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纲”挈“领” 搭“路”引“练”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17:4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夏天森林的葱葱茏茏。复习词语,学习“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叠词,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具体。抓住词语“封、挡、遮”,体会作者用词语简洁准确。
2.抓关键字“浸”,追根溯源,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森林如仙镜般美伦美奂,指导学生在田字格和方格中分别进行书写。
3.通过文改诗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积累,体会作者如何连句成篇,梳理写作方法——“抓住具体事物写出景物特点”(夏段教学开始反复涵咏这一写法)
4.比较冬天、夏天、春天构段内容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以树突出同一种景物不同特点的写法。另外比较得出春天、冬天景物中对动物描写增添了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景象(动物悠闲)以及作者如何构段。

师生预热,入情入境进课堂
    师:(愉悦)坐正,孩子们今天看到王老师没有“my god”的声音了,(众笑)因为咋们熟悉了,给我打个招呼吧。
   (抽生):王老师好!…
师:真有礼貌!老师看到有的孩子忍不住想向四处看看,这样吧,王老师给你们点时间,把咋们今天上课的地方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大胆地看一看。(生开始放松新鲜地到处张望)
师:(片刻)看得差不多了吧,咋们随便聊一聊,今天上课的地方跟往常有什么不一样啊?(生兴奋踊跃举手)
      生:人很多。
师:是呀,说明咋们人气比较旺。(众笑)
      生:我们在舞台上面上课,比平时的教室还大。
      师:对呀,所以我们可以让声音更自由些,要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听到你们精彩的回答,听不到的话,他们会难过的。(众笑)
       ……
     师:孩子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说了不同之处,能不能再看看今天的课堂和平时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有黑板,有老师
     师:仍然有黑板,有老师的陪伴,同样分享着我们喜欢的----语文课!
     师:看来咱们班的孩子很善于观察也很会总结,这些生活中的好习惯,也一样可以用于我们的语文学习中。(铃声响)好,静息
    (设计意图:好奇和认知新鲜事物是儿童年龄的特征,看似随意的课前交流,却能卸下学生对公开课的“沉重感”,在上课前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最小化”新环境,“最大化”师生间的交融,为后面学生“无穷尽”感受课堂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梳理已知,导入夏景学习
    师:孩子们,昨天和王老师一块儿初读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想考考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小兴安岭那个地方树很多。
师:是啊,文中说小兴安岭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象个(绿色的海洋)(板书:绿色的海洋)。
生:那儿有还有野花,五颜六色很美。
生:我补充,那儿还有小鹿,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师:看来课文中的内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文章写了春夏秋冬的小兴安岭。
师:哦,你还知道了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的。
生:我知道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师:听了孩子们积极的发言呀,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同学很爱学习,还能学友所获,了不起。我们知道小兴安岭最多的就是几百里连成一片的树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我很喜欢的图片,想看吗?(想)
(设计意图:根据三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及结合中段阅读教学的学段目标的要求,课的开始,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整体认知文本,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对文本有整体把握的阅读习惯的意识,顺势与本堂课对接,由图片的自主描述引出夏景学习,在参与、比较中加深体验,印象深刻)

由“表”及“里”,感受句子“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用词,梳理写法。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仔细欣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描述吗,让下边的老师也想看。
生:树木长得翠绿翠绿的。
生:树木长得很茂盛。
师:孩子们观察细致,抓住了树木的特点在表达。文中也描写了此时的树木,想不想读一读。(想)咋们来看看。
(多媒体出示夏天部分描写树木的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师:谁想来读一读?(举手积极)都跃跃欲试,就请你吧。咦,别忙,老师先给你提个醒,这可是个长句子,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开始吧。
生读。
师:(师走到生身边)读得很流利而且还很勇敢,把掌声送给他(掌声响起)。听完之后,请你们告诉我,文中写的句子和我们刚刚说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呢?
生:作者很会用词,用了些好词语。
师:都用了什么词让你觉得好。
生:葱葱茏茏。
(课件涂红:葱葱茏茏)
师:这样的词语还有没有?
生: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课件涂红: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师:我把这三个词放在一块儿(出示词语),孩子们瞧瞧,它们有什么特点?发现了吗?
生:它们都是AABB的词。
师:它们都是AABB的(叠词)。(出示“叠词”)咋们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些叠词组合在一起,读起来还有音乐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咋们再把这些叠词放入文中读,看看夏天的小兴安岭给你怎样的感觉?谁来读
抽生读
师:你们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兴安岭呀!
生:树木长得很茂密。
生:树木长得很翠绿。
师:是啊,作者用几个叠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的特点。(强调生动形象 板书:生动形象)
(课件还原整句,涂红处还原)
师:语言呀多姿多彩,在这个句子里,除了叠词,还有哪些字也能体现出树木葱茏的特点?
生:封   挡   遮
(课件涂红:封   挡  遮)
师:我听出来了你说的这些字都是动词。(引读)这一档挡住的是----人们的视线,一遮遮住的是-----蓝蓝的天空,这一封封住的是----整个森林。既然都是动词,咋们来做个语言小实验,研究研究。
(出示句子: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遮得得严严实实的。)(课件涂红:遮)
师:文中说“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能不能换一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遮得得严严实实的”或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挡得得严严实实的”,咋们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得出结论,说出理由。
生:能换。
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因为他们都是动词,封  遮  挡都是把什么盖住,意思差不多。
(话音刚落,众生举手)
师:咦,好多孩子举起了小手,是赞同呢?还是有话想说表达自己的意见。
    生:不赞同
师:好,你来说。
生:不能换。它们几个虽然都是动词,但是意思不一样,因为封表示把什么东西盖住一点缝隙都没有,“遮”和“挡”感觉不严实。
师:(投去赞许的目光)唷!真聪明,你把汉字的意思理解得很准确,理由很充分,有说服力。“封”我们平时可以说把蜜罐封住,不留一点缝隙,有了缝隙小老鼠就要偷吃了;还可以说把窗户给封住了,不留一点缝隙;还有信封封住了。在这儿作者说枝叶把整个森林封住了,不留一点缝隙。作者就用一个“封”字把枝叶密密层层的样子简洁准确地展现出来。(强调“简洁准确” 板书:简洁准确)你能读读吗?
(抽生读,但读得平铺直叙)
师:读到美丽之处,请你放慢脚步,细细欣赏。你可以这么读。(师范读)能不能学着样子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次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用词写出夏天小兴安岭枝叶茂盛的特点。我们可以学习这样抓住具体景物写出特点的方法。(梳理写法 板书:抓住具体景物写出特点)
(设计理念:中段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文章写了什么,很少注重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是中段阅读教学关注点由“表”及“里”的转变,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及年段认知水平,适度适量的教与、积累,便是初涉习作的一块块“搭路石”。这个板块中在老师的扶助下,通过学生自主感悟重点词句,顺“藤”摸“瓜”,教师梳理文本背后的语言运用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语文虽无“定律”,但有“法”可寻)

由“此”及“彼”,学习“浸”字。
师:作者的动词在这一句中用得简洁准确,你能找到后面的句子还有这样的词吗?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勾画出来。(默读要求:不出声 不指读)
生:“照射” “升”“盛开”
生:我觉得“浸”字用得好。
(课件出示整句: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字涂红)
师:“浸”是本课的生字,咱们复习一下,先读准字音。
生齐读“浸”(师正音:前鼻音)
师:这个“浸”字,很有意思。(课件展示溯源)古代它是这个样子,在屋子里,用一把扫帚清除尘土,随着时间的演变,扫帚上的水滴成了左边的三点水,上面还有扫帚的形状,房子的位置移到了中间,下面变成了又字,所以到今天浸字还有水渍、渗入的意思。孩子们,这么有意思的汉字,咱们一起来边写边记吧!(师范写田字格,边写边讲)左右结构的字我们要注意左窄右宽,三点水均匀,上面的“彐xuě ”字部写偏偏的,秃宝盖这个房子要承上面的“彐xuě ”又要盖住下面的又,所以要写得宽一些,又的撇捺要舒展。这是在田字格,如果把它摆放在方格里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要放在中间
师:要居中,写方正,均匀美观。请拿出你的练习卡,在田字格中书写一个,在方格中书写一个。
(展示书写情况,表扬以及纠正)
师:这个浸字有水渍,渗入的意思,你能组个词语吗?
生:浸湿
生:浸入
生:浸泡
师:洗澡的时候,把整个身体浸泡在水里;洗菜的时候,盆里的菜要整个浸泡在水里。那文中的“浸”指的是什么呢?你读到了吗?
生:说森林浸在雾里。
师:你感觉此时的雾怎么样?
生:雾很多
师:咱们形容雾不说多,说――(浓)。浸在浓雾中的森林,你觉得像什么?
生:像在洗澡
师:弥漫着浓雾的森林还像什么?
生:像神仙住的地方
师:这样的森林怎么样?
生:很美
师:把这如仙境般的森林读一读,把这美丽的画面映在我们的脑海里。
生齐读。
(设计理念:由“此”及“彼”,先“扶”后“放”,让学生自主巩固对“简洁准确”用词的感悟,加深印象,顺理成章引导到“浸”的学习,中段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仍然是重难点,通过溯源,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演变,激趣。通过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拓展到方格中书写,符合中段识字中对书写的需求,适度拔高练习书写,对学生成长有利。同时通过对“浸”的学习示范为例,“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让学生自主学习其它生字,事半功倍,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一唱三叹,反复涵咏。
师:作者抓住浓雾写出了夏天的小兴安岭的特点。夏天的小兴安岭还有哪些美景呢?
生:野花
师:野花长得怎么样,读出来。(生读)你觉得这儿花怎么样?
生:很美,颜色很多。
师:真是五彩缤纷。作者抓住野花也写出了夏天小兴安岭花美的特点。
生:还有太阳的金光。
师:太阳的金光怎么样,读出来。(生读)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把太阳光比作了――利剑,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光很刺眼。
师:作者还抓住了太阳光写出了夏天小兴安岭的特点。夏天的小兴安岭真是树美,雾美,阳光美,花美,在作者笔下处处流动着美,老师把这段文字进行了这样的排列,看看有什么变化?(出示文改诗)
生:像诗
师:这么美的语言,你能不能读出像诗一般的美,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找到相应的小节,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配乐)。自由地读吧。
生自由地读
师:我们都沉浸在夏天小兴安岭的美景中了。夏天这部分,作者抓住树木,浓雾,金光,野花写出了夏天小兴安岭美丽的特点。
师:孩子们,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请你自由的读一读春,秋,冬三部分,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它们怎样的特点。
生自由读汇报
生:春天有树木,树木抽出新的枝芽。
师:作者抓住春天的树木写出小兴安岭充满生机的样子。孩子们再看看作者除了写春天的树木,其他季节有没有写树?
生:有,每个季节都写了树木。
师:每个季节的树木的特点一样吗?
生:不一样。(出示各个季节描写树木的句子)
师:是呀,作者抓住树木写出它各个季节不同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树木的变化之美。还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它们怎样的特点?
生:还有小鹿
师:把描写小鹿句子读一读。
生读
师:这小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可爱 悠闲
师:除了春天写了动物,还有那个季节作者也写了动物?
生:冬天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
师:在这美丽的景色里,有了动物,让你感觉怎么样?
生:增添了生机增添了活力
师:写景的文章里抓住动物进行描写能增添生机活力。
生:还有秋天有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
师:作者还抓住了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写出了秋天小兴安岭物产丰富的特点,难怪作者说小兴安岭是个巨大的宝库。
(设计理念:在第三自然段(夏季)中的第一句上浓墨重彩,反复品味是为了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用词以及学习作者“抓具体景物写出特点”的方法,此段的其它语句也能找到和第一句在写法上、用词上的相似点,此篇的其它段落亦是,所以通过自主体会展开,聚焦共性,一唱三叹,反复涵咏,将“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用词及“抓具体景物写出特点”方法,烙在学生心上,搭“石”为“练”。)

搭“路”引“练”,于情动处写出精彩。
师:孩子们,美丽的景物不仅仅在小兴安岭,相信在你们的脑海里也有那一幅幅让你流连忘返的美丽画卷,能和我们分享分享你喜欢的地方吗?为什么喜欢?
生:我喜欢仙女山,仙女山的草坪很大绿莹莹的。
师:哦,你抓住了草坪告诉了我们仙女山的特点。还用了一个叠词把草坪绿的特点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出来。真是不错。
生:我喜欢广场,广场上有许多小朋友,有的滑轮滑,有的做游戏,有的骑自行车……
师:你抓住广场上小朋友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广场的热闹
…..
师:我们班的孩子很会表达,抓住了具体的景物说出了特点。你能试着写写吗?写你喜欢的景物,注意:写一个季节  写一处景物  写一段话,你可以用上生动形象简洁准确的词语,抓住具体景物写出特点。
(出示小练笔提示:写一个季节  写一处景物  写一段话
生动形象    简洁准确
抓具体景物写出特点)
师:开始吧。
生片刻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和我们一起分享。
生:……
师从用词和抓具体景物写出特点进行评价
师:这节课大家虽然只写了一个段落,但写得非常精彩。相信后面大家可以将这一段落完善成一篇美丽的写景作文。你可以学习这篇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可以按照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以按照一天变化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以写出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也可以写出同一种景物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只要抓住具体事物写出特点,你的文章一定如小兴安岭一样有诗一般的语言,景物描写也一定会栩栩如生。下课
(设计理念:对于初学习作的三年级孩子而言,小练笔设计的前提是要先品味课文语言,体会写法,疏理写法,加深印象后才能水到渠成的。此时,通过多次的品读通过老师在教学中反复涵咏,方法得到深化,学生的情感之弦也被不断拨动着,表达的欲望不断被激发, 有了“搭路石”,学生不但敢于表达,并且不乏精彩之处。正应了那句话,语文这东西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力,也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运用中才感受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17:45:50 | 只看该作者
实验小学  王秀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7: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