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盲道上的爱》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盲道上的爱》这节课,我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的特点,教学中以读为主,采取以点代面的教学措施,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朗读和默读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这节课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的。

一、 意境感悟

   感悟是学生通过读书,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而产生的觉悟。感悟拒绝教师的耳提面命,拒绝教师烦琐的讲解。学生需要潜心读书,才能有所感,方能有所悟。在这节课中我在处理第二自然段这个环节时,采取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夏老师痛苦、焦急地央求医生所说的话,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如学生读的还不够能表达情感的意境,师范读,然后再指名读,重点指导学生抓住能够体会课文的关键词句,来感悟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反复品读,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真正达到了课标所要求的标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精心设问

  学习是一个深入研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从课题入手,抓住文题,以点代面,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全文五个自然段,我分别把1、3、4、5四个自然段作为略读略讲内容,教学时以读代讲,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就采取了精读本段,出示引领学生思维的三个问题,这一设计就是对课文切入点的正确选择,为课文理清层次打下基础,在重点段的处理上,我抓住了重点问题,重点词句来解决文中的疑难,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容易多了。

三、 尊重个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装的个性发展放在首位。

    教学伊始,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文中的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然后在阅读理解时,我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在合作交流汇报中,去学习朗读和默读、去理解词句、去培养语感、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全面提高了学生学语文兴趣和学语文的素养。

   联系到与教研员和各位老师的交流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我的语言组织的不够严密,尤其在朗读和理解重点语句方面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在夏老师央求的语句中学生体会的不够深刻。教研员指导我们略读课文要从点四(语言、现象、情、议)入手先通过语言、在想象现象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情感,最后再议本节课的收获。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的一句话是“只有情感的付出,才有心灵的交汇”。这句话太重要了。

2、通过教学与交流我还深刻的感觉到自己的文学知识特别需要提高,近几年,自己读的书特别少,感觉在语文课上,不能根据教学游刃有余的发挥和引导。我要努力多读书,多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素质有所提高。

3、在教学导入我引用了盲人歌唱家杨光的图片和视频,后来在和教研员交流时,金勇老师指导我导入部分过长,可以把视频放在后面,可以起到升华的作用,效果会更好。教研员讲到略读课文整体感知要略、语言训练要精、拓展训练要广。这无意是我的语文教学中的一盏指明灯。我们要根据课的特点确定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要有条不紊。读课文时,我们可以试着“说到哪、读到哪,”不要牵着学生走,适当的放开些,这一点我做得不好,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注意。

4、还有一点最值得我反思的,这节课在五月份的时候我在我们片级课上过一次,那节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那天,我的宝宝在医大医院,由于病的严重我的心始终在牵挂着他,课上多次走神,导致课堂效果不好。我一直非常后悔、自责。感觉自己这样做是非常不对的,我不应该把家里的情绪带到课堂,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工作的不负责。我没有处理好这种关系。所以,再次上课前,我又认真的重新备课,根据第一节课的反思认真修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每一节课都认真对待,对得起每一个学生。

    为提高本人的教学综合素质,我一定虚心学习,恳请路过的各位前辈和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衷心地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5: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