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它是所有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程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做好基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学设计呢?
教学设计简单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对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的选择与安排。教学设计的教学二字不是“教”的代称,而是“教与学”的合称。
今天我们重点围绕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二)教学设计是教案吗?
有的老师可能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案”,其实不然。从以上分析可知,教学设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准备(备课),因为一般的备课只是教师自己根据直觉和惯例进行教学准备的活动。而教学设计更多关注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设计很重要吗?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基础。如果教学设计不合理的话,实施肯定也不可能成功。因此,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分析、设计与评价三个部分。其中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设计部分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评价部分主要指教学效果评价,即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手段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三、目前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
教师设计了大量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教学目标错位,使得教学活动并没有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支撑作用。
(二)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协调
在听课观察中看到,在有些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实现教师的预设目标,比如进行某个新语言结构操练时,教师设计的活动形式过于复杂,导致学生无法有效习得所学语言,甚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活动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能力建构
教学活动没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前一个活动没有为后面的活动形成铺垫和基础,后面的活动也没有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提高。
四、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要教授的教学内容的分析,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内容以及后面即将学到的内容的前后联系。
案例 1:《制作生日贺卡》是由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和DC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作编写、由河北省出版社和河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的一套全新的信息技术教材。它体现了全新的理念,借鉴了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是一套用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教材。本课活动是制作漂亮的生日贺卡。活动需要从网上下载合适的图片,并通过画图工具在图片上写上祝福的话语,最后将做好的贺卡打印出来。这节课是将前面学过的网上搜索、文字输入、画图等做了一个综合练习,也有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在画图工具中添加文字、调整页面、打印文件等。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学习兴趣、生活经验等。
本课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刚刚开始上信息技术教育课,没有动手操作基础,还不熟练,操作技能与技巧有待于提高,但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模仿能力,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兴趣爱好仍然是学习最好的动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性格上表现得好奇、大胆,追求自己的个性,比较喜欢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主观意识较强。综上所述,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主为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本节课主要采用“看、说、想、做、评、改”等教学形式以及任务驱动法、讲述法、指导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发现创新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依据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统称《课标》)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有的教师在每节课的教案里都要提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还有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还有的老师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描述每节课的目标。其实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不可能在每节课都能体现,所以教学目标要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定,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实是每节课都要关注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可以根据单元内容来确定,但不要硬性分配到每课时中,也就是不需要每节课都要落实每个方面的目标。
2. 目前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照搬教材或教师用书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不考虑自己学生和教学的实际,对目标实现的过程和层次不甚明确;
二是对教师用书描述的教学目标的理解有偏差或困惑,造成目标的设定不准确或不切实际;
三是有的教师不参照任何教学提示,完全按个人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导致目标过高、过低或出现偏差。
案例2 :请看下面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练习,指导学生掌握运用画图软件制作贺卡画面及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步骤,使其与语文学科、美术学科整合。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输入文字、插入图画、调整版面、美化版面等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4、创新目标:通过让学生把旧知应用与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四)教学各阶段的活动设计建议:
(1 )复习、引入环节的设计
导入要和后面的教学新内容相关;
导入要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导入要尽可能简洁
(2 )呈现、感知环节的设计
调动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即将学习的新内容;
(3 )操练环节的设计
要激发学生的深层兴趣;要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要有效内化新语言。
(五)思考与活动:
1. 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内化;
2. 要体现一定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
学生绘画作品
(六)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教师对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表现的现场评价:
(2)同学之间互评:
(3)学生作业评价展示:
(4)教师对活动实施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我分析评价,调整教学。
案例3 :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①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所制作的评价参考表来评价各个小组的贺卡吧(教师广播学生作品,学生观看,然后汇报结果)
②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展示出同学的作品。
③"制作心得交流会":(修改各自的贺卡,师引导)"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贺卡?";"谁来评评";"让老师也来评评";"谁给她提出修改的意见?"。让各小组的贺卡都修改好。
④再现修改后的贺卡,并加以鼓励性的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