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优秀选集低年级高年级通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论文优秀选集低年级高年级通用


时下,语文课堂不实的表现,一是太注重课堂的包装,造成虚假的美丽。PPT、音像、音乐……课堂五光十色。华丽的包装,犹如温馨的枷锁,它咽干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败坏了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阻碍了教师独立钻研文本,使学生目迷五色,使语文失去魅力。二是太注重方法技巧,造成虚假繁荣。讨论、表演、答辩、实验……方法技巧并非不重要,但它应建立在深厚的“内功”基础之上的。武功深厚者随意出招,都使人难以招架,它靠的是“内功”而非各种“招数”。方法技巧永远是次要的。太注重方法技巧,犹如不在玉石的实体上雕琢,而在玉石的影子里舞刀一样,阅读只能滑行于表面。
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的包装上,放在方法技巧上,就会忽视对文本的细读。教师与文本若即若离,虽走上讲台,但未走进文本。文本资源利用不充分,动辄拓展,盲目迁移。虽有解读,但开挖不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没有自己的解读体会,只会捧着教参照本宣科。学生的回答,自然缺乏微观基础上的智慧之语,只会说些套话、大话、胡话。
新课标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只有细读,才能走进文本,品味感受语言,才能摆脱浮躁的包装课、技术课,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使课堂充满语言的芳香。
文本细读,本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来的,它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目的锁在阅读教学上,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阅读的主体是学生,细读指向言语。它要求教师“在场”,即教师细读先行,以教师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教师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主动的富有创意的构建文本意义。
潘新和先生说过:“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和水准的潜规则。”作家余华也说过:“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自己的感受,那基本等于没读。”细读,既要读懂文本,读懂他人的观点,更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只有“眼睛”在场的细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细读,并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的逐字逐句的细读,相反,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教师要先行细读文本,抓住文本的关键处,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关键点进行品味感悟、体验,这样就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世界。
善于发现文本的矛盾处,是细读的常用方法。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  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语言的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本风景的绝美之境。《再别康桥》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是无形的,无重量的,怎么可以沉淀?显然矛盾,引导学生探究后发现,“沉淀”是过去的、记忆深处的,不是未来的、表面的,“梦”是美好的,充满诗意的。上《最后一课》,发现文章既写小弗朗士的细心、专心,但又写了大量似乎“分心”的内容,这不矛盾吗?如何理解“分心”的内容?如何看待“分心”与“专心”的矛盾?通过细读,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描写“分心”的内容,真实合理。最后一课了,他上课时心情悲痛、懊悔,看到字帖,想到国旗,听到鸽子叫,讽刺布鲁士士兵,看到先生坐在椅子里想象先生四十年的情感,听到后排座位上读书声的古怪,想笑又难过……这些内容符合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的特点,符合课堂的真实情况,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表现了小弗朗士的觉悟,表现了他对老师的理解和他的爱国热情。在“分心”与“专心”是否矛盾这一点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分心”的内容,不影响他的“专心”。专心,并不是什么事都不想、不看、不听才叫专心,并不是整个半天只想一件事才叫专心,专心有个时间段。他练字时是专心的,注意力是集中的,只是在其间隙,“每次抬起头来”才看到、想到,这学习间隙的“分心”,显然不能说他上课分心了。对这一点,做学生的都有体会。同样,如听到赫叟老头的古怪之声,想笑又难过,也非分心。我们不能说,他什么也没听到才叫专心呀……
善于比较,是文本细读的便捷之道。有比较才有鉴别,语言运用得好坏,可以在比较中得到最直观地展现。“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乌伸斯基)。教柳永的《雨霖铃》,将课本与未定稿进行比较细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定稿前为“执手相看泪眼,有千言叮咛”。在比较中,学生领悟到:千叮咛万嘱咐,是妈妈嘱咐离家远行的儿子,表现的是母子情深,“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才是恋人的离别情景,情到深处,大爱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又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原文是“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选入课文,则将“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一句删去了。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课文删去是否恰当。学生认为不应删去,“浮名”与前文的“美誉”照应,“精修细研”又与下文“埋头工作”相呼应。加入这一句,上下文更顺畅,自然也增加了语言的典雅之美。又如《边城》,课文中“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坏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完成任务了”。有的版本则是这样的:“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坏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可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版本语言的优劣。
无疑处生疑,是文本细读的最高境界。《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为何不说成“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回乡偶书》中,明明是回家,为何要说“回乡”?又如,《再别康桥》中,康桥即剑桥,改成剑桥好不好?引导学生从读音上、给人的想象上进行比较。学生领会:读音上“康桥”两字平和温顺,“剑桥”则尖利起伏;想象上,剑桥给人尖硬锋利刚硬之感。全文的基调则是柔、软、轻、悄的,“康桥”一词与柔软的基调一致。又如把“金柳”比作“新娘”是一个远距而异质的美喻,为何要比作“新娘”?通过细读,学生明白,“新娘”柔美婀娜是美的,披着夕阳这一金色婚纱的新娘则更美,朦胧的水中“艳影”更是美乎其美,美得让我心头荡漾。“新娘”一词,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柳树之美,康桥之美,作者对康桥的由衷喜爱之情。再别康桥犹如再别新娘,作者的内心依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边城》中“空气中,……,还有各种甲虫类的气味”这句描写,前无古人,真实吗?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纷纷发言:“翠翠家住在两山旁,山上多竹篁、草木,山旁有溪水,这环境是真实的”;“下文‘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一句则是直接证明了空气中有甲虫了气味的真实性”;“文中一处细节描写:‘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这一句,也是直接的证明,而且“一匹”这一量词,给人的感觉,萤火虫又大又肥,这是山水滋养的结果”;“文中还写了动物,如山头黄麂,写了鸟类,如雀子、杜鹃,草莺,这是与甲虫类和谐共生的一个真实环境,整个环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充满野趣的美丽图景”;“我明白,文中人物的美好人性,也有赖于这一和谐、自然真实的环境,这一环境培育了美好人性” ……
经典,在细读中诞生,精彩,在细读中诞生。
进入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两边风景就美,旁有一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这句话,可以作为生活的一种态度,要细细品味生活。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惟其如此,才有课堂的实效,才能使课堂充满语文的芳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4月27—29日,有幸参加了在城阳区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语文学习策略”研讨会。会上观摩了10位名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收获很大,受益匪浅。特别是观摩了江苏省张俊老师讲授的明代著名诗词女作家李清照的《如梦令》后,更是感受颇深,现想结合张俊老师的授课浅谈几点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我们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用“常记”回忆,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才女“沉醉”到了“不知归路”的地步,内心的欢愉却跃然纸上,酒不醉人人自醉,词人留连忘返。兴尽方才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与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移动着的风景和词人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词中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古诗词,是要品的。李清照的词像清香的茶,醇浓的酒,更要细品慢尝,才能悟出其味道。囫囵吞枣,浅尝即止,无疑是读词的浅薄。教学只停留在字词表层意思的讲解,也就显得仓白、肤浅。在这首词的教学中,张俊老师注重理清主线,突出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品味词眼,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了词的意境、情感。



古诗词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词析句、诵读悟情,读出情韵。



古诗词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读应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主旋律。怎样读,才能激活语言文字背后的隐性内涵,才能读出情,读出味。张俊老师教《如梦令》时,始终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深入学习阶段,还得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揣摩重点词句,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诵读。学完全词后,引领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再次感悟诗情。总之,整首词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声情并茂。



教学中,张俊老师紧扣“沉醉”,启发想像:“沉醉”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沉醉”?除了喝酒,还有什么令她“沉醉”? “沉醉”后带来什么后果?齐读体会“沉醉”。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此时,张俊老师运以读代讲的魅力,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这词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吟诵诗词中,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美熏陶感染。



二、读词想画,启发想象,理解词意。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叶圣陶也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因此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词中画面,让学生“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从而理解词意,感悟词情,已成为诗词教学一个重要规律。



张俊老师执教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时,让学生读词,想象画面。让学生分别选择“误入”和“争渡”两个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文字描绘出其中的画面。在交流中,由于教师引导的妙趣横生,学生加深了对词的感悟,深入的理解了文本。



所以说,对古诗词教学,教师还是应引导学生把深厚、凝重的词意,通过想象成为生动、丰富的画面,化言为画、化虚为实。像这样紧扣词中语言,应用“读词想画,从画面中理解词意”的教法,打破逐字逐句的理解词意的传统方法,让学生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理解语言,学生对画面的生动描述,教师深情的配乐范读更把学生带进画面,入情入境。学生在美妙的想象中理解,在愉悦的交流中感受,词情画意在心中荡漾。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我们不能就古诗词教古诗词,教师要勇于把古诗词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古诗词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词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所以,在学完一首古诗词后,我们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有的可以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对比;有的可以是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对比;有的可以是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对比。对于本首词,建议老师选择同一词人(李清照)、同一词牌(如梦令)的组合,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对词人、词牌加深了解。



古诗词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对于天真的孩子来说,很难感悟。在古诗词学习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通过多种手段、媒体,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在想象中理解、在体验中感悟,让学生从读古诗词、赏古诗词中,经历一种生命的快乐,使之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扣动心弦,引起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得到情感的陶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