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节阅读交流课上,我们交流了《到檀香山去》这一章节。
按照惯例,孩子们分享了他们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以及自己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感悟,毛燕同学分享了他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海锋同学交流了他对“檀香山”这个地方的认识;陈增同学明白了“海葬”的概念及过程;荆雨同学感受到了当时资本主义工业的发达与文明,以及中国的落后与愚昧;更多的孩子则能从字里行间里感悟到孙中山求学的心切及学习的刻苦。
课上到此,孩子们在这节课上也算收获颇丰,但我想更深入地引导他们来思考,来联系自己思考,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己。
于是,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之前的孙中山连 ABC 都不认,在檀香山学习三年后,却成为名列全年级英文成绩第二名的优秀学生。你觉得孙中山的优秀来源于哪些因素?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问题一出,几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回答出是因为孙中山学习很刻苦、很用心。我肯定了孩子们的理解后,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对英语一无所知的孙中山用他的刻苦用心成就了自己的优秀,那么,对于我们这些同学们来说,有很多知识也是从未接触过的,你有信心学好它们吗?怎样学好它们?孩子们谈论的最终落脚还是“刻苦、用心”二词。“是的,刻苦、用心很重要,今后你如果哪一项没做好的话,就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刻苦、用心。”我总结道。
“再来想想,孙中山之所以学习这样优秀,还因为什么?”我的再次提问好像难倒了许多孩子。在扫视了教室一圈后,我启发到:“还因为有他哥哥孙眉还有老师的引领。大家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哥哥的引领,可能孙中山还在翠亨村这个小山村里,他可能就见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没有老师的引领,他可能就没有真才实学,他救国的思想可能就没有这么强烈,他救国的满清热情就无法施展。
所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别人的引领很重要。有了别人的引领再加上自身的刻苦,不想成为优秀就很难。那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谁给了你引领的作用?接着,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侃侃而谈……课的最后,我又围绕着题目“到檀香山去”抛出了一个问题——到檀香山去是孙中山成长过程的一次重要飞越,让孙中山眼界大开。在你目前的成长中是否也有这样的飞越?看到有些孩子迷茫,我引导他们从“自己从农村学校转到我们学校”来入手思考,我班相当一部分孩子是从农村学校转来的。有几个孩子谈了到我们学校、班级后的自身变化,但相当一部分孩子还是茫茫然,我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要转到这个学校来上学,很大原因是家长的意愿,而不是自己求学的愿望,仅仅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我们不努力,这样能学好吗?能优秀吗?伴随着我的解答,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中。我想,可能在这片沉思中会有一些思想在波动、在提升。
阅读课上的交流能让孩子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达到理解的共识、认识的提高。如果能用叩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深入思考,将得到的认识进行内化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那么,阅读课上的交流更是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有效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