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课例研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4 13:2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必备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 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可喜的是,情境创 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偏差也不断出现,在数 学情境创设中如何避免走入误区,真正体现情境创设的价值呢? 为此,我挑选了一节五年级 的数学《分数除法》一课,课后大家对我的这节课展开了评论。         1、整堂课因为创设的情境、动境过于多,使本节课教学活动重点、难点不 够突出。

2、学生在动境中,老师有些要求没有讲清,学生合作时出现了乱、散现象, 有的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到里面,教师应该事先安排好,做到小组之内责任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

3、有些环节过于拖沓,影响了整个教学进度,时间过长。于是我们结合大家的教学建议,认真进行反思,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悉心钻 研教材,研究学生特点,我发现数学情境创设,应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价值:

1、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才能参与到数学 课堂中来,才能为学习数学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作为一般形式的数学课, 都是从一个数学情境着手来展开教学的,如果在课的开始阶段能一下子将学生的 注意力吸引住,使他们进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无疑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价值的。

2、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我们每节数学课,都有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的教学情境必须为教学的内容服务,围绕教 学内容来设计,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3、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作为数学课本身,他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任务,所以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他应当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着眼于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教学的: 插入说课稿 插入教案创设情境,设动境,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一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 解和掌握:一、创设情境要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 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 经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你都发现了哪些好的方法?”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开展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观察、 去交流、去实践、去创新,让学生在”描”中感知, 在“找”中理解,在“做”中内化, 在“算”中巩固,在“比”中升华,从而真正在经历求知过程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周长的含义,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学会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 题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建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创设动境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开放。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学时空的开 放、思维方式的开放、评价形式的开放等等。这些开放交织在一起,使教学过程 呈现多维开放的格局,教学也由此从封闭、单一、机械走向了开放、多维、灵活。 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画一画活动,在第一次 三、体现学生主体性要关注以人为本的理念。《新课标》提出: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它们和谐统一,才会让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本节课我不失时机的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例如“你 的做法真是与众不同啊。”“看看谁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 爱动脑筋的孩子,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多多学习。”“这与你们的团结合作是分 不开的,祝贺你们!”等等这些充满激励与鼓舞的话语使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 还有在课堂的最后,我还鼓励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真正的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23: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