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1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春风”惹人醉──品味朱自清的《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自清散文《春》中不明写“春风”却到处在点染“春风”。这大概也正是读者对《春》文特别青睐钟爱的原因。因为在春天人们除了对阳光、雨露等感同身受外,那骀荡在人间天上的暖风让人无比舒坦,无比难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春风扫却余寒而带来了醉人的满眼春色,因此春风对于春回大地功劳特大。解读文本,我们能从文中找出8处写春风的句子。下面略作玩味。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中的“东风”其实就是指“春风”。因为“东”是太阳升起的方位,太阳一出来就给人带来了温暖,所以作者称“春风”为“东风”。那么还有没有其它表明非改称“春风”为“东风”不可的原因呢?我们看到,标题是《春》,文中内容是写春景,为避免处处见“春”,文中写“风”故意不带“春”。因此我们认为,在作者是有意为之,属于匠心独运。无独有偶,下文“风轻悄悄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风、杨柳风”都没带上“春”,然而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在写“春风”。联系起来看,作者高明处在于写出了春风形象上声、色、影的变化。另外,“春风”仅从季节上定性,本文所写内容却是春季开头的情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东风”从方位的一个方面来定性此风所吹到地域的广阔,更能体现风力化及万物繁多的功勋。也即用“东风”来指“春风”不是误用,而实在体现出了风力的温暖、广阔、怡人。堪称高明!

还有,“风轻悄悄的”,“吹面不寒杨柳风”,“跟轻风流水应和着”,“风里带来些……还有各种花的香”等等直接在写“风”,体现出了风“轻、软、清、柔”的特点,属于直接描写。“春风”作为春景之一自然该直接描写,本文中作者还以反衬手法来大写特写“春风”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不明写风却写风吹花动闪闪烁烁;“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不明写风却是写横风吹散了“雨霁岚气”成为笼罩在村庄上空的薄薄雾霭,否则在无风情况下雾霭只能直升于空中以至无迹;“天上风筝渐渐多了”不明写风却写孩子成群来放风筝,若无风风筝就不能上天,这也表明春风阵阵;“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不明写风却写花枝颤摇招动,固然不排除走动的因素,但多少也体现了一些微风吹拂的因素。

不仅于此,“春风的醉人”还体现在从多方位、多角度、多立面给人以无比美妙的感受上。“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表明春风它有脚啊它会走,会走便会发出声响;“风轻悄悄的”,说明它关心人世万物,它生怕惊醒还在睡眠的事物,尽量降低声响,表现了母性的温情;鸟声“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写鸟语欢声等,表现了自然音乐美。这些从听觉层面给人以温馨、亲切的感受。“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写草丛里各色艳花在微风吹拂下反射着亮眼美景的情形;“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雾霭薄似轻纱般美观;“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写小孩子因春风而活泼身影的放飞。这些是从视觉角度给人以美观、喜悦的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春风吹人脸面让人脸面的每一个毛孔都痒酥酥的。这是从触觉侧面给人以舒坦、温情的感受。“风里带来些……还有各种花的香”写一波波风送来一袭袭清新的花香,让人鼻子很受用。这是从嗅觉侧面给人以适意、适情的感受。总起来说,春意惹人醉,醉在作者凭借春风全方位呈现美景于我们身旁,让人身临其境。

《春》中“春”固然醉人,其中“春风”更为醉人。

编辑短评:如此用心品味,正是语文教师所需要的,也是不少课堂所缺乏的。它体现了语文教师的语文基本功。(温立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2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5-8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是“春风”惹人醉──品味朱自清的《春》

用心品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5-8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是“春风”惹人醉──品味朱自清的《春》

教师的基本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8-5-8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是“春风”惹人醉──品味朱自清的《春》

有基本功才能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5: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