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交流 注重综合,加强实践,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6 09:3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大讨论中,“运用”一词成为今年的热门词汇。不少专家、学者对“运用”做了详尽的解读,并指出它和“应用”之间的区别。

类似的文章读了不少,总觉得没有触及实质,有给人一种“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感觉。有些文章,专注于玩文字游戏,围绕概念转了一圈又一圈,概念本身并没有明朗起来。有老师说,概念的问题,不能较真,更不能钻牛角尖,如若不然,越讨论越觉得虚空,越觉得模糊。依我之见,“运用”和“应用”都有一个“用”字,都强调学以致用。只不过,“应用”强调的是结果,偏重于使用、推广等。从实施主体上讲,是被动地接受,并按照一定规则完成任务。“运用”强调的是过程,偏重于学习探索,在语言实践过程中,认识语言规律,习得表达技巧。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关心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将“语言文字运用”落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现结合教学实际,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有人说,大部分中国人学习的英语属于“哑巴英语”,主要的作用不是用来交流,而是对付考试。我深以为是。回头想,是学习者不愿意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吗?不是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讲汉语,你英语学得再好,也派用不上用场。死记一些单词和语法知识,和灵活运用,完全是两回事。能不能学以致用?有人出主意了:要么找个外国的女朋友,要么在国外生活几年。这两个点子,都解决了语境的问题。

你可能会说,生活在汉语世界里,天天和母语打交道,还用得着特意创设语境吗?纯粹多此一举。其实,并非如此。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方方言”。从小接触地方话,对将来学习汉语存在相当大的影响。比如,南方的孩子,学普通话明显比北方的孩子困难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讲,让孩子尽早接触规范的普通话,很有必要。推普工作学校要抓,家庭也要配合。语言的学习,是个耳濡目染的熏陶过程。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另一方面,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于书面语言的严谨、准确、规范而言,口语则显得随意、含糊、跳跃。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课内课外,尽量要用完整规范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学习语言是一种意识。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言的意识。学生从开始系统地学习语言开始,就要加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拼音时,将学生姓名用拼音展示出来,相互认一认;把学习拼音和识字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拼音的“拐棍”作用。让他们明白,学好拼音,就能认识许多汉字,就能读书看报了;学习汉字时,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感兴趣的“商标、广告”等,让他们明白,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结合生活需要,教他们写请假条、留言条、书信……总之,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学习语言文字很有趣,很有用。

二、加强字词句篇之间的联系

语言知识系统,是由一个个汉字、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组合起来的。知识是死的,只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已。当它们被充分地利用起来,摆放到合适的位置,才会体现出实际价值。学习语言,不能局限于把内容记忆下来、背诵下来。记忆和背诵是必要的,但它们只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最终目的。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它们的规律,灵活地运用。

生字怎么用?要尽可能多地组词。现行教材中,生字分为两大类:三会(会读、会认、会写)、两会(会读、会认)。就目前小学落实的情况来说,“会读”落实得最好,“会认”一般,“会写”最差。怎样才算“会认”,应该是辨清字形,了解字意。其中,扩词是理解字意的最常用、最简便的方式。比如,学习“肺”字,让学生明白它是一种生活器官,还远远不够。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狼心狗肺”“肺腑之言”“感人肺腑”的常用成语的意思,并积累下来。再比如,学生学习“窃”字时,只知道“盗窃”的意思,而不理解“窃窃私语”,说明我们没有把生字教学没有落实到位。

词语怎么用?尽可能多地造句。汉语的丰富性,决定了一个词语,有时候会有多种意思,在具体的情境下,意义内涵、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等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理解词语、往往要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才比较准确、客观。比如用“流利”一词造句,教师可以提供语境,让学生造句:①形容读书很熟练;②钢笔下水比较均匀,便于书写;③回答问题反应速度比较快,思维连贯。通过具体语言环境,就把词语“活”化了。把词语“放养”在具体的句子中,理解才算到位,印象才会深刻。

句子怎么用?尽可能多地感悟、仿写。文本只是个例子,要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进行模仿,最后进行创造。从用途来考上看,有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排比等;从表达方法看,有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让学生了解特点,感悟表达的妙处,还要结合典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仿写。有时候,要进行拆分、组合,要让学生感受到,句子是怎样一句一句连缀起来,变成段落的?

篇章怎么用?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弄明白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的。目前,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思路混乱,条理不清的问题,与教学中重“整体感悟”,轻“结构分析”有直接关系。教学中,要适当加大概括主要内容,分段分层次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有条理、有层次地表达。

三、策划综合性的语言训练活动

语文教学,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成教学的组织者,活动的策划者。运用语言文字,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不可能独立地生硬地割裂开来。课堂上,应尽量多地设计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换句话说,课堂上要避免重复低效的机械劳动,不要让学生成为纯粹的“文字搬运工”,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例如,教学说明文——《新型玻璃》,了解各种不同的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知道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习这些内容,只有理解,而没有创生。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本课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用“自我介绍”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玻璃,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想象中的。学生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必须依托课文,熟悉内容,吸收内化文本语言,注意人称、语气、用词,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来介绍。

文本和生活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中,教师要将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巧妙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容易接受,乐于接受。让学习的内容学习情境化、生活化,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不断变换角色,与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对话。如学习《翠鸟》一课,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学习,学生了解到的翠鸟的特点,是一个个没有生命力的“知识点”,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如果换一种形式,让学生扮演翠鸟,教师扮演某个特定角色,来个现场采访,效果一定非常好。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学生需要整合文本语言,寻找自己的独特表达范式,作出及时反应和理答。

现行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训练。这些活动具有整合性,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将教材中的内容,做相应的调整。例如,有的孩子不愿主动与人打招呼,不是因为没胆子,缺乏勇气,而是缺乏生活经验,语言贫乏,不知道说什么才觉得妥当。教师就可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下,与不同人自然、贴切地交流。这样做,学生才算真正学会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四、努力解决语言实践中的问题

学生是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既然是学习,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口语表达时,在特定的语境下,主语缺失,语序颠倒,并不影响受众的理解。可是,一旦落实到书面表达上,就会漏洞百出。作为教师,我们要下功夫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练就“诊断”的本领,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强化训练。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必须得弄明白患者的病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关注学生语言,力求让他们讲规范的话,讲完整的话。随着年级升高,在规范、完整的基础上,适时点化、提升,达到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教师要通过行之有效训练,让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步得到提升,语言含金量逐步实现增值。只有教师增强关注语言的意识,才能培养起孩子锤炼语言的习惯。

习作教学中,除了作前指导时规范学生语言外,教师要下工夫研究学生的习作,研究学生的语言现象,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训练系统,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修正。例如,管建刚老师所倡导的做后讲评课,主要是针对语言本身,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具一系列班本化的“处方”,让学生得到切切实实的收益。

语言学习也需要传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和历程,教师应该进一步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适价值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总之,语言文字的“运用”,立足于“用”,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综合性的语言训练活动,让学生充分地用,灵活地用,在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综合”中学会运用,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3: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