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英语老师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三部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07:5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重要的技能目标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阅读是英语教学主要的语言输入来源,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对于巩固和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大有益处。考虑到此,从11月起,我校3-6年级英语课堂正式开启了拓展教材——剑桥彩虹少儿英语分级阅读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自身的心得。

阅读教学常见的两种模式——Botttom-Up自下而上模式,以及Top-Down自上而下模式。老师可在教学刚开始设置一种猜词游戏——Guessing Game, 这个游戏不仅能让老师组织学生复习、巩固上节词汇,还能在猜词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词性、描述词意、激发学趣,从而让孩子们沉浸在生动、轻松的语言氛围中。

之后便可以正式拉开“阅读教学三部曲”。

第一个阶段的序幕——Pre-reading(阅读前)。Pre-reading环节的阅读目的不是读文本,而是读图片,重在预测(Guessing)。在这个阶段,老师需要格外关注the first reading,要做足阅读前的Guessing。比如,老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绘本封面图,并用What do they do? Please guess!启发学生预测。接着,出示个别图片,趁机发问:What happened? 在这里需亚引导学生关注指向明确、表意清晰的图片,并通过具有预测功能的问题精准设疑。这样操作,不仅能帮学生提炼文本内容,还会明确指向阅读重点,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加流畅地进入深度阅读。
    然后,即将奏响“阅读教学三部曲”的第二组乐章——While-reading(阅读中)。这时,the second reading宣告开始。老师引导学生第一次阅读文本,阅读目标鲜明地指向了skimming。此时,学生开始了与教材文本的第一次真正零距离交流。这样的教学才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产生身临其境的理解。和教材文本有了第一次接触后,老师及时借助一些Questions进行check。 Questions继续定位在文章大意上,这也是对读前预测的一种有效印证。

当the third-reading拉开帷幕时,阅读目的便转为了scanning,带上任务寻读。这个环节不但要引导学生带上任务开始寻读,还要通过引发精读,培养阅读策略。老师可在这里进行时间限制,以便集中全体学生注意力,提升他们跳读能力。通过两次阅读环节的循序渐进,就能一定程度上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如果感觉时间紧,就要求学生直接理解内容,而忽视了“阅读前”的预测、铺垫,更淡化了“阅读中”的带任务寻读。这样一来,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也使他们形成了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接下来,还可以开展多样性、有层次的阅读活动,可以借助true or false、 Gap filling、 Matching等活动设计来辅助阅读。这时的活动设计一定要用心,因为活动设计取决于最后你要给学生输出什么,对于低中段来说,关键语言信息的落脚点应是saying。

The fourth reading很关键,多听录音,多模仿,多跟读,多注意语音、语调、重音、连读与节奏等阅读技巧的及时运用。在夯实一系列阅读活动后,学生已基本了解了文本大意,捕捉了文本细节。不过,可能部分学生还是抓不住重点,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仍有困难。这时,有意识训练学生运用停顿、连读等技巧正确朗读文本,使他们能快速识别和记忆,进而实现对教材文本的深入了解,实现对阅读策略的有效内化。
   “阅读教学三部曲”的最后一组音符围绕Post-reading(阅读后)悠扬奏响。这一阶段的阅读活动需落实一个关键词——saying 。说是表达技能,在语言学习中要相辅相成。要先给学生阅读的支架,帮学生回忆精读过程中提取的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有逻辑顺序的梳理,并整理成板书,然后引领学生规范表达,最后让学生模仿性操练。这样的语言操练如能持之以恒,阅读能力的培养终会水到渠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21 07:54:37 | 只看该作者
外国语学校  廖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09: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