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教师,我渴望成长,更渴望成长为优秀教师。有人说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是优秀教师不可缺的两个方面。技术可以机械性的操练,思想就必须去修炼了。
闫学老师在《给教师的阅读建议》告诉我们: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当然,文化底蕴就要靠我们静心修炼了,读书就是我们最好的修炼方式。
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书,怎样去读书才会有效果呢?
在书中,闫学老师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诸如“非经典不读”、“有坡度的阅读”、“好书不妨重复”、“不能只读教育书”和“阅读的三个板块(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人文视野)”等,这些读书方法操作性很强,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借鉴学习。
闫学老师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也很好。她的读书笔记大概分为三类:文摘类、概括类、随笔类。其中前两个又划分为三个小类:教育理论类、学科专业类、人文视野类。在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还按照年份分别保存,以便比较清晰地看到自己这些年的阅读轨迹,同时也便于后期的查找和检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闫学老师的读书笔记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学术储备。正是有如此丰富的阅读和学术储备,闫学老师才能通过不断地读书、教书、写书实现自己人生的突围。
闫学老师也说:“教师上一节课,实际上表现而是教师的全部。这里包括他的知识储备、阅读视野、价值判断、教学智慧、精神风貌、人格魅力……而这些决定了一个教师究竟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一节比较理想的课,绝不可能仅仅是上这节课之前花费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就能达到的效果。”
读到这一段,我不禁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用终生的时间备每一节课”,即一个优秀的教师,他是用终生的学习来不断丰富自己,通过不间断地阅读来扩展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造就今天的自己。
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再到校长,闫学老师回顾她的成长之路后说,“这种争取自然有某些浅薄的虚荣心的成分,但渴望走出封闭的空间,渴望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是我当时内心深处最迫切、最真实的需求。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向何方,我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我只是想,要突破自己,要化茧为蝶,要行走,要向上,不断地向上……”
读到此处,我陷入沉思: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老师,甚至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向何方,可我就是想要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向上生长……
我们都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但在通往优秀老师的路途中,我们必须透过阅读去不断地打开自己,才会让生命变得丰盈而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