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
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咱们学校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倡导课堂教学要"让学",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师解放出来。怎样才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学生的学习自主而且高效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究与尝试,努力实现传统教学的突破,体验和感受"让学"的真谛。
自进入博睿特学校工作开始,我就彻底改变曾经一贯的教学流程,将我班数学课堂的流程定格为:课前自主预习(个体)--开课预习播报(个体)--课中问题聚焦(小组)--课中师生梳理(全班)--课末练习反馈(全班)。
一 、课前自主预习。
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能力的培养,都要求老师做循序渐进的跟进。刚开始要求预习,学生无处下手,或者只停留于课本知识的表面浏览,教师随之做出相应的预习指导:要求浏览预习内容,勾画出重点,书写出疑问;还根据预习内容,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向家长老师请教等方式作知识的纵向延伸,了解相关的内容;鼓励孩子跳出教材,大胆联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做好第二天上课时预习播报的准备。
二 、 预习播报。
主要形式是个人播报,生生互补。在这个环节里发言这根接力棒完全交给孩子们,孩子们间不断的传递着这根发言接力棒,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着预习的相关知识、方法、联想……不断的提出自己的疑问……
上课开始,老师就让孩子们自由进行预习播报。可以介绍预习的收获,介绍由预习而产生的联想,也可以提出预习中的困惑。为了保证预习播报中学生的有效参与,老师提出这样的具体要求:每位孩子必须认真倾听,别人汇报过的内容不得重复播报;鼓励抓住同学发言中的漏洞进行质疑;也可以对同学的疑问进行回应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总是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 ,老师并不急于作出评判,只在黑板上记录下一些孩子们播报的关键词或是孩子们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孩子们的预习播报中总会带给大家很多惊喜,从孩子的视角得到的发现会让你眼前一亮:
记得在学习"观察物体"时,小明同学就播报道:"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观察物体要全面,伽利略观察了钟摆,发现了钟摆的等时原理,爱迪生观察电流通过某些物体会发光,发明了电灯",从课本内容的预习延伸到学习方法的提炼。
记得在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小红同学就提出了"什么是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区别 ?"的问题,在小数的大小比较的预习播报中,有孩子问:小数一定比整数小吗?也有孩子问:位数多的小数比位数少的小数多吗?……一下子就切入了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课本上表面性的知识呈现。
记得在《四则混合运算》括号的使用一课中,孩子这样播报到:
生1:播报关于括号的产生和种类……
生2提问: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有什么区别?
生3给以解答。
生4提问:大括号也不能满足运算需求,该怎么办?
生5追问:除了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还有其它括号吗?
教室里一片沉寂
生6:可发明超级括号。说完学生自信地上台板书。
教室里一片沸腾!
在预习播报中,类似以上的引起课堂沉寂与沸腾的例子很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精彩,是因为课堂上教师的适时隐退,教师真正的做到了“让学”,把孩子推向课堂的最前沿,真正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交流,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这个角色发挥到极致。
三 、问题聚焦。
主要形式是小组讨论与全班分享。
本环节主要研究两个内容:一是学生预习中提出的暂未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二是老师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补充的核心问题。
孩子的思维在碰撞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课堂常常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完成预习播报后,学生分小组讨论预习中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老师挖掘的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核心问题。为了保证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在开学时按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四部分并编上序号,学生自由抓阄,抓到同一号码的就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保证了每个小组水平的相当,同时也保证了每个小组学生间差异情况的互补,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1号担任组长,2号为作业收发员,3号为小组第一代言人,4号为记录员。这样的组号定位不定人,每周进行轮换,每位孩子都会在不同的位置上体验不同的职责,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
孩子们分小组聚焦问题研究后,接下来交流分享的过程,孩子们的思维总是在碰撞中绽放出智慧的火花,课堂常常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比如:在"简便运算"一课中,小凤同学代表小组发言,他们组发现:只有一种运算符号的多步运算中,只要数的名称相同,就可以改变这些数字的位置,得数不变。另一个小组就提出质疑:如果a-(b-c),b和c能换位置吗?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b和c名字不同,所以不能换位置。但另外一个学生又有问题了:在a÷(b÷c),a和b都是被除数,能换位置吗?小凤同学再次用儿童的语言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最后大家在互动质疑中讨论完善当堂达成这样的共识:只要名字中有"被"字的,如"被除数""被减数",就都不能换位置。这样,孩子运用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解决了当天的简算问题,还解决了关于乘法交换律和除法的性质等的简算问题。孩子们在汇报的过程中还解决了简算策略的问题,要根据算式中运算及数据的特点灵活运算。
四 、师生疏理。
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小组讨论、质疑问难、汇报交流,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后,教师花上三五分钟的时间引导孩子回归课本,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孩子们一起将当堂课的知识归位到它所在的系统里去。
五 、练习反馈。
这样的学习流程都是孩子们自主在学习,在研究,但是学习效果怎么样呢?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不用多言在前面的介绍里肯定能感受到达成度是很高的,但基本的知识目标又是否达成呢?为了把好这一关,检验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每节课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每个孩子必须过关,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了促使每个孩子都全身心的参与进来,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我在课堂上总是采用抽签的方式请孩子来汇报反馈,抽中的孩子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就保证了教学的效果。
通过三年时间的“让学”研究,越来越感受到: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提炼问题的能力、倾听思考抓核心问题的能力、质疑问难以及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都得到增强;思维得到发展,综合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这些变化促进我深化“让学”研究。
在这三年半时间里,分别有来自北京、山西、璧山等地的老师走进我的课堂,观摩咱班的让学模式,老师们这样说道:我班的让学课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真正自主,每节课至少有20-25分钟的时间完全属于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生生间互相质疑问难,思维相当活跃,孩子们的很多能力得到了培养,体现了真正的放手与探究……老师们的这些鼓励成了我深化“让学”研究的动力。
整节课多数时间都是学生的分享交流,很少看到老师的讲解,怎么完成教学任务,怎样达成教学目标呢?老师的更多工作在幕后:
第一,研读课标、教参、吃透教材,提出最有研究价值的核心问题供学生小组研究,在研究与分享中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紧扣知识点精心设计练习,分层要求,人人过关,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精心研究有效的评价,促成孩子们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到学习研究中,从而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最好的小学教育是陪伴,最好的学习是经历。”我想自己在陪伴孩子们的同时经历着“让学”的尝试与研究,我深信,经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完善,因生而动的“让学”研究一定会不断深化,走向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