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说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3 00:5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涉及第一板块“民间艺术交流会”和第二板块“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生动活泼的例子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民间艺术。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当地的民间艺术有所接触,但不够深入。大部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书本以及影视作品上,注意力和兴趣会更多地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停留于表面现象。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民间艺术。(教学重点)

  2.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树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教学难点)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走进民间艺术

  1.出示图片(京剧、东北秧歌、广东舞龙舞狮、四川绵竹年画、陕西皮影)

  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这就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多,差别大,因此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彩的民间艺术。(板书课题: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直观地将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展示在学生面前,自然揭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多、差别大的特点。

  活动二: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皮影戏》。

  2.请大家看视频,谈谈看完以后的感受。

  3.皮影戏是我国多姿多彩的传统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传统民间艺术?那么多的艺术形式,我们能不能给它分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味的皮影戏,初步感知民间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三:交流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一)观看“中国行政区划图”,查找民间艺术。

  1.自主观看“中国行政区划图”。

  2.小游戏:请将课本83页展示的民间艺术放入“中国行政区划图”中。

  (二)民间艺术交流会。

  1.课前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民间艺术的资料,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是课外的。

  2.接下来,举办一个民间艺术交流会。(板书:民间艺术交流会)

  3.请学生交流展示。(可以视频、课件、实物展示介绍,也可进行现场模拟表演。)

  4.小结:同学们,民间艺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你的身边也有不少让人感兴趣的民间艺术。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搜集、分享交流,了解我国各地民间艺术以及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从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活动四:合作探究,了解家乡民间艺术

  (一)看一看,走进家乡民间艺术。

  1.观看视频《黄泥鼓舞》。

  2.看到这样的家乡艺术,你有什么感受?

  (二)学一学,民间艺术零距离。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民间艺术都源于生活,是先辈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生活智慧结晶”。大家想不想感受一下民间艺术的魅力呢?

  1.播放壮族《竹竿舞》的视频,随机讲解《竹竿舞》的动作要领。

  2.小组活动,一起来跳竹竿舞。

  3.谈感受,介绍来源。

  4.小结:民间艺术既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多样需求,也能够表达人们对美好的向往,这是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动手、动眼、动脑,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内容,体会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活动五:拓展延伸,继续探索家乡民间艺术

  1.同学们,广西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属于我们自己家乡的民间艺术。(板书: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

  2.除了刚才我们体验的内容,还有许多民间艺术形式等待我们探索,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课本84页的表格内容,搜集1—2样你喜欢的民间艺术,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把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家乡民间艺术,既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又能在搜集过程中,了解到民间艺术对生活的意义。

  本节课注重资料搜集、讨论以及体验,在参与中直观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和魅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认同,学会探索民间艺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懂得要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2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