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为什么,孩子们进入六年级下就感觉已经沉不下心来学习了。上课没精打采的、嬉皮笑脸的同学变多了,作业质量也明显下降。
曾经我也自我反思,是不是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课堂的趣味性不够,所有孩子们才会这样。我试图调整,把批改作业的事情,尽量放手给能干的同学,我把主要精力用在备课上。精心备课,自我感觉很充分,可是仍然有部分同学心不在焉。在教研的时候,我把自己的痛苦说了出来,其他老师也说,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感觉心思没在学习上,状态很差,以前很课堂表现很积极,态度很端正的孩子,也明显感觉很浮躁。
我利用课余时间和部分孩子聊过,可是他们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我尝试在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或许他们因为要毕业了,而且都已经知道初中的去向,对未来不必要担心了,没有压力,所以可以暂时放松的学习。或许这是复习阶段,他们觉得都已经学过的,没有新奇感觉,只感觉到了学习的枯燥。或许因为要毕业了,要珍惜和同班同学的友谊,想着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心思被分散了。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过后,我觉得自己特别能理解他们。每次上课前都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孩子的种种表现而发火,因为那样解决不了问题。可是尽管每次都自我提醒,可以每次看到孩子的不专注,作业故意拖拉,还是会忍不住。
所以再次去学习了情绪管理的知识。
我们都有一些“穴位”,孩子们知道怎么去点中。当我们被点中“穴位”时,我们就转向了原始的“爬行动物脑”。我们不会像爬行动物那样“吃掉”孩子,但当我们生着气做出反应时,我们肯定是在“啃掉”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在发生冲突的时刻,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作出非理性的回应。毫不奇怪,此时没有谁能够倾听。这不是一个教给孩子任何建设性的事情的好时间,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大人们认为他们应该处理冲突。如果他们不处理,就是“让那个孩子得逞”了。这正是需要“积极的暂停”的一个原因——这样,大人和孩子才能在试图解决一个问题之前冷静下来,并且感觉好起来(并接通他们的理性大脑)。
大多数的老师,认为孩子要遭到惩罚才能做得更好。惩罚的确可以让孩子很快调整行为。
可是再看看惩罚与后果的的联系:
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现在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
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惩罚还是要尽量不要用才好。
尽管父母和老师们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喜欢使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要显示自己能“赢”孩子的权力,或者通过让孩子吃苦头而报复孩子。在这种念头背后的下意识想法是“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按我说的去做,否则有你好看。”这种心态在一部卡通片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妈妈看到爸爸拿着一根棍子追孩子,便大声叫道:“等等,再给他一次机会吧。”爸爸回答:“但他可能就不会再这么做了。”显然,对这位父亲(以及许多大人)来说,让孩子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吃苦头,比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更为重要。
很多其他方法或许更为有效,比如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后果、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请求孩子的帮助、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执行决定、拥抱、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选择会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强加后果。
一定谨记:只有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感觉好,不仅要老师感觉好,学生的感觉也要好,所以处理情绪之前先处理好学生和老师的感觉。情绪来了,先给它打个招呼吧,和它和平共处,让自己深呼吸一下,感觉好的去面对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