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既要摆脱“全盘授与”的“满堂灌”,又要摒弃“放任自流”的“满堂转”。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文本、手段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点拨”机制的运行是探索课堂优化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点拨 探究
如果有人问及教师在课堂上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几乎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流利地回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该怎样处理好学生、教师、文本、手段这几个要素间的协调关系,优化教学过程,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平时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发现有些青年教师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很多哲学性、思辨性内容把握不准。#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教例1——不加点拨
这是一位青年教师上《小珊迪》一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自由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
的?
第二,班内交流。(教师未作任何评价和引导)
第三,带着不懂的问题再次读课文,尝试小组内解决。
第四,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理解均给予肯定。
第五,写下你想对小珊迪说的话。
整堂课,教师似乎轻松自如地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凸显,可纵观学生的学习表现,却难以乐观。教学过程的第五个环节,要学生写下想对小珊迪说的话,预想中该有多少的情需要迸发,多少的理需要渲泄。可出现在孩子们笔下的还是那几个干巴巴的标签式的词语“寒冷”、“饥饿”、“可怜”、“苦命”、“诚实”、“善良”。这是孩子们在第一环节自由读课文后就已经迅速搜集到的信息。学生的思维认识原地踏步,语言理解浮于表面,情感感受缺乏深度。无疑,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新课堂要不要老师的导引?教学实践表明: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像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思想、方法的引导,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缜密的思维和亮丽的思想以及优美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学生的心灵世界就缺少了一缕明媚的春光。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就要起导航、引领的作用,保证有效,而非“放任自流”。
教例2——不善点拨
一位教师上《忆铁人》,品读“铁人急步推开保育室的门,提高嗓音问‘阿姨呢?’”。
师:谁来念好这句?(A女生站起来读,声音很轻。)
师:你坐,谁再来读?(B男生站起来读声音宏亮,“急步”,
“提高”重音到位。)
师:好,谁能超过他?(C女生站起来读,把“急步”念成了“急忙”,自己更正后,感情明显不及上一位。)
师:还有谁想读?(D男生扯着嗓子,涨红着脸,大声地读着,活像京剧的包公。教室里一片笑声。)
师:有那么好笑吗?我们一起读!(人群中有人已拿起书正襟
危坐,有人还在挤眉弄眼,吃吃地笑。)
此教例的突出反映就是教者不善点拨,错失良机。课上,诸如“谁再来读?谁能超过他?”这样的放之四海皆可用的调控点拨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以至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当B男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后,教师该干什么?是简单地叫好,当吹鼓手?不够,应该拨云见雾,乘机追问:“你强调了‘急步’、‘提高’,你为什么这样读?”把情感品悟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更深刻的理解,追求更鲜活的感受。让全班同学豁然开朗,这是铁人急钻工所急,想钻工所想的集中体现,点亮全班同学心中的明灯。重音要强调,但并不一定声音越大越好,朗读,不仅仅讲究方法,更需要体验。再让学生试着练练,得法于胸,用心诵读。
有人说:“雄鹰的翅膀是飞出来的。潜能是通过磨炼激发出来的。”是的,教育工作者应是学生头脑里火种的点燃者。做学生的点火者,就是激活学生的潜能。《语文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反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老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应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为学生探索和交流创造条件。其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教师应进行筛选点化,披沙见金,当点则点,该拨就拨。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阅读教学,重在探究,贵在点拨。
所谓“点拨”,乃点要拨疑之谓也。“点”明要害,抓住重点;“拨”正谬误,排除疑难。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了然于心课文的要旨;教师在迷糊处一拨,学生便有可能自解其难。从众多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中,不难发现,“点拨”艺术是门深不可测的学问。“点拨”机制的运行是探究课堂优化的的最佳途径。
一、捕捉“闪光点”,适时点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式教学的时机把握原则。点拨同样也要讲求时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意外的“奇想”,尽管有时与课文的学习扯远了,但那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的灵感,教师须点得适时。一位教师在教学了《狐狸和乌鸦》的最后一自然段后,出示“乌鸦落寞地站在枝头”的插图。师先让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时乌鸦的神态,然后选定思维训练点,让学生说:“看着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乌鸦心中会想些什么?”生A:“乌鸦伤心极了,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了狐狸的当。”生B:“乌鸦可后悔了,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会儿就有肉吃了!”……众多学生想到的是乌鸦伤心后悔,自责极了。但有一生却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了,从没听谁夸过我,今天总算让我听到了。不就丢一块肉吗?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这时,教室里一阵哄笑。师却敏锐地领悟到这位学生是站在与众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随即笑着问:“那么这只乌鸦要是再找到肉,还会让狐狸给骗去吗?”生:“不会了。这下子它有经验了,不会再上当的。”师及时表扬了这位学生,并道出了人生观:“人都可能会犯错误,关键是如何去对待。如果过于自责也是没用的,应努力改正错误。”尽管这位学生思维活动中展示的与寓意不够吻合,但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也反映出孩子面对挫折的乐观心态。教师善于捕捉闪光点,适时点拨诱导,会扬起学生个体再创造的风帆。
二、巧设“支点”,适量点拨
点拨理当精要,必须适量。点在要点处,由局部的点拨而实现整体的推进。点拨在操作时,师要找准省力的“支点”,以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力。如《小虫和大船》结尾段只有一句话:“小小的蛀虫,竟毁了一艘大船。”这句话紧扣题意,又是全文的总结,有画龙点睛之效。在学生搞清题意中“小虫”和“大船”是怎样联系起来后,教师就把理解课文的思维支点定在结尾段教学,让学生说说读这一段时应该强调哪个词?(生:“毁”)理解“毁”字,再读,还应突出哪些词?(生:“竟”、“小小”、“大”)然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生:“‘小虫毁大船’让人意外”)接着让学生再读结尾句质疑,于是,学生提及“小虫为什么毁了大船?”、“怎么会毁了大船?”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寻根究源,找出文中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叙述文字来回答。这样以文尾之“点”,牵动的却是对整篇课文全“面”的梳理,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蓄势待发的情感闸门。
三、亮出“疑点”,适路点拨
好奇心常常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教者始料不及的问题。但教师若能适时引路,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探究活动。《鸟的天堂》一文的结尾写道:“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由于教者重视,学生大多数理解了下半句的意思,但有一生提出:“‘我’为什么会受‘骗’呢?”这是师忽略的问题,教师如何对此进行适路点拨?师给予此生激励,且亮出疑点,让全班学生再读全文,找出“两次观察”有何异同?学生明白了:第一次只注意到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第二次才发现群鸟嬉戏的景象。老师指着插图上的大榕树:“你的眼睛真的骗了你吗?”生:“还好,两次观察的结果才使‘我’真正认识到‘鸟的天堂’,才没受骗。”师:“在这个‘骗’字上,你们悟到了什么?”学生:“认识大自然必须要全面。”这样,肯定了学生的思维成果,提高了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抓语言训练点,适度点拨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该时时提醒自己,留意学生的语言现象,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适度点拨,就是要
“适”合学生的认识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接受,而且获益非浅。
一教师执教《五彩池》,导入新课时,教师与学生有一段谈话:
师:同学们一定都喜欢旅游,跟大家说说,你去过什么地方?
生:北戴河。
师:能把话说完整吗?
生:我去过北戴河。
师:好极了。
生:我去过上海。
师:你能在“上海”前面加上一个词吗?
生:我去过繁华的城市上海。
师:瞧,添上一个词,就把“上海”的特点说出来了。
生:我去过风景如画的桂林。
师:很好,把“风景如画”换一个词,你还会说吗?
生:我去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师:好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嘛!
生:我去过道教发源地武当山。
师:你连武当山是道教的发源地都知道,真了不起。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也能增长学问呢。今天,我们一起到神奇的五彩池去看一看,好吗?
本案例中,教师在看似不经意地与学生谈话中,引领着学生,巧施妙拨,学生心领神会,驰骋于语言王国中,表达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生动。教师的点拨,不仅有视野的开阔,更有语言质量的提升。
五、挖掘思维点,多角度点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里的“需要”实质上是一种潜在的创造精神。在儿童创造的“精神家园”中,创造思维的活动最敏锐。思维的轨迹是多向的,即对任何问题都善于多方面进行思考;思维又是多元的(即它的多维度),主体思维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对所提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
如教学《比金钱更重要》一文的尾声时,让学生说说此时怎样理解课始提出的问题“
比金钱更重要”?众生齐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师当即引导:“是的,文中直接告诉了我们。同学们还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吗?”A生:“食物、水、氧气比金钱更重要。”师边点头边归因:“你懂得珍惜生命。”B生:“时间比金钱更重要。”师随即点拨:“你惜时如金。”C生:“母爱比金钱更重要。”(这是发自一位父母离异的学生的肺腑之言)D女生的灵感被激活了:“同学间的团结和友谊比金钱更重要。”另一生急不可待“师生情比金钱更重要。”师不住称赞:“你们十分关注友情和亲情,太令人感动。”班长的发言提升了高度:“我认为一个人的知识修养、道德品质才比金钱更重要。”(众生鼓掌)此时,师快速点击:“太棒了!其实,你们学习本文时的这种思想认识太可贵,也比金钱更重要。那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假如人人都像文中的汽车司机那样,对人多一份理解,给人多一份信任,世界不就更美了!”课堂上学生受到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就会在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内引起优势兴奋中心。这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也为再创造提供契机。于是,师马上因势利导:“学到这儿,你觉得文中哪处最让你感动,谈谈你的理解。”生先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组际反馈交流。从“买反光镜的费用”引向金钱的议论;从“一张无人知晓的留条”凝炼出“诚实和信任”的品行;从“文中的‘我’和‘车主’的摩擦”引发“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和谐”的思考,甚至谈及诸如“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才比金钱更重要”的人文情怀的发现……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之巅时,再让学生整合思维成果,拿起笔写下心中最想说的话。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瞄准评价点,赏识点拨
众所周知,赏识会令人产生愿意、欢乐的情绪。欢乐的情绪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赏识点拨绝不是一声“棒”、一句“真能干”那么简单。欣赏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新型玻璃》教学,便可窥见一斑。
现摘录几处课堂老师的评价语:“噢,你叫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陆飞宇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对,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于老师练就了一双慧眼,善于从同学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因势利导,教给学习方法。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亲切、可学,点拨不露痕迹。
最令人难忘的是下面这一教学环节:在学生充分自主读书后,于老师让学生说“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一生回答:“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于老师微微点头,夸道“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啊!——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于老师热情地鼓励:“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该生思考了一会儿,回答:“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听课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于老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了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赏识点拨技巧,唤醒了学生内存的潜力,使学生的智能活动更灵敏更有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