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文章交流 关于本阶段数学合作学习出现若干现象的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7 11:5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在形式上是学生座位排列由过去的秧田式变成合围而坐,但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小组全体成员都学好为目标。合作学习不仅能共享学习资源更能促使集体智慧的高度结晶,不仅能理解学习内容更能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激发学习动机更能产生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需求,不仅能得到更多知识更能培养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品质。合作学习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现已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我发现,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归纳起来共有五种。

现象一:合作时机不够恰当,次数过于频繁。有些老师提出了一个主题,立即宣布小组合作;有些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看到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于是就组织小组合作;有些教师往往不考虑是否必要,动不动就采用小组合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随意性很大、次数太多,在合作学习中花的时间较多,整堂课貌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

小组合作学习用在何时才是最合适的?我认为:1.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问题,大多数学生或是半信半疑、没有十分把握,或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这时采用合作的形式,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解题的思路也就会渐渐明朗起来。2.在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尝试练习后,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时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3.在遇到问题有多种结论时组织小组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许多问题的答案有不确定性、多解性,解决这类问题时,最好是发动学生展开辩论,更能培养他们的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现象二:合作时间把握不准, 内容安排不妥。有的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讨论不到1分钟就要求学生作答;有的老师则是为了解决很简单的问题却让学生讨论很长时间。有时合作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有时合作学习的内容又太难了,不易讨论出所以然。时间久了,影响教学进度;时间太短,又停留于形式。内容太难,合作也无济于事;内容太易,又缺乏讨论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难度大于个体能力,使小组合作成为必要;小于小组合力,可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成功。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能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要使学生经过合作小组的努力能够得到解决。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潜力。

现象三:合作学习留于形式,分工不够明确。在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是前后排聚在一起,有的学生则是自己寻找合作伙伴。有的小组是你一言我一语,任凭学生“自由讨论”,每个人都在张嘴,但听不清楚他们各自在说什么;有的小组是个别学生在唱独角戏复制着教师的权威,个别学生附和发言的同学不作任何补充,个别学生只当听众,个别学生没有倾听甚至趁机做其它事。学生看似在合作学习,实际是根本不清楚自己干了什么?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小组内成员要有相容心理,应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小组内成员心理相容可以为创造性的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气氛,使成员保持良好心境,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当然,相容并不排斥竞争与单干,在某些时候,竞争和个体活动能够增益于合作学习。也就是说,合作学习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而是将之纳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现象四:合作学习习惯不佳,缺乏合作指导。有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总是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其他学生则是洗耳恭听,从来不会质疑;有的学生默不作声,不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不关心合作的内容和进展,自己想着自己的事。有的小组看似讨论的很热烈,但是没有围绕主题,没有解决问题;有的小组发言时一张口就是“我的发现是”、“我认为”、“我是这样做的”……学生代表的只是自己而不是合作体。有的老师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等待着评判学生合作学习成果,有的老师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下一环节的内容,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成为合作学习的“局外人”。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能既“导”又“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学生不能只是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当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当做个观察者和参与者,也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有困难的小组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现象五:合作评价过于简单,重结果轻过程。在合作学习的集体反馈环节,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满足于预定问题的解决,不鼓励新问题的提出;只限定于一个答案,不接纳问题的多解性;只夸小组的代言人,不表扬集体智慧的结晶;只要求集体回答,并未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自评时要注重学生原有的基础,把评价学生的着力点放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比,进行动态评定,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可以得到“优”或“良”。这样会使全体学生无一例外地受到奖励,并激励学生走向成功。互评时要求学生之间多找优点,由小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确定评价等第并交给任课教师,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总评时教师在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把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进行放大,充分展示在全体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励他们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评价结果出来之后,学生可看自己的评价结果,由教师个别指导,不与他人见面。当学生对评价结果不满意时,可申请重评,只要比原来有进步,就可提高评价等第,直至满意为止。
    总之,合作学习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不是想开展就能开展的,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与次数,安排好时间与内容,组织好小组与分工,培养好习惯与能力,评价好个人与集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7 11:54:02 | 只看该作者
外国语学校 张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6: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