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南极小客人》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2: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书P2——P4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数应是多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豆、花生、小棒、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导入新课

1.加深理解20的多少。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极有什么动物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来看一看,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主题图)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2.整体感知100是多少。

3.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到底有多少企鹅呢?最准确的验证方法还是得一只一只地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法和组成。

二、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教学例1:数数量是100的物体

1.数100颗豆(或100块糖果、100根小棒等)。

让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共同数出100颗花生等作为礼物送给“手拉手”学校的小朋友们。

2.汇报数100颗小棒的数法。

教师先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正确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3.通过课件展示小精灵数100根小棒的方法,之后学生对这种数法予以评价。

4.数100粒豆。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按小精灵的数法数出100粒豆。

5.引导学生概括: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通过小精灵提出问题: 个一是十,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观察数好的10捆小棒,同桌相互交流,概括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学生说完后,教师板书,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直观感知计数单位“一”“十”“百”。

三、合作交流,总结规律

教学例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1.摆出三十五根小棒。

小组合作摆出三十五根小棒,边摆边思考,怎样摆才能一下子看出是三十五根?并说说是怎么摆的。

2.学生边摆小棒边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当数到三十九时,注意让学生理解三十九的下一个数是四十。

3.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接着从四十二根数到五十一根,教师巡视指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22:44:00 | 只看该作者
4.让学生脱离小棒,采用师生对口令的方式从八十八数到—百。

5.学生同桌对口令,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之后全班接着数到七十二。

6.拍“7”游戏。

全班学生轮流站起来报数,报到含有7数的学生只能拍一下手,否则属违规。

7.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loo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例3;两位数的组成

l.(出示课件:35根小棒)然后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那三十五有____个十,____个一。

2.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3.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十三有____个十,____个一,指名学生汇报并用计算机验证。

4.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5.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之后请学生汇报答案。

四、练习巩固,复习新知

2.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数数。用小精灵聪聪的话提问:“怎样数比较快?”然后点名让学生说自己数得快的方法。

3.引导学生将数出的准确数100与自己估测的数对比。检验自己估的对不对,估对的同学表扬自己。

五、谈收获

组织学生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作业

让学生课后数数主题图中企鹅的只数,每数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检验自己刚开始时估的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5: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