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朵杏花》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07: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朵杏花》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师生“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一定要“精确”。这一课是给小朋友的,也是给俺们老师的。俺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精确了吗?问这个问题其实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题外话,但个人认为,也是俺们老师应该问自身的话。因为俺们老师自身的精确,更能够影响小朋友。 关于竺可桢精确观察的故事是很多的,这篇文章只是其中的一篇,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教学中俺发现,在引导同学与文中人物对话时,俺们的重心都落在了竺爷爷的身上,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竺爷爷的,的确是让同学与名人对话,从而在母语学习中习得素养。但俺认为这样教不全面,因为这里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杏树主人家的那个没名没姓的小朋友。俺觉得这个小朋友对小朋友的启发意义更大,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年龄与四年级的小朋友差不多(从课文中的图可以看出),因为这个小朋友能够记住竺爷爷的话,并且在一年后准确为竺爷爷提供了信息。现在的好多小朋友忘的太快,缺少着这种长时间。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俺们老师为同学提供的问题,往往也缺少着这种长时间。因此利用与这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同学把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下来,记下来,以后时机幼稚在去解答,也是一项重要的素养。假如俺们研究苏教版五下的《二泉映月》同样会发现到这一点。阿炳的师傅第一次带他到二泉时问他听到了什么,阿炳说没有听到,师傅说以后你会听到的。假如当时阿炳的师傅告诉了阿炳答案,《二泉映月》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当然这两篇有着实质不同,因为竺爷爷并没有精确的杏树开第一朵花的时间,这个时间应该说是这个小小朋友记住问题后的告诉。而《二泉映月》中阿炳的师傅还是能够听到其他的,他怕阿炳不明白,所以没有告诉,要是鼓励他体验。因此,读这篇课文,进行公开课教案,俺就从两个对话层面进行,这样同学就有了两个收获,既收获竺爷爷的研究品质,也有个一个典范。 另外,读《第一朵杏花》大家都清楚,这篇课文的题目起的非常好,没有直接用“竺可桢爷爷”等其他题目,因为这个题目自身就内涵着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两个人两年的劳动果实。所以,抓住两个来教,那是俺们应该走的一条路,是一条更全面的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09: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