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幸被学校推荐讲一节公开课,确定讲《再见了,亲人》一课后,决定借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设计一用。于是我找来于老师的上课实录,一口气看了好几遍,直至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熟记于心。然后为了达到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我还花了不少时间模仿他的一言一行。直到上课前我的心情都是激动的,因为我期待着精彩一回。然而,当我真的模仿着上完这堂课后,我却不无沮丧地发现——我仅仅只是演绎了一个效颦的“东施”。
于老师的开篇就是读课题,创设三种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出了不同的语调。真正使朗读做到“顿挫紧随情景变”。且让我也随之一试:
师:同学们,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
(当老师创设这样的情景后,学生很深情地读“再见了,亲人”,语速较慢。当然,发生这样的情况是我预料之中的。在当时于老师的课堂中,也是如此。)
师:(握住一位同学的手,一边握手,握手的动作根据学生的朗读节奏略显夸张,一边模仿同学的朗读):和人握手道别时能这么说“再-见-了,亲人”么?
同学们都笑了,很明白刚才的读法还不够好。接着,我便学着支老师的样,再次握住同学的手,轻抖着,深情地说,“再见了,亲人”,然后,让同学们也握着手,边体会边读。记得在于老师的课上,学生马上感知了当时的情景,有了截然不同的朗读。
但,当我也握着学生的手,模仿着支老师进行示范朗读时,却发现这种方法其实不适合我。第一,我不具备能把文章的意境、情韵用准确的声调、气势和极富有魅力的声音外化的功力,我只能“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激昂处却还不出他个激昂。”第二,作为一个女子在与人分别时,鲜少会紧握双手,以握手的力量与轻微的抖动来表示内心的激动。因此,我示范这个动作,已是不妥,用细弱的声音范读,更是不妥。
可想而知,课堂的效果那真是差之千里,当学生自己握手体会时,全失了那种与亲人分别的深情,替而代之的是一些顽笑,一些杂乱。因为此,它也影响了第二、第三次创设情景读课题的效果,甚至影响了对这篇课文的进入。
这真的是一次完全失败的模仿。
本以为借鉴好的教学设计既省时省力,又能上得精彩,却没有想到由于忽视了很多应该考虑的细节,忽视了课堂的生成性,使这一堂课失去了很多可以用来升华主题的机会。
首先课堂教学需要好的预设,但更应该注重课堂的生态生成性。
我在上课前精心准备了一个好的预设,但在实际的上课中只是按照预先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以至于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一连串的疑问我都一带而过,没有视其为课堂教学的生长点。须知这些问题才是学生理解课文、感悟主题的知识准备呀!在课的结尾,学生的理解是如此肤浅就不言而喻了,而我却按照预设完全了教学。
其次,要学技术,更要学思想。
对于我们青年教师而言,学习特级教师上课的方法,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往往是自身成长的必由之路。然而,必须警惕的是: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对诸多教学手段背后蕴涵的教学思想的感悟与理解。教学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教学对象也并非一成不变,任何一种教学技术、教学手段都会有它的局限性。如果仅仅停留与满足于教学技术手段的模仿、细节上的改变,一如我这一堂模仿课,那么失败就不必惊诧了。只有真正领悟先进的教学思想,深谙其实质与内涵,以不变应万变。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教学实录无非是个例子,青年教师更重要的是了解我们老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今天,我仅仅为了满足我平面的,头脑中的抄袭来的一幅画面,我堵死了创新的通道,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把,让自己带领着55个孩子走上了一条没有激情的行程,让生命的活力在这里黯然。而真正的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我独自一人演绎我设想的画面,那应该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个性灵魂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抄袭,不可重复的。“东施”的效颦永远只能是一个笑话,一个警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