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合理消费》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二 “我的家庭生活”第4条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学会合理开支与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单元属于“社区领域”的板块,是以培养消费者的基本素养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从学生想要的东西入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反思自己向父母提出的购物要求是否合理,从而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同时,教材还从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比较、自我克制,能够理性做出购物选择。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些消费经验,比如,独自购买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但他们心智尚不成熟和缺乏生活经验,易受外界影响,在购物时往往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难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因而需要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购物要求是否合理,学会自我克制。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购物要求。(教学重点)
2.学会克制自己不合理的购物欲望。(教学难点)
3.初步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创设“小茜等人在商场购物”的情境,作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索,将教材中的各个板块有机联系起来。
活动一:商场购物填写心愿
1.导入新课:生活中有许多商品对我们具有吸引力,我们都会有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板书: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2.创设情境:今天我们坐上“心愿巴士”,进行一趟愉快的购物之旅吧!第一站来到商场。
3.课件出示琳琅满目的商品:同学们,你想让父母给你买些什么东西呢?
4.出示第36页的心愿卡:请将三件东西名称及理由填写进心愿卡,写好后猜猜:心愿卡上的哪些东西父母是不会同意购买的,为什么?(板书:不合理的要求 价格贵 不健康 不安全 不实用)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商场购物”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再让学生填写心愿卡,猜想父母的态度,引入对学生消费行为有直接影响的家庭因素,初步了解哪些愿望不合理,为下一个学习活动做铺垫。
活动二:智慧辨明合理消费
1.出示小茜写的心愿卡,猜一猜:你觉得小茜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哪些东西?为什么?
2.交流讨论:小茜非常喜欢这个名牌书包,她的愿望会实现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东西,看来我们这些愿望确实不合理,难怪父母会拒绝。因此只有愿望合理,父母才会同意。(板书:愿望合理)
4.讨论辨析:出示“演一演”的两幅图。这两位同学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5.演一演:不仅要演好图片内容,还要演好父母是怎么答复的,要以理服人。
6.教师小结:合理的要求应建立在家庭能够承受的基础之上,不应攀比;合理的要求还应是购买生活必需品,利于身体健康的。(板书: 家庭能承受 生活必需品)
设计意图:此版块继续承接商场购物的情境进行,学生通过判断、辨析、表演等方式辨明消费要求是否合理,从而达到落实“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这一学习目标。
活动三:理性对待消费要求
1.以修改小茜的心愿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自己心愿卡的购买理由充足吗?有没有想改动的地方?填写课本第38页的任务单。
2.四人小组交流:坚持和改动的理由。讨论: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记录在课本第38页“想一想”中。
3.小组代表汇报并将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补充在板书中。
4.教师出示教材第39页的小贴士,学生齐声朗读。
设计意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要求,归纳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的理由,再次强化学生的认识。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合理”与“不合理”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 从而达到落实“初步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这一学习目标。
活动四:分享经验学会克制
1.出示小茜的烦恼:播放教材第39页“帮一帮”栏目的视频。(板书:克制方法 转移注意力 合理比较 冷静处理)
2.创设情境:小茜虽然知道自己的要求不合理,但还是待在商场名牌书包专柜前不舍得愿离开。作为她的好朋友,请你运用刚才学过的“克制的方法”来劝劝小茜。
3.链接生活:创设两个生活中需要克制消费冲动的情境,运用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4.导行:在生活中,你用过什么小妙招成功克制不合理要求,举例说明。
5.小结:通过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PPT30(板书:学会选择)
6.课后延伸:观察生活中你认为不合理消费现象,用学过的方法劝一劝当事人。
设计意图:此版块继续从“小茜的烦恼”入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克制的方法。然后进行拓展延伸到生活中,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分享更多的克制方法和成功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这四个活动板块的设计,创设情境,链接生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反思自己的消费愿望,学会提出合理的消费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