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教学实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9 01:0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从事的是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其智力差别不大,但是学习成绩却相差悬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有畏难情绪,遇到难题不愿思考,甚至有的孩子对数学产生畏惧,不愿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既考虑到学生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也要考虑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使我体会到,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及时恰当地对教学进行调整。没有调节就不可能产生和谐,没有和谐教育,就不可能有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创造教育。下面就是我对本班数学“学情分析”后做出的数学教学课的学情分析实例:         

一、不可忽视的课堂引入:虽然引入只是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作用不能忽视。引入不能是例行公事走走过场,或者干脆不用引入直接传授新知识。如果能用复习、对比、实验、举例、联想等方法,设计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 紧密联系的引入,达到置疑、置奇的效果,就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 拢过来,饶有兴趣地进入惊奇、期待、激动的求知意境,为一堂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老师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孙 悟空他们 4 人到西天取经,一天孙悟空弄来 8 个桃子,平均分给 4 个人,每 人分两个,他们都很高兴。第二天他又弄来 4 个桃子,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1 个,第三天他只弄来一个桃子,猪八戒说:我要!孙悟空说:“不能光 给你一个人,咱们 4 人得平均分。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分?每人分多少?” 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后,老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学完后,大家就会分了?这样必然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引出一 些儿童感兴趣的事例,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必要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时时有问题,有许多矛盾必 须解决的情境。根据学生的旧知识设置疑问,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对比所讲 的新内容,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能从而激起探索问题的欲望。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 4 箱热水瓶,每箱是 12 个。每个热水瓶卖 6 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1)故事导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小熊商店开张了,小猴子开着 汽车来送货(出示图)。它送来了 4 个箱子,每箱热水瓶 12 个,每个卖 6 元,这时小熊问小猴说:“你带来的热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出示例 题)小猴子犯了愁,忽然,从天而降了一位智慧爷爷说:“不要急,小猴子你能回答出下面的问题,上题就算出来了。”(出示图)要求一共可以卖多 少元?就是求 4 箱可以卖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知道了什么?不知 道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样的导入就很自然地进入了应用题的教学。
   (2)在投影上打开箱子,说出求 4 箱热水瓶的数量关系式:每箱的钱数×箱数=总钱数。这样就完成了第一种解法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学生已有的思路基础上适当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轨道,保证思维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思路呢?老师提出问题:如果小猴子没有把热水瓶放在箱子里,而是一个一个单独放在车上,一个一个地卖,该怎么算出 一共卖了多少钱呢?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打出投影片。这样的设疑质疑,暴露 思维。学生敢于提问,从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形象地说,就是选好起点,掌握终点。在思维过程中,把握好几个站口,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过去。学生才能在认识的初级阶段上升到思维的灵活,最终达到训练思维 的目的。
  三、重视课堂练习,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接受和巩固知识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且具 有阶段性。在设计练习题时是要有一定的坡度,先练习模仿性的题目,这属 于再现性思维。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最后为创造性思维设计少量题目。练习题的设计不但有坡度而且还要有层次。例如设计“长方形的面积”练习题可分以下层次:
第一层次: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米,宽是 4 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二层次: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再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第三层次: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米,长是宽的 4 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四层次: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米,周长是 24 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五层次:一个长方形地块的长 8 米,宽 6 米,如果每平方米种 14 棵树 苗,这块地一共种多少棵树苗?把这一层次延伸和迁移就是一道思考题。这样的安排就紧扣了课本的重难点,梯度明显,数量适当,能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  

   总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觉得应该重视进行学情分析,关注学生的可能状态,也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可能,明确学生现实的思维状态,通过对现有状态的引导、激活,提升学习品质;明确学习内容的价值,分析借助内容可以在哪些领域或层次中提升学生能力,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升到怎样的层次要求。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29 01:06:21 | 只看该作者
       学情分析教学实例

                     小岭西川小学    于利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23: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