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老师的推荐下,认真倾听了王志老师关于《健康:赋能快乐幸福人生》的讲座,豁然开朗。
以前对健康的理解基本分为两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存在理解的片面性和不规范性。规范定义“健康=躯(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道德健康。”
要实现上次规范性健康,必须有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字四个方面。前三个方面,个人认为经过大家的克服尚能实现,而心理平衡方面则意义深远,内容宽泛。它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既能够恰当的评价自己,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同时又能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
在对长寿人群的研究中发现,心理平衡占第一位重要因素。有了心理平衡,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偿功能才能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一切疾病都能减少。掌握了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心理平衡并非心如枯井,更不是麻木不仁,而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宽宏、远见和睿智的结晶。
为此要做到三个“正确”。第一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明比智更难”。第二,要正确对待他人,心中常有爱心。第三,正确的对待社会,常怀感激之情。准确定好位,不要自卑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常越位。只有定位准确,处事才能心平气和、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小。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身体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的基础。作为我们华夏儿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和医疗科技的改善,人均寿命已达75岁。我们不但要追求生命的长度,更重要的是生命的高度(道德、立德)、浓度(业务技能、立身)、宽度(贡献、立功)。要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应使其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业六大素养。
作为学校、老师教育的使命是助力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为健康生命赋能。作为家长,我们信任老师和学校,我们家长同时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最后希望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下,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健康、快乐、幸福的人生! |
|