏课本的设计方案,分步讲解课本中测风仪的材料的选用以及制作方法步骤。  学生进入设计制作过程,其间教师及时将有创意的作业向大家介绍,供大家借鉴。对创意构思和制作有困难的同学给以适当的指导帮助。   
完成设计制作过程。     
(3)展示讲评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注意将作品与拟置于的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评价,避免单一评价作品本身。
3.课后拓展      
如有条件,请校方安排施工,将优秀作业小样放大为设计尺寸,置于校园中。   
4.制作过程中是否表现出有计划性、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11《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现代飞机的基本构成,通过收集、欣赏、研究新型飞机的图片资料,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2、操作目标:
在设计未来飞机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
通过设计飞机,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飞机的发展简史以及飞机的构成,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趋势,启发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设计飞机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在绘画过程中将自己想像与设计的内容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师:相关图片、电影片段、玩具、教师用纸、学生用纸、废旧材料制作的飞机等。
生:绘画工具、课前阅读查找一些有关飞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游戏:考考你
1、全班分为四组,玩游戏“考考你”。
师问: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这些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你知道二十世纪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科技发明有哪些吗?
四组学生边讨论边由组长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比一比哪一组写的多。
(飞机、计算机、电视……)
2、师述:下面让 我们一起回顾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科技发明吧!
教师播放电脑图片: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飞机、计算机、电视……。
教师评出获胜一组,给予表扬。
3、师述:今天这节美术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我设计的飞机》。
教师板书课题:15   我设计的飞机
()简述飞机发展史
1、师播放图片并讲述: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太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本世纪初在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为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世纪30年代后期,德国设计师奥安制成了He-178喷气式飞机。
1939年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这架直升机成为现代直升机的鼻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开始把大量的运输机改装成为客机。
飞机的发明也使航空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超音速飞机诞生以后,空中运输更加兴旺。
在人类向地球深处进军时,飞机也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现代战争中。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行是16世纪完成的。当时,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足足用了 3年时间,才环绕地球一周。1979年,英国人普斯贝特只用14个小时零6分钟,就飞行环绕地球一周。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可以飞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这对于生活在20世纪以前的人类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人间奇迹吗?好了,说了这么多的飞机的趣闻,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
(三)拼拼飞机模型,了解飞机结构
1、请学生代表用玩具拼装飞机模型,拼完后说一说它有哪几部分组成?
2、教师播放电脑图片,师生共同讨论飞机的外部构造─—机身、机翼、机尾、起落装置等组成。
(四)欣赏讨论
1、教师播放现代新型飞机图片,学生欣赏。
2、师生共同讨论从第一架动力飞机到最新型的飞机经历了哪些的变化?它们的造型和功能有了哪些改进?如果你是未来的飞机设计师,你将会怎样设计?
(体型向超大型和微型发展,功能变得更加多样化,飞行的速度更快时间更长……)
(五)观看电影片段,请学生代表试画飞机
1、教师播放科幻电影片段,让学生欣赏其中的造型、功能各异的飞机。请学生说说其中哪架飞机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1、教师请两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画一架自己熟悉的飞机。
(六)师讲授创作方法并演示
1、师述:刚才两位同学画出了自己熟悉的飞机,那么如何使自己画的飞机更有特色更与众不同呢?下面老师先来教大家一些创作方法。
教师边讲授创作方法边播放图片
物体联想法:利用生活用品、动物植物的形象来设计飞机。
变形组合法:截取不同种类飞机的某部分进行拼装组合、变形移位。
2、教师创作演示
    师述:下面老师也来画一画我想像中的飞机。
师边演示边口述:老师想用物体联想法创作一架 “鱼形”的飞机,先画出鱼的基本形状,然后给它添加上机翼或螺旋桨、起落装置等飞行设备,再在飞机上添加一些小的部件,最后还可以在机舱里画上飞行员。
(七)创作练习
1、师述:在画之前请大家先来欣赏一下其它班同学的作品。
教师播放儿童绘画作品图片
2、教师挂出学生参考资料图
3、师口述并贴出作业要求: ①自己设计一架有特点的飞机
②用线描方式绘制
③给设计的飞机起名并写上简洁的说明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八)评价欣赏
教师将学生已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相互欣赏、评价作业,并选出三至四张富有创异的作品,请设计者上台来做简单的讲解。
(九)课后延伸
1、师述:现在造飞机已不在是科学家们的专利,我们身边有许多普通人,经过不懈努力,制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飞机。
教师播放普通人造飞机的图片并讲述有关故事。
2、师述:今天同学们在纸上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飞机,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用废旧材料来制作飞机,请大家回家做好准备。
教师出示一架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飞机,给学生欣赏。
12《群星灿烂》教案
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课件、群体人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群体人物画的鉴赏,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创作中体现人物精神风貌。
2、学生能对同学的作业进行审美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作水平。
教学重点:
1、对作品表现的时代背景、人物造型、环境特点、画面构图、表现形式的分析。
 教学难点:
1、如何赏析群体人物画涵括的艺术性精神性。;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课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伟人及其事迹。并以此教导学生学习他们勇于攀登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新课讲授
A 艺术家是怎样创作的?〈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在表现现实生活的同时,融入了自身的思想观念和情感〉。
B 群体人物画有什么艺术特征?
  带着问题赏析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
  从构图〈水平式构图〉,色调〈暖色调为主〉,人物造型〈形态各异,高大〉各方面分析;
特征:
a布局上有聚有散,变化统一;
b体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
C 赏析雕塑作品《中国“两弹一星”的功勋》
  多个向上的箭头形状象征了两弹一勋科学家群体团结协作 上进、勇于攀登的精神。
D 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拉斐尔壁画〈雅典学院〉
  作品特征:充溢着古典精神,将群体人物安排在同一个宽阔的环境和共同从事的事业当中,每个人的动作围绕着探索,发明,创造等情节展开,突出了人文学家,科学家的伟大。
4、学习活动 〈让学生扮演一些人物动态神态及组合〉
5、课堂作业与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临摹,创作或拼贴一幅有创意的群体人物画。
  要求:A构图要突出主题
B人物造型要反映群体精神风貌
C色调统一,反映主题
D充分发挥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7:53:41 | 只看该作者
13《扬起想象的风帆》教案

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课件、各种形式的美术科幻作品、各种硬纸及装饰材料。

2、学具准备:剪刀、笔、硬卡纸、装饰材料。

 教学设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把整个美术课堂创设为浓郁的想象环境与创造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广开思维,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大胆的设计。表现出富有个性的创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及个性展示的机会。

2、学生能对同学的作业进行审美评价,能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作水平。

 教学重点:

1、科幻美术创作的表现及策划、展示、交流。

 教学难点:

1、如何分析科幻美术作品涵括的科学性,幻想性和艺术性;

2、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课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人类就是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创造,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3、新授

A欣赏构思奇特、用材巧妙的《空中别墅》。广州市大中小学生现场设计大赛中或奖的作品之一。作者采用废纸皮,巧妙的设计制作了一栋漂浮在空中的别墅。

  造型优美,错落有秩;制作很好。

B 展示一些优秀美术科幻作品,请学生来分析。

C 展示一些学生创作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课堂作业布置与要求:

  集体创作一幅科幻美术作品,题材不限。

  要求:有一定创意,构图完整,色彩协调

5、学生构思,画草图,教师循回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7:54:11 | 只看该作者
下册




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说明:可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并为上课做好材料和评论方面的部分准备。

老师:课件、相关网站的网址、挂图等教学资料。

学生:学生收集自己亲自到访过的或熟悉的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2、课堂导入

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老师:展示中国地图,教师分享自己参观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感受,让同学们猜猜说的是哪个地方,再展示图片。

学生:与教师交流,欣赏图片感受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3、课堂发展

说明:广泛联系学生生活中到过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共鸣。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加深对世界遗产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视点及深层次的美术欣赏评述能力。引发学生关注时事,激发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老师:

(1)、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认识。

(2)、列出我国各省份的世界遗产,阐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且丰富的特点。师生共同总结世界遗产的相关定义和分类。

(3)、结合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提问:请举例说明欣赏世界遗产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有哪些方法?

(4)、让学生选感兴趣的中国世界遗产谈谈它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有何美感特征及价值?请各个小组汇报。

(5)、观看一段有关丹霞山申遗的新闻报道视频,问:从视频中你有什么启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呢?请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意见。

学生:

(1)、小组分享:根据所得信息欣赏与交流,说说对中国世界遗产的认识。

(2)、师生互动,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小组合作:结合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从多角度召开欣赏,探究欣赏世界遗产的方式方法。

(4)、小组探究:比较欣赏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研究出结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陈述观点。

(5)、分析视频中的要点,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展开探究,完成学案。

五、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小组合作,收集、整理中国世界遗产的相关资料。

2、较高要求:能多角度分析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提出保护遗产的建议。

3、个性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把欣赏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六、评价要点:

1、掌握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与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与审美价值。

2、应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



2《外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2、学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3、能够就自己喜欢的某处外国世界遗产进行欣赏评述。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引导,天才知道!

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转外国”——你猜我猜。(分享感受,猜地名及景点再展示图片)

2、老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3、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出描述的遗产名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音乐停,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派代表发言。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总结外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外国世界遗产名称。

4、比较欣赏几例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研究出结论,小组代表陈述观点。

三、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1、师述: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感兴趣的外国世界遗产,同时我们也一起探究了外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点。那么我们对现在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哪些看法和建议呢?

2、根据同学们陈述,教师总结。

四、收获知识,动手实践

1、请大家设计一个手抄报,将本课的收获呈现出来。

2、教师示范手抄报模板。

3、欣赏数张幻灯片和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创作意识。

五、展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自评。





3《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撑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出发,设计具有美观和独特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美术术语和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表达自己某种审美情感,感悟点、线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点、线构成的形式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表达一定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作品实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展示生活中点、线、面构成的图片,体会当中的美感。揭示课题:点与线的魅力。

2、从标志蕴含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世界遗产包含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也是保护的象征。

二、课堂发展:

1、活动一: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特征。请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与大家分享探究的成果。

2、师生对小组课前的调查进行评价。

3、欣赏范例,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展开讨论,归纳平面构成的要素,加深对点与线的理解。

4、教师归纳点与线的特征。

5、活动二: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构成规律。设问:你能从身边的事物中感悟到点与线所构成的美吗?理解平面构成的定义。

6、展示图例作品,让学生找出构成规律,归纳、分析出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重复、特异、渐变、发射。

7、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表达一定的情感。分小组确定正稿,用剪贴的方法完成一件服装图案制作。

8、评价:请学生对作品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部分有特点的作品。请同学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美术知识,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练习:

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

四、课后延伸:

要求学生完善设计作品并思考:探索平面构成中的色





4《面与色的美感》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对视觉的欣赏有很好的观赏性。

(2)面与色的和谐构成,色彩的调和方法。

(3)研究范围加入了视觉因素,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艺术形态学等门类,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产物。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

准确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在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面与色的构成与应用,如墙面、地毯、桌面、花坛。如果我们将一个或几个基本形状的面,进行相同或不同的组合排列,并配以色彩的调和,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美感,丰富我们的情感与生活。”

接着展示色彩构成作品和大师的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发展

1、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其形状各异,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它们给予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能说出有那些不同的感觉?

2、两种相同的半圆可以产生那些不同的组合方法?

3、怎样运用基本形与骨格的设计进行面与色的构成?

4、色彩的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常见用到的色彩调和方法有:

(1)面积优势的调和(2)互补色互混的调和

(3)置入共同色彩的调和(4)色彩分割的调和

5、色彩的联想,当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该色彩与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练习起来,引起某种心理。如红色可联想到火、血、太阳、热情、活力;绿色,可联想到草地、树叶、禾苗、和平、生长。蓝色,同学们联想到什么呢?紫色呢?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喜好升华到更科学、更广泛的、更具普遍意义的色彩美的境界,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最终达到能灵活运用色彩、自由表达色彩与情感的目的。

三、作业安排

教师:“完成这一个课题,同学们对新鲜的色彩构成知识学习一定非常感兴趣,你们一定会认真地投入完成色彩作业,一定会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完成当前的训练。”

1、请你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区表现面与色的构成,设计时,选择的形状与色彩要能反映自己的情感。

2、请你尝试将大师的作品运用到不同的物品设计中,要尽量符合“实用”、“美观”的功能。





5《花卉与纹样》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纹样的特点,欣赏并感受花卉纹样的魅力

2.学习花卉纹样的基本设计方法,运用变形与装饰的手法设计简单的花卉纹样

教学重点:

在学习骨式的基础上,运用变形等手法设计出花卉纹样

教学难点:

1.花卉纹样中装饰手法的合理运用

2.学生对花卉纹样的创新变化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欣赏花卉到花卉纹样的过渡

(欣赏花卉,并过渡到人类留住美,创造美的花卉纹样设计)

2.赏视频,导出课题《花卉纹样》

二.展开

1.花卉纹样欣赏(单独纹样)

1)欣赏花卉纹样,加强学生对花卉纹样的认识,并提点学生什么是单独纹样

2)比一比:真实花卉与纹样花卉相比较,强调花卉纹样的特点,以及对骨式的回顾

2.回顾历史,中国传统民族花卉纹样欣赏(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花卉纹样的欣赏与感受)

3.花卉纹样设计方法

1)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花卉特征)

2)变形:花瓣形状①几何化②简化概括

a.(在变形的方法中,主要讲解对花瓣的形状进行变形,并归纳为简化概括和几何化两种方法。通过演示,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花瓣重复排列?得出拷贝纸的信息,并演示拷贝纸的运用方法。)

b.试一试:根据以上讲到的变形方法,结合上一堂课的骨式图,试一试,将老师提供的花卉中任选其一,进行花瓣形状的变形,绘制出一个花卉骨式图。

3)装饰

(把学生设计的花卉骨式图与设计完整的花卉纹样图相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点、线、面的装饰方法并作简单讲解)

三.布置作业

基于“试一试”所完成的花卉骨式图,根据点、线、面知识点的讲解以及花卉纹样的参考,继续完成自己的花卉纹样设计作品

四.课后拓展

结合生活中的花卉纹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应用于生活,美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7:54:27 | 只看该作者
6《肌理与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生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了解各种制作肌理的方法,通过动手尝试过程,学会制作技巧和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制作肌理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学生制作肌理时的创意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由肌理制作而成的图画,提问:这幅画是画出来的吗?(其实画画不一定是画的)那么你觉得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些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发现探索

1、摸一摸(触觉感受):

我这里有几件东西,想叫一位同学用手触摸一下,通过感受每样物体的触感来说出物体的名称(海螺、贝壳、树叶、石头、布、陶瓷等)。

2、说说触摸的感受,导出肌理的概念

师: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这些凹凸不平的的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是肌理。

肌理(质感):是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那些纹理是随机的,自然形成的。不同的肌理会给我们不同的触觉感受、传达不同的美感。

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到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因此,不同肌理的物品,会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粗质的纹理,给人一种粗犷豪放,植被的心理感觉;光滑的质感,给人一种细腻精致、华丽严谨的心理感觉;纤细的质感,给人一种嫩弱、精细、灵巧生动的感受。

3、看一看(视觉感受):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哪些美的肌理呢?

出示大自然中的肌理图片:

树叶:那细细密密的叶脉就像蜘蛛网一样;

风沙开成的自然纹理:摄影家林永基所拍摄,沙漠上强烈的大风把沙吹成波纹状的纹理,形成了有条理、有节奏、有韵律的自然图案。

土墙:是客家围屋的墙壁。土墙的缝隙形成一种节律美,给人沉重的历史感。

“鸡血红”石:石质略透明,上有鲜红的斑斑块,像鸡血所凝结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肌理。

大理石:表现华贵、高雅的意境;

布纹:传达了亲切柔和质朴的意境;

比如:干涸的土地、苦瓜、麻绳、贝壳、布纹等等

得出结论——肌理的美表现为纹理排列的秩序美、节奏美、韵律美。

细腻光亮的表面,给人轻快、活泼、冰冷的感觉;

平滑无光的表面,给人含蓄、安静、质朴的感觉;

粗糙有光的表面,给人笨重、杂乱、沉重的感觉;

粗糙无光的表面,使人感到生动、稳重、悠远。

4、想一想:我们如何把这些这么美的肌理保存下来呢?——引出肌理制作的方法。

小故事:老师小时候在河边洗碗的时候,发现碗里的油花快速地扩散到河面上,在阳光中五彩缤纷,但是这种美丽一会儿就没有了,如果能长久保持该多好啊。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吸附制作法。

吸附制作法:

将墨或颜料滴在水面上,少进行搅动(可加油),使其自然混合形成偶然性。用较能吸水的纸张,然后晾干即可。这是一种多变的偶然性,可作为仿大理石的效果。

师:同学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美术的肌理作品?

拓印制作法:

1)、利用玻璃,其朦胧效果,变化奇妙,有无穷的想象空间,像山峦、像野兽。

2)、利用些自然形象,如:干树叶、草编织物、米粒、沙石、木板花纹、硬币、钥匙、海绵等,在上面涂洒颜色后,用纸铺在上面压印所形成的图案。

教学建议:一棵树用不同色彩的拓片复制,改变大小或方向,重叠摆放,即可变成树林。一条鱼、乌龟。

5、介绍肌理制作的其余几种方法

自流法:将水分饱和的不同颜色,涂在较光滑的纸面上,使其自然流淌,或用气吹动,使之构成不同的偶然线条,其形象自然活泼较为生动。它可表现一些较为抽象形式,似是而非的形体。

喷洒法:用墨或颜料涂洒在纸上。

刮擦法:在着色的表面有硬物刮刻而制成纹理。表现瀑布流水。

洒盐法:利用盐粒遇水溶化的特征,在画面湿时撒上盐粒,盐粒渗化将颜色挤开,形成了一颗颗类似雪花状的小白点,恰似百花竞放又似雪花飞舞。

三、学生作品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1、说说你是怎么利用材料制作出来的?

2、作品给大家什么感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7《向画家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

1、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到:均衡是美、和谐是美、秩序是美、统一变化是美。

2、探索与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规律,并懂得在实际中运用。

3、通过构图样式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要点:

重点:三角形构图法的种类、优点及运用。

难点:将构图的形式运用到具体的作品中去,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范画、静物画教具、若干静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试一试,你能帮他们安排位置吗?(出示课件1:动画导入)请同学们在台下勾画。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摆放的情况来看,要找好这些静物的位置,并有一定的美感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比如:你要表现的物体应该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有多大?空白留在那里比较好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摆放这些东西时很好地“经营”它们的“位置”,那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的“经营位置”,就是静物的构图了。

二、课堂发展

第一部分:欣赏分析

(1)什么是绘画的构图?

(2)赏析画家的静物作品,体会画家所运用的美术语言,指出合理、科学的构图是优秀静物画的必备要素。

教师:构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画家正是通过对画面的组织和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的作品,看看他们的画面是怎样构图的。

(3)分组讨论

①静物画中如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所形成的平面构图效果的?

②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会一样吗?

教师:请大家根据自己收集的静物画图片或利用桌上的提供的静物来分析一下。等会请大家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组分析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1:我们这组发现静物画中,越靠前的静物越在画幅的下方。还有,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不一样。

学生2:我们这组发现,前面的静物会挡住后面的静物。另外还会出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第二个问题:同一组静物,从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观看,感觉不一样:平视时感觉不到静物的高低。

第二部分:教师小结

静物的构图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见的三角形构图以外,还有一些作品因表现目的的不同而呈现独特的构图形式。很多画家为了从构图方面增强画面的美感,做过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探索。从刚才大家的练习中,发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构图。这很好,说明大家很有想法。





8《我们的调色板》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色彩,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对比。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大胆使用调色板调配颜色。

2、能够用色彩表达情感。

3、激发对色彩进行深入了解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色彩的三要素。

2、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学难点:

理解色彩学中的名词术语,并且懂得通过色彩对比来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1、问题导入:

①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色彩了会是怎么样?

②一个人心里没有色彩了会怎么样?

2、揭示出色彩的重要性,引入下一步,色彩的奥秘。

(二)色彩产生的奥秘:揭示自然界光与色的物理现象。

1、光与色彩的关系:2.色彩发现的历史。

(三)色彩基础知识的引入和介绍。

①、色相的概念。

A.色轮的概念

B.在色轮内找出三原色、对比色和邻近色,并且讨论总结出各自的关系和特点。

②、明度的概念。

A.色相的明度

B.游戏:3分钟明度色彩游戏:调饮料:

游戏总结:

a.明度高的色彩的特征及其色彩语言。

b.明度低的色彩的特征及其色彩语言。

③、纯度(饱和度)的概念。

(四)欣赏作品,分析作品中所使用的色彩对比手法:

一、色相对比。

总结:使用色相对比的作品所带来的观感。

二、明度对比。

总结:使用明度对比的作品所带来的观感。

三、冷暖对比。

总结:使用明度对比的作品所带来的观感。

(五)色彩表现练习:

一、给出范例,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色彩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作品展示,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总结和延伸。





9《海风·海潮·渔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审美目标:以版画形式为表现,感受大海的魅力,领略版画简洁、概括、有力的艺术语言。

2、知识目标:学习、探究版画的艺术语言。

3、技能目标:学会刻纸版画的创作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大海及其艺术作品的美感,拥有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

二、教学重点:

以大海为题材的刻纸版画的创作技法。

三、教学难点:

1、创作构思的把握,情感的表达。

2、画面构图的思考及纸版画拓印技巧。

四、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看大海及海洋生物的图片(幻灯片中有海浪和海鸥的音乐)

·激发:“大海美吗?大海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引导:我们站在海边,迎着海风,听到了海浪声、伴随着海鸥的叫声,你的心情是多么的美妙啊!(创设联想的气氛,让学生投入教学情景。)

·语言过渡:大海给我们的感受是非常惬意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对于大海都有不一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海的魅力。

2、课堂发展:

(一)欣赏版画作品(对大海壮观场面及表现大海的版画作品进行欣赏点评):

通过欣赏《海风》、《海静潮初落》、《海滩上的号子》让同学们理解:

①画面主题是作品的灵魂,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内容,进步的主题起教育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

②版画是作品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黑白木刻、水印木刻等多种形式,体会其刀味、肌理、色块、印痕等特征;

③彩陶上的鱼,是人类祖先表现鱼类的成功探索,作品具有简洁、夸张质朴等特点,与版画艺术有相通的艺术特征。

(二)简易版画技法介绍:

用黑卡纸进行雕刻具有版画效果的作品

①将收集的黑卡纸雕刻作品供大家欣赏,启发学生——雕刻的步骤和要领。

②老师亲自示范,增强作品的直观性,更好的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

③为学生创作提供图片资源,激发灵感。

④让学生体会创作的过程,学会利用资源,学会构思,学会创作。

五、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参照现有作品临摹或自主进行纸版画创作。

(2)较高要求:在厚卡纸上进行刀刻,虽然学生不能体会版痕印迹的乐趣,但可做出木刻作品黑白互衬处理的效果。





10《开发海洋畅想未来》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本课教学内容以海洋为题材。从海洋相关资料的收集、欣赏到萌发创作的激情,体会到创作的艰苦。

2.能力目标: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把现实的美和心中的美变为艺术的美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启迪想象思维、探索未来海洋,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要有异想天开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画面立意新颖、表现大胆。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设置疑问:“移居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目标,很多科学家正在设计描绘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人造海岛”、“海上城市”、“海底世界”、“海洋农场”等,这样人类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多种资源。有些海洋工程已开始实施,这些宏伟的蓝图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请同学们想一想,未来的海洋会是什么样的?

二、课堂发展:  

1、展示电脑课件

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创设一种超越时空的未来海世界奇妙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示:人类在发展,因此对未来海洋的设想没有穷尽,那么你是怎样想象的呢?)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

让每一位同学都把自己对未来海洋的畅想用语言描绘出来。在学生描绘过程中,穿插不同形式的海洋科幻画作品欣赏,让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课件展示:热情的海洋宝宝诚邀我们一起去畅游,看看它去过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3、带着问题思考:

(1)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蓝色、有生命的星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我们身边的大海如诗如梦、如此美丽富饶,我们心目中的大海又如何去表现呢?

(3)未来海世界一直是人类依靠高科技向海要空间、向海要资源的理想目标,未来海底的人类新家园与现在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

(4)尽管大家对未来的海洋世界想象的如此美丽,可是你们知道当今的海洋状况吗?

(5)在广东,许多昔日曾是海洋生物摇篮、鸟禽栖息乐园的海湾、河口、沿岸海域和内陆江段,不仅80%受到破坏,不少地方还成了排污纳垢的超级垃圾场。污水横流、毫无生机的水域更是随处可见。随着人类向海洋的进军,人类对海洋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的生产建设措施已经和自然因素一起,成为影响和改变海洋生态环境的一个因素,最终导致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海洋的环境恶化,人类的生活环境也会随之变坏,保护海洋环境迫在眉睫,未来的海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人类对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海洋现象等资料,使学生在自主收集的过程中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分小组讨论)请大家设计一张未来海洋合理开发利用的宏伟蓝图。  

4、作业布置:

大胆地在创作中尝试各种不同的构图和各种造型手法,全方位挖掘创造潜能。力求每幅作品都能反映出内心世界的独白。让同学们完全沉醉在海洋世界的科学幻想当中。

5、评价方法:

(1)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激发兴趣、促进合作与交流。

(2)找出几名同学谈谈创作体会,抛砖引玉、拓展思路。

三、课后延伸:

课后继续关注开发海洋,围绕海洋的话题展开讨论时,各抒己见、浮想联翩。通过这节课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起到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胆量。





11《美术在你身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获得有关美术的分类、美术形式的知识。

2、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懂得从身边发现美、认识美,了解造型艺术的广阔天地和生活的关系。

3、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重点:

艺术的社会功能。

三、教学难点:

对身边各种美术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①、同学们喜欢购物吗?

②、会买些什么东西?

③、老师这里有一些杯子,你会选哪一件?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为什么?

2、课堂发展:

(一)、发现美

①、看来同学们对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都很喜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东西。你们发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②、在我们身边既实用又漂亮的东西真的很多。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见解:“我不是探索,而是发现。”

③、说说在你身边有哪些让你特别喜欢的东西?

④、原来同学的身边有这么多美丽的东西,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一下身边的美术。(板书“美术在你身边”)

(二)、感受美

①、什么是美术?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②、美术的范围广泛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观赏性艺术包括:绘画(根据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不同,可分成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画种),雕塑(包括圆雕和浮雕等多种形式,所用材料则有石、木、泥、石膏、青铜等),手工艺品(如玉雕、象牙雕刻、漆器、金属工艺品等)。实用性艺术包括:工业美术(又称工业设计,包括一切为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所设计的生活用品如:花布、陶瓷、玻璃器皿、家具、地毯、家用电器等)商业美术(主要是指商品标志、包装装潢和商业广告等)建筑之所以也属于美术的范围,是由于建筑包含技术科学和艺术的两重性所决定的。

(三)、欣赏美

①、欣赏了这么多跟美术有关的东西,它们在外观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②、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一件物品要想让大家都喜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他的形状、花纹和颜色来做到。

③、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很多美观实用的物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

3、作业展评:

①、学生互评,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你的看法。

②、学生自评,老师找出一张有特点的作品,由作者说出他的设计思路。

③、集体评价,每位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得到选票最多的作品为本次设计大赛的冠军,教师颁发证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7:54:42 | 只看该作者
12《化腐朽为神奇》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现在生活中,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而创造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下一代的生活,废物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环境保护,为我们家园的干净漂亮尽一份力。而且在提倡和实行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凝聚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让学生从小就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并促使他们能从小从身边做起。希望通过化腐朽为神奇的这个课题,可以促进学生们进行现实生活中废物利用的这个行为,让现代的这一代被极度宠爱和保护的学生懂得珍惜资源,懂得爱护环境,并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1、参与者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处于思想和道德形成期,实行起上来,比较有教导意义。

2、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积极,乐于和同学或老师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和认同。

3、学生对废物利用方法的认识不深,对如何保护环境的认识多停留在口头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关废物利用的方法过程,学会相关废物利用的方法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下一代的生活,废物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懂得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及以后生产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废物利用的意义,了解不同形态的材质在立体形态中形式美的表现和立体形态的构成形式,学会“化腐朽为神奇”。

教学难点:

创作出造型美观,材料运用巧妙,立意新颖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垃圾堆填区》

问题1:这张图片描写什么内容?

问题2:我们现在垃圾产生量如何?

问题3:这些垃圾除了送到垃圾堆填区这外,还有什么处理方式?

二、讲授新课。

(一)垃圾分类知识。

问:垃圾分类一般分几类?用什么颜色区分?各类分别指什么物质材料?蓝色有害垃圾电池、废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化学剂、颜料——水银,贡,铅,镉红色可回收垃圾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主分五大类灰色/黄色其他垃圾砖瓦陶瓷、渣工、卫生间废纸、纸巾——水溶性太高导致不可加收绿色厨余垃圾剩余饭菜、骨头、果皮、菜根——有机肥

(二)废物利用的意义。

作用:环保、减少污染、制成装饰、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是“废品”的东西,经过人的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制作变成了可观赏,有价值的艺术品,达到变废为美,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边。

(三)书本作品分析。罗丹说过: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四)手工制作过程分析。

1、椅子装饰——易拉罐。

2、笔筒——牙膏盒。

3、收纳盒——电话包装盒、相机盒、收音机盒。

三、练一练,折一折。

学生参考分步骤图,观看教师示范,学习折盒子。

四、总结。

今天讲解了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知识,还教了大教如果折出一个盒子外,其实这节课同时在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环保,希望我们能做到保护环境,由我做起。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07: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