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前指导课缺乏“有效的指导”,一直是影响习作教学效果的瓶颈。所谓缺乏“有效的指导”,其实就是缺乏能支持儿童完成本次习作所需要的精准知识。正如王荣生所言:“从语文课程的观点来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个知识的问题,合意的能力要有合意的知识来构建。”对于小学生来讲,一个习作话题,习作教学首先要从文体的角度去选择相应的写作知识。文体性知识还只是一个框架结构,而真实的写作还需要若干具体的言语细节来呈现,这些细节性知识是习作个体最为紧缺的,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理所当然应成为作前指导课最核心的教学目标,统率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以教学目标为选取教学内容的准绳
明确的教学目标,犹如一堂课所有教学行为的靶心,势必要求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高度一致,能够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由于五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读后感这种文体,需要了解读后感的框架结构,学生写读后感最大的问题是有“读”无“感”——大段摘抄原文或者介绍原文内容,而读后的感受则寥寥数语或几乎没有。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初步了解读后感这一文体的框架结构,学习结合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读后感受),从而教给学生必要的文体性知识与细节性知识。《写读后感》一课,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有:指导学生读懂例文——《做事要有主心骨》;教给学生为读后感拟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关注例文中的过渡衔接性语言,并尝试运用;了解读后感的文体特点;探讨写读后感时如何介绍原文,如何就原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何结合实际,用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可教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多。但是,从服务于教学目标这一角度考虑,我最终选择读例文,画思维导图了解读后感的文体特点;提供不同事例让学生比较、判断哪个事例能说明作者的观点;指导学生选择合适事例进行练笔并通过评价、交流,感悟如何结合实际用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等教学内容,从框架结构上、语言细节上都给予学生完成本次习作最需要的知识——这类似一个建模的过程,至少能保证学生写出来的读后感基本“入格”。
二、以教学目标为选用教学策略的依据
教学目标决定了用什么来教,而教学内容一旦确定,教学策略也就随之基本确定了。在上《写读后感》一课时,我带着学生充分解读《做事要有主心骨》这篇例文,了解文章开头提出感点,结尾重申感点,主干部分由简介原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用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三部分构成,然后通过思维导图,把读后感的基本框架直观地呈现出来,之后出示这三部分的字数,让学生进行比较,从字数直观感受介绍原文只占全文约四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不可太啰嗦,而重点是感受部分,这一部分占全文近二分之一的比例。这样,对读后感的文体特点学生就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第一个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而在教细节性知识如何用实际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时,首先读例文中的事例,了解事例是怎样说明作者观点的;然后补充两个事例,让学生判断哪个事例可以替换例文中的事例,并说明理由,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选用的事例必须能够说明自己的观点。之后研究事例的写法——事例中包含着自己的观点,事例的叙述要简略;最后让学生谈《顶碗少年》给自己的感受(即观点)是什么,可以用什么事例说明自己的这一观点,先说再写,练笔完成后展示、评议。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获得认识(“教”)——迁移运用(“练”)——深层内化(“评”)的学习过程,而这一系列教学策略的运用始终受教学目标的统领,教学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以教学目标为进行教学评价的指针
这里所说的教学评价,首先是指执教者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执教本堂课时,我就以是明确的目标来激励、引导学生不断跳一跳,去努力获得教学目标所预期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学生课堂练笔的评价,注重引导学生从选择的事例能否说明自己的观点,事例叙述是否清楚简洁的角度进行审视,引导学生用这把看得见的“尺子”来自我评价、修改和完善习作片段。
这里的教学评价还指对于教学效果的考量。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其效果如何,主要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有的课,表面上看学生似乎表现出色——说得精彩,写得漂亮。但细细推敲就会发现,学生展示的只是他(她)原有的能力和水平,所谓的精彩并不是这堂课带给他(她)的。也就是说学生的精彩并不能体现出这堂课的教学效益,学生并没有从这堂课的教学中获得新的发展。所以,教学目标是考量教学效果的指针。理想的作前指导课,应该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该教什么,教什么就练什么,练什么就评什么。《写读后感》这堂课,首先我们要看学生对于读后感的文体特点的认识在原来基础上是否有提高;其次要看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是否学会了选择恰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要分析是哪些教学活动在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要分析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只有每次“教”的知识(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清楚地知道应该拿什么(教学内容)来教,怎样(教学策略)去教,才能保证训练有针对性,评价有方向,教学有实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