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趣 选材 辅导 ——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10:4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

就个人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摸索予以总结,和同仁商榷。

一、培养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对作文乃至于写作的兴趣,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第一个课题了。

培养作文兴趣宜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即投其所好,道其所乐,思其所欲,赏其所美。具体方法,讲故事,正面鼓励,亲自动手写,创制某种气氛等等,以诱发学生对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做作文的积极性,可以对学生中写的较好的作文当众评讲,或是在课下当面评改;对他们好的开头方法予以赞扬,并直接冠以他们自己的名字;他们的些微闪亮点或进步,哪怕只是用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词语,都予以肯定和表扬。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是现代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不要在课堂上指名批评某一个学生,给他留一点儿情面,即使他的文章被作为“反面材料”。如果确实需要批评,批评的口气尽量温和些,幽默些,使学生容易接受。

为了创制某种气氛,也给学生以情趣方面的陶冶与影响,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写一些即兴作品,或者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念一念时文名篇,和学生“奇文相与析”。亲自动手写,耳濡目染,并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来丰厚学生单薄而纯洁的心灵,让他们在这美好的气氛中喜不自禁,流连忘返,若有所悟,回味不尽,甚至达到某种程度的逍遥忘我的境界,我把这个称之为天真的“文学场”。其实,好多文学作品,包括课本中的不少作品,它们本身就魅力无穷,发人深思。把这些魅力不遗余力地挖掘出来,展示出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在其中,不觉怦然心动而向往之,在这样的状态下去从事写作,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从前或眼前的一切忽然耳目一新,有好多可写的东西,文思如泉涌。凡是搞过写作的人,我想不无这种感受吧。

发表学生作文,也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发表就是肯定,发表就是期待,发表就是自豪,发表就是成功,发表就是把老师外在的作文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自我表现,从而引出强烈持久甚至是坚韧不拔的写作热情,这就不仅仅是兴趣的问题了,这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造能力。因而,教师应该鼓励水平高的学生“对外宣战”,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当这一切都如愿以偿的时候,这发表的一篇文章何至于是一篇文章啊,这是一枚巨石落入学生心灵之湖爆发的巨大震撼,这种冲击力和影响力,百倍千倍地激荡着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二、关于选材

学生毕竟只是学生,生活阅历肤浅,书读得不多,语言文字应用起来错误百出,甚至恼人的错别字叫你好气又好笑。每每到写作文的时候,东拼西凑,应付差事,不会写,忒作难,又不得不写,只好硬起头皮来扯几句。学生作文应该写什么,他们又能够写什么呢?

在这方面要启发学生,写最熟悉的,最愿意写的,感受最深的,自己耳闻目睹过的,发生在眼前身边的,一句话,写真实的生活。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写真实的东西,至少可以弥补学生在生活经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不足,而在调动感情因素的前提下,偶然地写出像样的文章,表现出比较深刻的感受与主题来。说是偶然,那是因为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阅历,还不能使他们在中学时代(尤其是初中时期),写出不同凡响的篇章,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有时候,某个作文题目本身正是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东西,这时候,即使平时不善于作文,他也可以在突然之间写出较真实、有感情的文章,他在做语文训练题时,会把插叙理解成倒叙,而他自己的文章却能够确认并运用插叙的手法。这说明生活里自然地包含着文章的写作规律,只有忠实地观察和表现生活,也才能最终找到写作出路的道理。

常常发现这样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有好多好多学生,他们写起文章来,不是胡编乱造、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就是照抄作文选,抄的叫人不可喻,抄的叫人心疼,抄的没有一点儿水平!要根本改变这一脱离写作规律的不良现象和严重问题,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向生活找材料,写自己感受过的、真实的、有一定意义的东西,进而培养他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这诚如一个文学家所说的那样:“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事实,在平时训练出作文题目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训练要求,参照其中的部分题目,尽量选容易写的,尽量出大题目,尽量不定具体的题目,以免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自由。只是定了大题目,规定了大范围,学生可以在这个大范围之内自定题目,这样做,容易使学生在选材时随心所欲,写出属于自己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是就记叙文而言的;对于议论文来说,题目宜小些,针对性强些,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些,写起来也就相应容易些。

再进一步概括和引申一下,教师对平时作文训练的选题,定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情愿望、和所接受知识等因素,要尽可能使作文题目比较符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和信息总量,而不要逾越这个范围,不要让他们觉得无话可说,要让他们的作文变成一种对自己生活成长发展、感受体验的高度概括和艺术再现,变成一本自己的历史,一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的“认识史”,这恐怕是作文的最高境界吧。

要求学生以真实生活为出发点,以表现大千世界和自我精神现象为回落点,使这种要求成为师生之间的共识。学生通过写作文以不同程度地满足这种要求,乃至于和老师发生共鸣现象,从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预期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如实写出自己的生活与耳闻目睹,他们刚开始可能不那么习惯,有的还会出现记流水账、主题开掘浅等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些问题也应该充分重视并给以适当纠正。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其实质就是对各种各样的错误的摒弃过程,有些错误的反复出现和不易改正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表现出某种忽高忽低的不稳定状态,写出一两篇较好的作文后,在一段时间内,就再也写不出超过这两篇水平的好作文,这正是他们作文不够成熟的一种表现。

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初中生,他们的生活是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他们穷于应付,大量的课业负担使得他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闲暇去体会文章章法,领略艺术境界的神奇美妙,偏僻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比较落后的文化层次,也不可能使他们博闻多识,思想活跃,因而,适当放松并给学生以独立学习的时间,间或穿插一些有趣有益的课外读物,让他们活得轻松自由些,而不失本来就有的活泼可爱,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并写出各种各样的文章,让他们的心灵在和大自然、在和社会的相撞中发出火花,丰富他们的生活,这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简“话”辅导

关于辅导,因不同的老师与学生,不同的需要和文章而有所差异。从文章方面探讨,大致有语言辅导、结构辅导、材料辅导等。就文章体裁而言,各类文章的语言、结构、材料安排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而也就有了不同体裁文章的具体辅导,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辅导。就学生这一方面的情况而言,有集体辅导和优秀生辅导等等;就辅导的深浅层次而言,有一般辅导、技巧辅导和文学辅导;就辅导的时间来说,有平时辅导、应试辅导和竞赛辅导,平时辅导还可以细分为作前、作中和作后辅导等等,不一而足。这里,略谈几点辅导方面的话题。

(一)写日记    勤练笔    多积累

自己的心事,书中的佳句,皎洁的月光,听来的故事,都可以写在日记里。或三言两语,或下笔千言,形式不拘,自由活泼。写日记对搞创作来说是积累素材,对学生来说是片段练习。勤笔勤思,强化积累,多记些名言名句,优美篇章或片段,生活中质朴的语言,建立起自己的作文“小金库”等等,这些做法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作文空话套话多,原因固然很多,但积累贫乏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一些程度差的学生来说,写一篇六要素交代清楚的记叙文,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相比之下,记日记就容易多了。由此可见,写日记是对正式作文的一种较好的补充练习。

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还赋予写日记这种教学形式以崭新的内容,他把学生写日记形象地称呼为“道德长跑”。他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剖析和自我宣泄,注重对学生坚持性、自觉性和习惯性的培养。他的学生日记每次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实质上是加大了作文的练习密度,更具有作文的特点。从他教学成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小日记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二)一定要把课文和作文结合起来

平时讲语文课文,至少要强调一下写作特点。要把写作特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知识,力求把课文和作文结合起来。

学以致用,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学过的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去,知识本身才会发出光泽,产生魅力。叶圣陶讲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什么例子呢?就是做作文的例子。把课文尤其是名家名篇中蕴含的带有普遍性的写作规律揭示出来,让学生眼睛看到,心里明白,豁然开朗,尝试模仿,他们作文的窍就会慢慢开启,运用多了,就熟练了。在这方面,重要的是课文与作文的结合点,要选得恰当,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接受与效法。这样的结合点很多。例如,周立波的《分马》应以搜集和应用口语化的词语为结合点;茅盾的《白杨礼赞》,则侧重于对象征手法的理解(但不要求应用);陈汉元的《话说长江》明显的结合点是用聊天的形式介绍一个地方的地理与人文知识,可出一个类似的题目《话说家乡》等等。

也许是由于课文本身有较大的难度和深度,学生对课文结合点的理解,总不及他们阅读过的作文选一类的文章来的快,这样的情况在学生中大量存在着。这说明学生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力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欠缺,而他们真正读懂的文章,还是那些比较浅显的作文选一类的文章。因而,在寻找课文和作文结合点的时候,不妨把作文选上的文章拿来和学生一块儿欣赏,通过这种过渡方式,帮助她们理解课文,以顺利实现课文和作文的圆满结合。

(三)批改作文不如评改作文,评改作文不如学生自己 修改作文。

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的一个十分繁重的工作。有的教师批改作文常常到深夜,听风声呼呼,看明月郎朗,何其富有诗意,又何其劳苦如是焉耳。但是,批改的作文发到了学生手里,他们能从中受到多大益处呢?不能断言一无所益,但恐怕大多数学生真正关心的,是教师打了多少分,而不是教师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写出来的评语吧。总的来说是一句话:效果不明显。与其劳而无功或者说劳而微功,何如重新思索另辟蹊径呢?

正像读书,可以允许浏览与精读,为什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把批改作文放在浏览的位置上,不把评改作文放在精读的位置上呢?通过浏览,教师发现了好多学生的共性问题,然后找出集中表现这些共性问题的三、五篇学生作文,把它们拿到课堂上当众评说,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与之相关的共性错误,就会因为详析了这三、五篇作为例子的文章而得到及时与比较深刻的纠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批改作文不如评改作文。

批改作文之所以不如评改作文,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评改作文带有面对面评说的特点,比批改的文字更具有实感,更容易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白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纠正,这就为学生重新修改自己的文章奠定了基础。

当然,批改作文不如评改作文这种说法,并不等于教师不改作文,而是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批改作文方式,把重点由“改”变成“评”,通过“评”来加强辅导,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不论批改也罢,批改也罢,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对自己文章的修改,而且只有经过这种对璞玉纯金的精雕细琢与再创造,美丽的金石才有被制成一件工艺品的可能。修改,是所有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学写文章,进而学会修改文章,这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极有意义,对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结构篇章能力特别重要,甚至对他的性格和人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6: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