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历史:七下历史《拓展延伸题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 07:3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创立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并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③都修建了重大工程。秦朝修建了长城、灵渠;隋朝开凿了大运河。
④两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⑤两朝都是由于皇帝残暴无道,引起人们反抗,最后被推翻。
2、唐朝的清明治世对后世统治者有何启示?
①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②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
③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统治者要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关注民生、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等。
3、唐朝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了统治思想,进行了制度创新,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为唐朝创造了一个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唐朝政府实行科举制和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为科技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③对外交流频繁。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科技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唐朝科技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④继承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民族的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归纳宋朝政治的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
②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 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
5、如何正确认识两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①两宋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②两宋同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约,是一种屈辱性的和约,它加重了两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加速了他们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6、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②隋唐时期:江南经济继续发展,隋朝开凿大运河,转输江南财粮,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但它以洛阳为中心,说明当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③唐朝中后期: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7、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有哪些?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元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
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8、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是什么?
①两宋军民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以及宋辽、宋夏、宋金的议和,使得中原和南方地区获得了相对安定的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②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在崛起扩张之际,也不断汲取中原先进文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交融,大大丰富了华夏文明。
③两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大大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④两宋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9、宋元时期科技先进的原因及特征。
原因:
①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元朝实现大一统,社会相对安定。
②宋元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这一时期教育比较发达,各级学校制度比较完备,为培养人才起了良好的作用。
④前代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经验。
⑤民族交融,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等。
特征:
①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领先于世界。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有很强的实用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07: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