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教师如何成长文章 教师应具备的语言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07:2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大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这就告诉每一位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就要想办法优化自己的语言,创设出一个“优化”的交谈氛围,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激发、调动他们的兴趣及其参与性,力争达到“妙语生花,打动学生的心灵、言出即效”的效果。

那么,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怎样讲究语言艺术呢?

一、尊重学生人格,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

在以往的教师职业口语中,主要强调语言的规范性、教育性、科学性、生动性和可接受性,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着眼于人格素质,实施尊重教育,为此,教师职业口语也应将“尊重”原则体现出来,并加以运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新的内容。

教师在利用语言这一主要工具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时,如何选择好合适的词汇,恰当的方式以及得体的语气等,才是更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关键。我认为为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用“平等语”代替“蔑视性”的话语。

大多数教师可能对“蔑视性的话语”这一提法不理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蔑视过学生。但是可能大多数老师不敢否认他说过“喂,你来说”、“哎,你出来”、“今天是怎么回事?说!”甚至“连这都不会,真笨!”这一类的话语,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尊重学生,学生非常反感。如果我们换成“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帮助吗?”、“这题不难,你再仔细想想!”或“你能把今天的事向我说说吗?”这样的饱含着情爱的话语,学生接受的效果会好得多。

2、用“礼貌语”代替“普通话”。

有的教师认为老师让学生做事那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必要言谢,其实,我们教师相应地使用礼貌用语,是以身作则的表现,而且,我们在普通的语言中简单地加上“请”和“谢”,会让学生感觉受到尊重,会格外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比如:“请你的家长来学校好吗?”“如果方便的话,请你帮我把作文本发下云,谢谢!”“对不起,我明天再把答案告诉你好吗?”等这一类的话语,会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可谓是“一举两得”。

3、用“商量语”代替“命令语”。

传统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与学生说话大多采用命令语气,而如今,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如果我们使用商量的口吻,越是商量着进行,学生越愿意合作,教学、教育越容易开展。如:将“把黑板报办了”“你给我出来一下”这样的语句改变一下语气和句式,变成“我们把后面的黑板报美化一下好吗?”“请你出来一下好吗?”我想念结果会截然不同。

4、用“肯定语”代替“否定语”。

我们好多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可能说过这一类的话:“你不懂别乱说”、“你说的不行”、“你甭管这么多闲事,管好你自己的事就行。”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特别需要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因此,我们教师要注意,也许就因为你一句话,便将一“天才”扼杀于“摇篮”之中。

二、适“度”批评,巧引导。

当学生犯错误时,有些老师喜欢用粗暴的方式,如谩骂、体罚等去批评学生。殊不知,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它不但达不到让学生悔过的目的,还可能因此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让他们破罐子破摔。因此,我们教师在各类形式的批评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呵护他们稚嫩的自尊心,达到教育的效果。

怎样才能让批评“顺耳入心”呢?

首先,我认为应把握好五个“度”:(1)诚心劝导,以情感人,使批评有“温度”。当你要批评学生时,先要让学生知道你的良苦用心,语言要充满真诚和真情,让学生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愿意接受你的批评。(2)对照规章制度,以理服人,使批评有“尺度”。我们教育学生,不是让他们一味听从老师的话,而是让他们学会听规章制度的话,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依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有根据,而不能以老师比学生高一等的姿态去“镇压”,更不可“莫须有”、“想当然”。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3)克制激情,注意言行,使批评有“风度”。因为是老师,就要展示出老师的形象和风度,粗俗、野蛮只能体现老师的无能和无知,且极易伤学生的自尊,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无论学生犯多大的错误,也不管你的出发点有多好,一定要把握好言语的分寸,做到言行文明,而不要对学生进行打骂或“语罚”。要能处处体现老师的“涵养”。(4)刚柔并济,把握好批评的“力度”。批评学生既不能不痛不痒,当“和事佬”,也不能“火急火爆”,当“法西斯”,最好是“柔和”中含有威严,威严中有关心。这样既能让犯错误的学生受到谴责,又能避让他产生逆反心理。这样既防止了学生把柔和的劝说当“耳旁风”,又避免了学生面对严厉的处罚犯倔。(5)批评要有“灵度”。批评学生,难免出现信息不准确、方式不恰当、考虑欠周到从而批评错误了的情况,这对教育学生是不利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能随机应变,巧妙对付。我就曾有过类似的经历。那是一次分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都围在一起,讨论得非常认真。我忽然发现一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转过来”又“转过去”地,便走过去说:“你怎么总是……”话还没说完,我就发现他是转过身来拿字典和借给同学参考书,不觉有些尴尬,其它几名同组的同学都诧异地看着我,我灵机一动,随后说:“你怎么是总这样爱帮助同学,同学们也一定会帮助你的,你的成绩也一定会提高的。”听了我的话,他们都会心地笑了,我当然也笑了。

其次,我认为还要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是的,只有当学生的心灵得到温暖的依靠时,心理安全得到保障时,我们的批评才会达到最佳效果。因此,面对学生犯错误,老师应先冷静地来个“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年龄、思维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再不动声色地加以引导。比如在针对学生喜欢吃零售这一不良习惯时,我先想了想我小时候的故事,便对同学们说:“没什么,我小时候也爱吃零食,还特别爱吃糖,甚至有一次去偷爸爸的糖吃,连糖罐都摔坏了。不过,我后来改正了,因为我整夜的牙疼验证了爸爸的话,我知道了吃零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这样不动声色地为学生的心灵撑起了一把抵御外侵的伞,又含蓄地批评了学生,指引了改正的方向。

有这样两句格言:“严肃,这明确无误地标志着新陈代谢更为困难”(尼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易让人接受。”(雷曼麦)这两句格言似乎都是针对老师说的。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幽默的话确实比严肃的表达更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当然也能更好地保护学生那颗脆弱的心。如有一学生,平时书写比较工整,冬天一到,就习惯于戴着手套写作业,当然字就会不受约束,我把他叫到跟前,轻轻地对他说:“你以前的作业都是‘优’,这次只得了‘良’,你知道为什么吗?”“不过,我不怪你,只怪那设计手套的设计师,因为他不仅把手套设计出来不利于我们书写,还遮住了你那双灵巧而又好看的小手,你说是这样吗?”老师故作糊涂的话使他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

三、增强语言的亲和力,抓住学生的“心”

充满亲和力的教师语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所谓“信其师,学其道”,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坚实的基础,难道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吗?

那么,我们怎样增强语言的亲和力呢?

1、用真诚、真情,增强语言的亲和力。教师用情深意切,推心置腹的话语与学生进行自然而真诚的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真切的感情与诚挚的爱护。“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言语有声,育人无痕,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会使教学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比如,当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积极举手,可站起来时又不知所云,有的同学甚至讥笑他,这时你不妨给以真诚的笑容多鼓励,给一定的时间,让他再考虑,再组织语言,再亲和善意的目光和热情真诚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扉,创造出和谐、友好的空间,这位学生下次发言的积极性只会有增无减。

2、用新颖生动的话增强亲和力

新颖生动的话语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陌生感、距离感,增强亲和力。那年在乐山市小学作文教学竞赛中有一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比赛第二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和学生都很疲惫。在课前,教师先让同学们看台下,然后说说看到什么?学生有的说“人山人海”,有的说“下面的人好像在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等;这时,老师又问同学们心情怎样?为什么?学生也积极发言。接着,老师又让学生观察她自己?有的学生说:“老师,你的脚在发抖。”这位老师马上接过话说:“是呀,我很紧张,心里咚咚直跳,你们愿意安慰我吗?”学生兴致勃勃,说得更加热闹。这位老师极为巧妙地消融了师生间的陌生感,将课堂气氛调节得宽松、融洽、友好和活跃,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3、用准确优美、富有文采的话语增强亲和力。

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准确、规范、优美、简洁、富有文采,给学生美好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一节时,老师可以采用以下的导语:悠悠岁月,绵绵情思,我们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在战斗及战后建设的岁月中,结下了多么深刻的情谊啊!今天,我们的军队就要辞别回国了,朝鲜人民扶老携幼,前来送行,望着那走在队伍中满头银发、身体虚弱,为我们操碎了心的老奶奶,我们的志愿军发出了深情的劝慰……这样的语言充满亲和力,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使师生之间在感受美的同时达到了感情的共鸣。

是呀,正如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的:“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当然,从那里还能发出启迪心灵的钥匙,呵护生灵快乐成长的春风。让我们一起走近孩子,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在教学这个艺术的天地绽放语言的瑰丽风采。

参考资料:《演讲与口才》、《小学语文教师》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8: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