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亡羊补牢》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3 01:4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寓言二则》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 2016 义务教育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主 题:办法
课 时: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小静/郑州市中原区绿都城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
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
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
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别
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教材分析
《寓言二则》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包括了《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中国古
代寓言故事。,本组的主题是“办法”。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中。
两则寓言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将人物生动地刻面出来。其中,《亡羊补牢》主要是借助
人物的语言、动作,从而体会养羊人两次丢羊后所展现的心理变化。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劝告他修补羊圈,他
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干什么?”这里借助一个带有反问语气的句子,表现出养羊人的不以为然。第二次丢
羊后,无需别人劝告,他已经“后悔”,并“赶紧墙上那个窟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显然,养羊人直接
用心理活动和动作表现出他的心理变化。识字写字是本课的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
意思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 :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借助拼音初步认识生字,运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猜谜语
等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并能与同学交流,学生在生字和词语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在写字方面,学生初步掌握了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生字的间架结构,部分学生在书写时不能按笔顺规范书写,兼顾不到汉字的间架结构。
(2)基于阅读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学生们在以往的学习里,已经接触了不少寓言如二
上第五单元的《坐井观天》《刻舟求剑》,第八单元的《狐假虎威》,还有不少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也读过寓言
故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内容浅显,学生们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会有太大难度。
课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寓言的系列阅读,感受寓言这种文体“小故事,大道理”的趣味。
(3)基于口语交际 :学生逐步养成了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的自信,但缺少倾听意识。课堂上,教师应
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引导梳理课文内容;再抓住重点词句,揣摩分析人物心理变化加深对人物形
象的认识。然后针对故事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从故事走向生活,说说类似的事例。 教学目标
1.认识“寓、则”等 10 个生字,会写“亡、牢、钻、劝”4 个字。
2.朗读课文。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说说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评价任务
1. 通过同桌交流、指名读等形式评价学生认读生字、词语情况。通过观察比较、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笔
顺、描红书写、交流评价等形式,评价学生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 通过指名读、范读、比较读等形式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体会“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通过圈画、交流
丢羊人的所想所做,评价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感知。
3. 通过启发与交流,评价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出“亡羊补牢”的大致意思,
并联系生活,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的看法。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9: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