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昨天的金水区希望杯和金硕杯数学课堂展示活动中,文化绿城小学南校区一位老师教授的《填数游戏》一课使我印象十分深刻。
在课堂上,老师先引导学生们把规则读明白,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接着让学生想一想打算怎么做,想清楚自己的思路,然后在学生试着做完之后,请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之处,最后通过回头看检查自己的思路和结果是否正确。
老师教给学生们读明白、想清楚、试着做、回头看这样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想到了余文森教授的“读思达”教学法。
一、对“读思达”的认识与理解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习中的阅读、思考、表达。通过认真阅读文章使我对读思达教学法理解的更深入了一些:阅读是基础和前提,思考是关键和核心,表达是归宿和提升。读思达构成了一种完整的学习、深度的学习。只有在认真阅读、读明白的基础上,学习活动才能往下进行。
思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思考的方式和角度都会不同,在学习中的思考又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延伸与发展。表达建立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只有读明白、想清楚,才能有表达的兴致和机会,才能条理清晰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读思达”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读思达”教学法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更具体地说就是读明白、想清楚、表达透。学生经历这三个步骤的学习后,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加工。在读思达教学法的培养下,会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幅提升。
就像文中所说“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学习经验少,容易出现不会表达或者表达不清楚、不完整的现象。比如在计算课上:学习30+50=?学生立马就能直接说出得数,但是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借助数线图理解算理时,学生在表达时会说从30开始加,一次加10,加到50时就是80。在此过程中数的方向、每一大格表示多少、加几次并没有表达的很透彻。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计算力差的学生由于不理解算理更表达不出计算过程。算理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多表达才能理解更加透彻。
三、“读思达”能力的培养
“读思达”能力不仅是靠老师和学生自己培养。而且离不开班级这个群体。即所谓的独学、互学和群学,这样教学过程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我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阅读—思考—表达这三个步骤。
比如阅读,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再全班或小组展示自己读明白的方法:圈划关键词、图文结合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力。
思考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生生互动来拓宽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表达力需要学生在有丰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来锻炼,这就要引导学生多想多说,通过学生的语言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培养要学生的倾听能力,会听就会说,日积月累的坚持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定会增强。
总之,要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场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