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15:1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学重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初拿到教材的时候,有点担心:生怕自己在课堂上,上成不切合实际的喊口号的,帮学生形成一种虚假的情感。于是,在细细琢磨中,我决定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中国所处的社会地位,有了这些历史背景的了解,学生就了解了周恩来为什么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一、借助学习单,把故事大意

回顾第一课时梳理出来的文中的三件事,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件事之间的关系:课文并不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三件事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课文先写了结果再写原因。接着,尝试借助关联词,用一句话把文中的三件事串联起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中段学生要把握文章大意还得有个过程,所以借助“学习单”,为学生搭建一座桥梁,化难为易。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学生的思维及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也在悄然形成。

二、紧扣“中华不振”,层层剥笋

初拿到文本时,总感觉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细读了之后,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于是,我就抓住最有生命力的核心线层层剥笋,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报国之情。

但是文章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很多,通过几次的试教,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就是第八自然段的“一问才知道……只好劝那位妇女。”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典型语段进行教学,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设计让学生从四个活动层面:1、洋人的得意扬扬,肆无忌惮。2、妇女的哭诉,有怨无处申,有理说不清。3、巡警的仗势欺人,耀武扬威。4、 国人的敢怒不敢言。

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背后的沉重,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让学生换位,变换角色,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三、直面历史,树立学生的爱国之志

这篇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这样的场景很可笑、很好玩……对于周恩来说出这样的读书目的觉得不可理解,体会不到这句话的伟大。所以,课前布置查找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生交流之后,我不失时机的出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材料,这些材料唤起了学生的爱国意识,萌发报国之情。课堂上,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心情已和当时的周恩来一样,愤愤不平,使孩子真正的融入到课文之中。这个时候,我又让孩子进行小练笔,回顾开始时候的内容,你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孩子们纷纷写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本节课的不足也很多,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觉,学生的感情激发似乎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我思考了一下原因,总结如下,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被呵护长大,而我们的爱国教育不是很多,所以他们无法想象当时的社会背景。其次就是在学生说出自己是为何而读书时,没有及时的让学生将理想说的现实点,造成了学生都立志为中华而读书,不现实具体。

另外,第八自然段没有让学生去细细地品读,更深刻地感悟。老师牵引学生学习的地方太多,应该围绕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给孩子更多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可能还会从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践行新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孩子们母语学习的基地,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爱的一方乐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15:16:34 | 只看该作者
外国语学校   王羽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9: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