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抽象思维的形象引领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4 11: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的需要
    纵观诺贝尔奖世纪百年之辉煌历史长卷,五百多名杰出的科学家中,那熟悉而又令人骄傲的黄皮肤、黑眼睛真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且还无一例外地穿着美籍华裔的外衣,给人一种也许是错觉的事实:莫非中国人非要加入美国国籍才能拿到诺贝尔奖?从为数不多的几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中西教育融合的产物,且富于创新精神。于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创新时代向我们呼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的“教育可以培养创造性,也可以扼杀创造性。”警醒我们:改革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抽象思维的形象引领”其目的便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育要
二十世改革的需纪末“素质教育”的提出,二十一世纪初“新课程”的实施,是千年之交中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素质教育”也好,“新课程”也罢,都是为了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和“接受式”学习方式,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新知,发展能力,掌握方法,培养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抽象思维的形象引领”正是教育改革的先驱力量和必然产物。
(三)课堂教学的需要
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育的诗篇》一书中说到的“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让他们的学生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的感受,是‘仿佛看见’了。”深刻地阐明了“形象”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

二、        课题的理性思考
(一)课题的界定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以事物在头脑中存贮的表象为支柱的思维。”由此可见,“形象思维”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思维,“抽象思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上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思维形式的逐步转化,就显得尤其重要。“抽象思维的形象引领”旨在为学生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形象引领”的作用下神采飞扬、纵横驰骋。
(二)课题的理论假设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抽象思维”的“形象引领”方法,现将之运用于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求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创新。
1、迁移法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用形象具体的事物来剖析事理,再将学法迁移至抽象事物的理解当中,实现了学法指导,提高了学习效率。(如:附录教学设计1,将对同一苹果的不同评价法迁移至对文本的不同感悟当中。)
2、写实法
将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一些抽象现象具体化的事物引进课堂,对抽象的现象进行写实性的再见证,加深对抽象现象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如:附录教学设计2,用时钟见证时间流逝,用水分蒸发来说明事物的微妙变化。)
3、比拟法
用显性的量性事物来比拟隐性的量性事物,形象直观地将隐性量性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加以显性量化,大小、多少、长短、快慢一目了然。(如:附录教学设计3,将速度的快慢形象化成线条的长度。)
4、体验法
一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只有引领学生去亲身体验,才能在学生的心中形成感觉形象——即知觉。(如:附录教学设计4,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或喜或悲。)
5、情境法
“马克思关于环境与活动的统一促进人全面发展。”是情境教学的哲学原理,特定环境中的人,特定活动中的人,会产生特有的激情和灵感,从而使抽象思维有如“春风皱面”。(如:附录教学案例5,教师引领学生在大雪纷飞中,在点点桃红间,诗兴大发,共同演绎着浪漫的作诗情结。)
   (三)课题的理论支撑
1、教育直观性原则
依据学生的认识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这一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教育学界定的“直观性原则”为“在教学中要通过实物、模型、图表、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基础。”教学实践证明,贯彻直观性原则,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巩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使抽象的的概念和复杂的事物变得容易理解。
2、现代心理学借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儿童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发展阶段。这就是说,具体形象的东西他们容易接受,也感兴趣,但又不能只停留在这个水平和阶段上,否则又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引导他们从具体、形象的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形式逐步转化,从而挖掘并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建构主义认识论
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人的心灵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
4、思维科学
儿童思想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知觉的过程。其反映的内容演变一般是从反映事物的外在关联与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关联与本质的发展。即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化,这种从具象发展到抽象的能力,是人类伟大的认知能力,因为人类成人后的创造,甚至发明,都要靠这种抽象能力的作用。
三、        研究目标
本课题牢牢把握“高效、发展、创新”三个维度,建立立体型、多元化的形象教育引领,将其目标确定为:
1、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而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形象性是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当教师将本来抽象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他们的身心将受到强烈的振撼,热血也随之沸腾,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相应地高涨,势必产生事半功倍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效应。
2、引领学生寻求科学思想方法,培养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融会贯通的能力。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两个相反又相互关联的概念。“抽象思维”来源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又反作用于“抽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游离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让学生的思想经过“由具体到抽象”和“由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运动和训练,锻炼学法迁移,培养思维能力,达到全面发展之目的。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打造创新型人才。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像的活动。”由此可见,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力。语文教学中想像能力的训练方式有:再造法、扩充法、接续法、取模法、畅想法等等,不管何种训练方式,它都是一个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再提高到再造想像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最终目标都在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从而生成创造性思维。
四、        研究内容
(一)阅读教学
纵观建国以来颁发的七部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由重视“讲”慢慢地过渡到了重视“读”;由灌输和机械训练逐步过渡到了阅读、理解和感悟。教学思想的不断更新,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课本剧的展演,使原本刻板生硬的阅读教学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但仔细思量一下,不难发现,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语言文字声像化;热闹的课本剧将故事的情节初始化,文本被淡化了,文字形象返回到了情境形象。而对于抽象的事物,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从“形象”快乐出发,历经“抽象”中转站,抵达“想象”的快乐王国。让他们从形象的角度去理解抽象的事物,再在抽象的思维训练中创造生成新的形象——想象,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语)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由此便可见一斑了。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写真话、诉真情,对于中低年级习作在形式上不作要求,只要能够自由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就可以了,但绝非放任,到高年级还是要将他们的写作稍作规范,于是就不免涉及到教他们一些写作常识,如:立意、选材、列题纲等问题。但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很陌生很抽象的。于是我在教学中把写一篇作文形象化成建一座楼房,“立意——选材——列题纲——作文——修改”这一写作的基本过程就好比是“设计——购置材料——搭框架——建房——装修”。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各个环节的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内在联系了。同时,在教会学生如何分辨抄袭和仿写这一问题上就很简单了,抄袭是把别人的材料拿来做自己的房子,属偷窃行为,是行不通的;而仿写则是看到别人做的房子很美,去参观学习,然后自己购置材料,依据要求,取长补短模仿着做,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三)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
俗语有“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而很多学生在解释词语时却往往是“可言传不可意会”。究其原因,就是对词语解释的机械记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想出一些办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概念。如“内容”和“形式”是两个难以理解而又难以解释的概念,因此,我在解释这两个词语时,用“面条”和“馒头”两种食物来对它们作出形象化的比拟:“面条”和“馒头”都是用“面粉”做的,但结构和形状不一样,“面粉”是“面条”和“馒头”的相同内容,而“长条形”和“块形”则是它们不同的表现形式。然后再将实物比拟演变到具体概念的理解当中,例如:我们爱看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以长篇小说《西游记》为剧本来拍摄的,两者内容相同,但表现形式不一样,电视连续剧是通过声像的形式来表现的,而小说则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表现的。这样一来,学生虽“不可言传”,但却已经“可意会”了。
五、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适用于小学阶段各个层次的学生,具有理论假说的性质,可融会贯通至各门学科中。但因经验不足,且尚处于研究初期,故暂将研究内容设置为             五(1)班语文教学。
(二)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来源于教学实践,研究过程要在教学实践中完成,其成果又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故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2、文献资料研究法
为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好研究方法,并用于指导研究实践,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整理有用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3、        调查研究法
为考察和控制研究进程,有必要随时或定时对研究效果进行调查,以了解研究对象在研究状态下的发展状况,便于及时改进实验方法,调整实验方案。
六、        研究过程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2016年8月——2016年9月  搜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二)2016年月10月——2017年6月为正式研究阶段。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适时调查,记录典型案例,完成论文。并对研究过程进行监控和及时检测、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方案,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2017年7月——2017年9月  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整理好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七、研究成果的表达
本研究成果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表达:
(一)撰写总结报告。
(二)展示研究成果:
1、研究论文;
2、形象化教学设计、案例集;
3、调查报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2: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