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看完一本斯坦福大学教授写的剖析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书,有种相见恨晚感觉。阅读本书之前,我根据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教训,以及成人后阅读各种书籍的感受,我对如何学习数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有不少疑惑的地方。这本书从数学本质和数学学习的痛点出发,既有数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又有对学生的调查实践,指出了一条学习数学的正确路径。看完此书,我虽然仍有不少疑虑,但是相比之前在黑暗中摸索已经是豁然开朗的感觉。
下面汇总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我的实际情况加以说明。
1. 课堂上学习的数学和真正的数学相去甚远
作者首先提出根本问题“什么是数学”,然后从数学家和普通中小学生两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毫不意外的是数学家和学生的回答是天壤之别。在数学家眼中,数学是“描述人类活动、刻画社会现象、解释现实世界并勾勒出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量化方法”,而学生眼中的数学是“和实际生活没什么关系”,“一堆定理和公式”,“需要记忆公式才能演算”的一种高级游戏。显然,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学习的数学脱离了其本质,以数学符号和逻辑推演为名行“套路记忆和模仿”之实。
我对此深有体会,学习数学那么多年现在全忘了,完全不知道当年学习的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关联,现在才发现当年学数学其实靠的是记忆,背知识点,背题型。零碎的知识点短期内在看似记得,证明过的题目几个月后又不会了。生理学家发现大脑中负责记忆和逻辑思考的部位不同,只有将新知识关联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才算真正掌握。在我的学生时代,有些题目短时间凭借记忆做出正确答案,给自己一种已经掌握的假象,然而时间一长,忘记了或者题目稍有变化又束手无策了,感觉始终在门外徘徊,很有受挫感。书中作者提到的大部分美国中学生对数学的感觉也是如此。
传统学校通过讲解知识点,例题,习题的方式授课,学生按照这个节奏,需要做的是记住知识点并能找到从习题套到例题上,练习所谓的“题型”,就能解答出习题。看似完美合理,其实暗藏逻辑陷阱。
这种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点”,但是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建立关联,找到关联。有时碰到不会解的难题看看人家的解题过程,感叹“为什么自己想不到”。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想不到?看了例题做习题时肯定会用到刚刚学过的知识点,不用自己去找。但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没有现成的知识点供你使用,要自己从现有条件一步步推演到熟悉的知识点上去。这一过程是传统数学教学薄弱的地方,却是数学学习最关键的地方。
作者明确指出,人们学不好数学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不是所谓的“智力问题”。原本以为这是中国学校教育特色,没想到作者眼中的美国教育,甚至英国也是如此。令人深思。
2. 学习数学的正确路径是猜想和估计
作者分享了几位数学家的经历,他们在学生时代的某个时刻,或遇好书,或遇良师,初识数学的本来面目,洞察数学的本质,开始主动探索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奥秘。
数学家花费很长时间投身于复杂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多个领域的数学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花费几个小时听老师讲解单一模式解题方法,完全没有猜想和估计。猜想和估计是数学领域所应用的两类重要方法,而学校教育追求的是精确值。这是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需要找到低成本地评价大批量学生的方式,精确值正好适合批量评价。然而,学生正是这种评价方式的牺牲品。学校没有培养孩子对数字的“良好感觉”,孩子们没有机会运用猜想和估计。这就背离了数学学习的正确路径。数学家的伟大发现都是从猜想开始,辅以严密的逻辑推演,一步步逼近答案。
作者特别强调了传统教学中应用题的毛病,出题者隐含了很多假定条件,甚至有的题目本身就有逻辑问题。出题人把思考范围人为地锁定在一两个知识点上,把孩子的思路引导到一个狭窄的地方,非黑即白,不能有其他思考方式。锁定知识点,精确解题让学生没有猜想和估计的空间。也许有人说这是为了降低难度,只要能掌握知识点就好,可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掌握的零碎的知识点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在大量考察单一知识点的应用题充斥学生习题集的同时,二年级孩子的数学书中也加入了“估计”这一概念,比如估计一瓶玻璃珠的数目,估计几个三位数相加的结果,估计的结果不是唯一答案,注重分析过程。虽然比例很小,但仍是一个大进步,当初我们这代人的小学课本中没有这些内容。
3.学习数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合作性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数学家都是一些智力极其发达,孤独地埋头演算,谈不上什么合作性。然而事实并非这样,数学家之间的交流比我们想象的多的多,并非都是面对面的交流,广泛涉猎同行的学术论文以及通信是数学家更重要的交流方式。数学家学习并汲取他人研究中的优秀成果、提升数学思维的质量层次、一起分享解题的快乐心情等。作者引用英国数学教育学教授Leone Burton对数学家的工作方式的调查报告里的结论:数学家们一致认为合作研究会带来大量的收获,他们认为这种合作交流的模式应该推广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作者在书中介绍了暑期数学夏令营中通过团队合作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 学生从被动接受单一概念跳跃到面对实际问题主动拓展思路,加深了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明确数学是什么,也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怎样去学习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