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题 法不可违
1、法律的内涵?(法律的规范作用?) 答: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哪几种? |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 | | | | | | | | | | 行政法律规范(如《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 行政制裁: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警告 罚款 拘留) | 扰乱社会治安(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 | | | | | |
4、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1)不同点: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较轻;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最严重。 ②违反的法律不同: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规范;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事法律规范。 ③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的是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刑罚处罚。 (2)相同点:①都是违法行为;②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5、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还有:闯红灯、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偷马路上的井盖等)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我们的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 6、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7、如何做到遵章守法?(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