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所有老师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事情。关于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和教学成绩,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和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我们的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学生的参与面越广,课堂效率就越高。而如何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首先纪律是保障,因为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自控能力不是很强,尤其是低年级,这需要我们老师帮助其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取决于老师对整个课堂的调控能力如何,而调控能力形成的最好时期便是最开始的阶段,那时候学生对于老师是完全陌生的,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可以不必太严厉,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你这位老师是很有原则性的,在你的课堂上什么事情可以做,而什么事情又可以放在课下完成,能在课堂上做的无疑就是认真听讲、动脑思考之类的。如果学生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也一定不能让他蒙混过关,批评是应该有的,更不能让他感觉你对他的态度模棱两可,这样他便会分不清对与错,时间久了还会导致学生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那时候老师便失去了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更不利于以后的教学管理。
外在的施压可以使课堂纪律得到一定的保证,若只是这样一味的打压,那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机械式的呆坐在那里,整个课堂便会变得毫无生机,犹如一潭死水。若要使整个课堂不仅纪律良好,而且教学气氛也比较活跃,那我们就要采取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使用生动而又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创设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统一长度单位—厘米”时,为了让学生意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我采用的是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在故事中思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探索思考的欲望。当然在教学中积极的评价和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再来谈教学成绩,很简单就是紧扣课本,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课本上的内容就是考试的重点。然后在课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练习,课本上的练习题也是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外巩固,要尽量让学生见识到同一知识点所有的题目类型,只有“见多”才能“识广”,不至于到考试时因没见过此类题而不知如何解答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说明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不够,不会灵活思考,这一能力的培养是要在教学中长期进行培养的,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多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灵活。
学习数学就像盖楼房,基础很关键,在课堂上要多关注后进生的听讲状态,不管课上还是课下要多对他们进行提问,使他们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尽量避免出现“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境况。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我们还是要一起努力,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学有所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