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总体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7:3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 内容导航

  一、内容简介

  第三单元基于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他们的老师和父母。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拓展与延伸。本单元包括两课。

  第六课设计了“走近老师”和“师生交往”两框内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认识老师这一职业群体,从而更好地理解身边的老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培养学生与老师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接受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的同时,要学会主动关心、帮助老师,与老师建立一种彼此尊重、平等对待、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度教育好时光。

  第七课设计了“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和“让家更美好”三框内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家是什么;结合对“家”及有关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探讨与分享,认识中国人的“家”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培养学生在亲子之间积极互动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表达爱,让家更美好,与父母共创美好家庭。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工作的特殊性;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愿意与老师交往,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体会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体味亲情带来的温暖和爱;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努力为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核心观点

  1.老师承担教书育人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

  2.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接纳和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4.家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5.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法律义务,尽孝从现在开始。

  6.爱是需要呵护的,学会沟通,有效化解矛盾,创建和谐家庭。

  第二部分 名词释义

  1.“安其学而亲其师。”原文出自《礼记·学记第十八》,原文为:“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意思是安心学习,亲近师长,友爱学友,深信所学之道。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原文出自韩愈的《师说》,意思是老师传授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教给我们文化知识,解答我们的疑难困惑。这告诉我们,老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相长。”原文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经过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贫乏。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够自我反省,知道贫乏然后才能够奋发自强。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长进的。现在常用来表示教与学两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长(zhǎng):增进,提高。

  4.“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原文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孝敬父母,友爱兄长,是仁的根本啊!这告诉我们,孝敬父母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

  6.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与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沟往往是因为年龄或时代的较大差异而形成的。

  7.沟通要讲究方法:沟通方法要随着时间及两代人的观念变化而不断调整。父母要预先了解子女的特点并努力把握时代特点和时代观念。子女要体谅父母,采用合适的办法引导父母了解自己,了解时代观念。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

  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对老师职业的分析,能够正确地评价教师在文化传承上的作用;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承认不同教师之间的风格差异,在理解教师风格差异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与不同老师相处的技巧,接纳和尊重老师。

  教学重难点:全面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学会接纳和欣赏不同风格的教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7:38:1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见P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7:38:33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内涵;懂得师生沟通的方法;理解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意义,能够理解老师批评背后的良苦用心;在师生交往中能够表现出主动和真诚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尊重和理解老师,积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友情谊。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见P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7:38: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激发爱家孝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见P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7:39: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通过回忆举例说出父母言传身教的事例;提高对父母之爱的感悟、理解能力;提高孝亲敬长的行为能力;承担对家庭、社会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理解父母的不容易;能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见P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7:39:24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课第三框《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结构的演化和现代家庭的特点;了解家庭成员在交流和沟通方式上逐渐发生的变化;认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观念,增强构建和谐家庭、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和谐家庭我出力;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

  教学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1-7-19 07:39:4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部分 活动指南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走近老师》

  1.探究与分享:我眼中的老师(教材第60页)

  设计意图:该栏目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回顾各发展阶段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为下一步认识老师的职业特点、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作好铺垫。

  操作步骤:

  (1)回顾梳理。引导学生回忆各个阶段的老师,可以在脑海中找出具体的人,思考他们留给自己的印象及给予自己的帮助。

  (2)交流分享。采用小组交流或班级交流的方式分享老师给予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3)归纳总结。在学生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懂得,不同的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不同,但他们都在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达成目标:通过分享与交流,引导他们真实表达老师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回忆老师给予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认识到不同的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不同,但都在帮助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老师、尊重老师。

  2.相关链接: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材第61页)

  设计意图:该栏目选取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印证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通过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让学生懂得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教师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操作步骤:

  (1)猜猜他是谁。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孔子和陶行知的图像,并让学生猜猜他们是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交流感悟。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你知道他们的事迹吗?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3)总结提升。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懂得,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教师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达成目标:通过孔子、陶行知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3.方法与技能: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教材第64页)

  设计意图:学生常常以自己的喜好选择与老师的交往,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往往会选择避而远之。因此,本栏目提供了面对不同风格老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操作步骤:

  (1)课前调查。课前调查本班学生与不同风格老师交往的事例,选择学生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交往成功的事例,做好课堂交流准备。

  (2)交流感悟。请学生介绍自己与不喜欢的老师进行成功交往的事例,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他们成功交往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3)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方法与技能”的内容,了解面与不同风格老师的交往方法。

  (4)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反思在与不同风格老师的交往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说说自己的打算。

  达成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真正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

  1.运用你的经验:师生交往(教材第65页)

  设计意图:选取老师与学生交往的四个常见的场景作为背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老师交往的场景,从而初步认识在师生交往中师生关系的状况、角色的定位等。

  操作步骤:

  (1)场景回忆。对照已有的交往场景,回忆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经历,或者类似的经历,在这些交往经历中体会老师扮演的角色是怎样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启发思考,师生交往中如何保持和谐友好或者避免矛盾。

  (2)填写表格。结合自己与老师交往的经历,把老师在交往中的角色填写在表格中,简要评论这样的师生关系。

  (3)交流提升。

  达成目标:通过学生回忆这些经历中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交往,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相关链接: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材第69页)

  设计意图:选用毛泽东和习近平尊师的事例,给学生树立尊重老师的榜样,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养成尊师的品德,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操作步骤:

  (1)阅读感悟。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毛泽东和习近平尊师的言行。

  (2)探讨交流。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毛泽东和习近平是怎样尊重老师的?他们的尊师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3)故事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尊师的故事?

  (4)总结提升。尊重老师是基本道德修养。

  达成目标:通过阅读、交流,引导学生懂得应该从内心尊重每一位老师,这不仅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3.拓展空间:老师打动我的瞬间(教材第70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了解华罗庚和陈景润师生之间的故事的基础上,体会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情谊。用写微信等喜爱的方式,回忆老师打动自己的瞬间,描述自己的感受。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师生之间可以平等对话,和谐沟通,打破禁忌和心理隔阂,比较真实地表达情感。

  操作步骤:

  (1)查阅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查阅华罗庚与陈景润之间的感人故事。上课时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回忆拓展。组织学生认真研读文字材料,抓住关键词,明确活动要做什么,解答学生不清楚的问题。请学生先描述事例再谈感受。这样的交流与碰撞,会对老师有一个深入的、立体的、生动的拓展认识,也能够切实解决师生之间存在的一些分歧与冲突,增进与教师的情感。

  (3)表达感受。组织学生真诚地给喜欢的老师和不喜欢的老师写一份这样的微信,或者以邮件、短信、书信、心愿卡的形式传递给老师。

  达成目标:通过这样的回忆,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和老师成为朋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

  1.运用你的经验:“家”是什么(教材第71页)

  设计意图:本栏目帮助学生体验家的最大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了什么,培养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操作步骤:

  (1)走进情境。带领学生阅读所列情境。

  (2)调动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家有关的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如一个港湾、一片蓝天、一把伞、一个安乐窝等。这本身就是学生通过体验而表达感情的过程。

  (3)理论上升。教师点评学生发言,进入后续内容的讲解。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达成目标:通过体验家的最大特点,引导学生明白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阅读与感悟:心灵的港湾(教材第73页)

  设计意图:选取两则经典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操作步骤:

  (1)阅读故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故事内容。

  (2)提出问题,交流感悟。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富翁说那是房子,我没有家?为什么中年男子找到了女儿才认为自己又有家了?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交流感受。

  (3)总结提升。家不仅是房子、地域,家里有亲人,有亲情,家是心灵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达成目标:引导学生懂得家的另一层重要含义,从自己身上关注亲情之爱,激发体悟家人之情。

  3.探究与分享:“家规”“家训”的收集与分享(教材第74页)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规”“家训”的收集和分享,了解中华文化中的家庭美德内容,明白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操作步骤:

  (1)课前准备。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

  (2)交流分享。课堂上让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家规”“家训”。

  (3)辨别分析。让学生思考哪些“家规”“家训”应该继承和发扬。

  (4)总结提升。选择与“孝”有关的“家规”“家训”,引导学生明白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达成目标:通过介绍“家规”“家训”,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中的家庭美德内容,明白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5: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